
閃耀台灣福照寶島
在歐美國家,有一種型態的畫冊稱為Coffee Table Books。它們常被用來作為生日或節慶的禮物。另外,在大旅館或者連鎖商旅的客廳矮桌上,也會擺著好幾本,讓等候入住的客人隨手翻閱、排遣時間。嚴格說,亞洲沒有這一型的專門出版的型態。台灣、中國,甚至日本都沒有。亞洲人送禮大多送吃的,不會送畫冊,久而久之,有關精美畫冊出版所需的高端影像收藏、電腦修片、美編、印刷、裝幀工藝技術等,就顯得落後。在這種畫冊之外,還有一類更高端的畫冊,即將畫冊當成具有典藏價值的藝術品,此一類型出版品代表出版工藝技術的最高等級。
我們決定「再次亮劍」。既然生死在這塊土地上,就以台灣歷史影像為主題,做一項大總結。我們決定再接再厲,使出渾身解數,繼續拿出最精美的台灣歷史影像,推出「閃耀台灣」一套八冊出版計畫。
「閃耀台灣」系列畫冊,一套八冊,分別為《台灣城市建築1860-1960》、《台灣鄉村景觀1860-1960》、《台灣山鄉原民》、《台灣近水部落》、《台灣原生物產1860-1960》、《台灣自然生態1860-1960》、《台灣往日生活》、《台灣古早容顏》。
此八個主題,時間跨越清代、日本殖民時代、光復之後,涵蓋早期台灣的人文生活以及自然景觀,從人們的食衣住行育樂,到鄉野山川中的美麗景致和原始型態皆收錄其中。這些內容、材料均是徐宗懋圖文館過去20多年來耗費巨資購買照片原作,以及累積精湛的照片修復技術工藝,所取得歷史照片領域最高的成就。
這套畫冊以「閃耀台灣」為名,台灣這座島嶼無論視野所見,亦或是蘊藏的內涵,都如同寶石般閃閃發光,是閃耀的寶島,期許能將台灣這座寶島所經歷、流淌過的歷史,以照片圖文的形式,親切、大眾化的傳達給大家。簡言之,這一套書代表了閃耀的台灣,福星高照寶島,是一套傳世不朽的台灣歷史影像。
本畫冊以日本的台灣原住民權威森丑之助的圖像原作為底本,圖像反映的山區景觀與原住民生活狀態,本書主要集中在山區原住民部落的人文風情,包括泰雅族、卑南、布農、排灣等部落,著重介紹這些部落在山區的生存方式,包括信仰、生產以及日常生活習俗等,內容豐富,為十分珍貴的文獻和美學資料。
- 閃耀台灣 福照寶島
- 活躍於山間的原民部落
-
泰雅族
-
泰雅族的一位婦人替另一位做臉部刺青
-
村民集體大合照
-
女子織布與傳統高腳屋
-
一位女子使用簡易空中索道運送物品
-
搗麻糬與慶典活動以及佩刀武士的戰績
-
婦女所肩負的責任
-
女子集體採集
-
「蕃童教育所」孩子們的合影
-
村落的軍事設施瞭望台
-
「蕃人學校」的年輕人
-
族人的標誌披肩
-
叼著菸斗的族人
-
傳統編織的風情
-
山前的家屋與犬隻
-
住家與穀倉
-
一位婦女與公共穀倉
-
兩位婦女巡視農地
-
族人步槍狩獵與漢人挑夫
-
獵首後的竹製頭骨架
-
赤裸上身背著嬰兒編織的婦女
-
超大型高腳式穀倉
-
村落與生活型態的逐步轉變
-
-
排灣族
-
兩位身穿珍貴雲豹裘衣的排灣族貴族
-
一位頭目與祖靈像
-
卑南大王後裔華麗的服飾和文明型態
-
頭目與穀倉合影
-
豐富多彩的服裝款式
-
住家與穀倉一景
-
三位貴族的文明縮影:豹裘、漢衣、石屋、蛇雕以及骷髏頭
-
部落男女合影
-
平民群像
-
族人日常的搬運工作
-
乾燥菸草與織布的過程
-
排灣族傳統營造技術的吊橋
-
少年公廨
-
牡丹社族人集合
-
村落畜養的牛和豬
-
戴著日本警帽的兒童
-
族人與村落中央的骷髏架
-
排灣族建築之固與造型之美
-
貴族住宅與周邊環境的不凡氣派
-
穿著漢人華服的排灣族女子
-
排灣族觀景平台:石板夾層骷髏頭的美觀與榮耀
-
部落格局中社會階層與生產型態的關係
-
排灣族勇士、陶壼聖物以及百步蛇圖騰
-
自家門口的頭骨架
-
置放首級的板岩石架
-
最大的骷髏架
-
排灣族的熱鬧慶典「收穫祭」
-
一位穿珍貴雲豹裘皮的排灣族貴族盛裝接待外地訪客
-
一位穿著珍貴雲豹裘皮的排灣族小貴族和外地訪客合影
-
-
布農族
-
家族合影與穿著漢人高級服飾的婦女
-
傳統手工紡織
-
族人生火稍作小憩
-
族人遷徙途中
-
男子、小孩以及屋簷下掛的骷髏頭
-
壯丁眾多的貴族家庭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