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閃耀台灣福照寶島
在歐美國家,有一種型態的畫冊稱為Coffee Table Books。它們常被用來作為生日或節慶的禮物。另外,在大旅館或者連鎖商旅的客廳矮桌上,也會擺著好幾本,讓等候入住的客人隨手翻閱、排遣時間。嚴格說,亞洲沒有這一型的專門出版的型態。台灣、中國,甚至日本都沒有。亞洲人送禮大多送吃的,不會送畫冊,久而久之,有關精美畫冊出版所需的高端影像收藏、電腦修片、美編、印刷、裝幀工藝技術等,就顯得落後。在這種畫冊之外,還有一類更高端的畫冊,即將畫冊當成具有典藏價值的藝術品,此一類型出版品代表出版工藝技術的最高等級。
我們決定「再次亮劍」。既然生死在這塊土地上,就以台灣歷史影像為主題,做一項大總結。我們決定再接再厲,使出渾身解數,繼續拿出最精美的台灣歷史影像,推出「閃耀台灣」一套八冊出版計畫。
「閃耀台灣」系列畫冊,一套八冊,分別為《台灣城市建築1860-1960》、《台灣鄉村景觀1860-1960》、《台灣山鄉原民》、《台灣近水部落》、《台灣原生物產1860-1960》、《台灣自然生態1860-1960》、《台灣往日生活》、《台灣古早容顏》。
此八個主題,時間跨越清代、日本殖民時代、光復之後,涵蓋早期台灣的人文生活以及自然景觀,從人們的食衣住行育樂,到鄉野山川中的美麗景致和原始型態皆收錄其中。這些內容、材料均是徐宗懋圖文館過去20多年來耗費巨資購買照片原作,以及累積精湛的照片修復技術工藝,所取得歷史照片領域最高的成就。
這套畫冊以「閃耀台灣」為名,台灣這座島嶼無論視野所見,亦或是蘊藏的內涵,都如同寶石般閃閃發光,是閃耀的寶島,期許能將台灣這座寶島所經歷、流淌過的歷史,以照片圖文的形式,親切、大眾化的傳達給大家。簡言之,這一套書代表了閃耀的台灣,福星高照寶島,是一套傳世不朽的台灣歷史影像。
台灣建築的時代演變代表著物質與精神的進展軌跡。本畫冊介紹鄉村地區建築的特色和景觀,清朝時期主要是傳統閩南和客家的農舍,富裕人家則住三合院,至於原住民則是傳統的茅草屋或石板屋。日本時期,城市建築出現較大的變化,不過鄉村建築的變化較少,直到光復以後大量的水泥房和磚石房,又呈現新的風貌。
- 閃耀台灣 福照寶島
- 鄉村純樸的生活與景觀
- 清代台灣府城外圍砲台之珍貴圖像
- 熱蘭遮城遺址
- 打狗玫瑰聖母堂前身西班牙多明尼哥教堂之珍貴歷史圖像
- 淡水紅毛城中式外圍城牆之珍貴圖像
- 新竹東門城
- 新竹城牆的歷史典故
- 清代南台灣農村廍亭之珍貴照片
- 清代南台灣平埔族村落
- 清代高雄埤仔頭庄舊城壁
- 清代台灣鄉間的中式牌坊
- 清代台灣鄉間景致與時光
- 台北特一號排水溝之珍貴照片
- 台北霧裡薛圳之珍貴影像
- 大稻埕通往台北東側道路
- 台北南港
- 台北草山的日本人住宅街道
- 大正町往圓山方向的民居和稻田
- 台北近郊的農田和房舍
- 淡水稅關監視部與郵便局
- 優美浪漫的滬尾港
- 宜蘭孔廟原貌:全台最美的大成殿
- 羅東街
- 蘇澳街
- 南方澳漁港
- 竹南街
- 苗栗街
- 員林街
- 台中州埔里街
- 霧社村落
- 最早最完整赤崁樓之珍貴影像
- 整修完成的台南赤嵌樓
- 台南城大南門原貌
- 鄉下露天搭台演出的傳統戲
- 關仔嶺溫泉
- 屏東書院
- 恆春古城西門前的自動車活動
- 花蓮港廳港市街另一景
- 花蓮日本移民吉野村
- 花蓮佐久間神社
- 清水斷崖
- 馬公觀音亭
- 新竹木造建築市集
- 台南鄉下的茅草屋
- 載滿農產品的腳踏車
- 牛車拖著草繩
- 房子前的空地
- 農舍前曬黃豆根莖
- 遠處的山脈
- 利用農舍前的空地
- 在農舍前進行打平的工作
- 蓋房子的女工
- 龜山島普陀巖的珍貴歷史影像
- 金門的街景
- 金門的閩南風格村落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