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例戲,是指中國傳統戲劇在正戲演出前搬演的一些帶有儀式功能的短劇。這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種特有戲俗,搬演的目的主要是為溝通神人,以滿足俗民的信仰需要;演出劇碼與正戲沒有必然的聯繫,但一般要和演出場合相諧和。就例戲的生存空間來看,例戲是紛繁複雜民俗活動中的一種特殊事象;據功能而言,例戲的搬演是廣大民眾民間信仰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說,例戲雖是一種演劇,但同時也是一種信仰,一種儀式。本書從筆者多年來收集的500餘個例戲文本中選取了其中的230本,分賜福類、慶壽類、人生禮儀類、功名類、其他喜慶類、驅邪類進行了歸類整理。
- 前言
-
一、賜福類例戲
-
《賜福》(昆曲•《遏雲閣曲譜》)
-
《賜福》(昆曲•《六也曲譜》)
-
《賜福》(昆曲•《與眾曲譜》)
-
《賜福》(《昆曲腳本選》)
-
《賜福》(京劇•《攀香山房抄戲詞》)
-
《賜福》(高腔)
-
《賜福》(廣東漢劇)
-
《賜福》(甘肅金昌小戲)
-
《賜福全串貫》(高腔• 百本張抄本)
-
《大賜福》(安徽青陽腔)
-
《大賜福》(河南豫劇)
-
《大賜福》(河南豫劇• 密縣)
-
《大賜福》(晉昆一)
-
《大賜福》(晉昆二)
-
《大賜福》(山東萊蕪梆子)
-
《大賜福》(陝西漢中曲子)
-
《大賜福》(陝西漢調二黃)
-
《大賜福》(新疆曲子戲• 姚輝演唱本一)
-
《大賜福》(新疆曲子戲• 姚輝演唱本二)
-
《大賜福》(新疆曲子戲)
-
《大賜福》(浙江紹劇)
-
《大天官》(安徽宣城影戲)
-
《大天官》(湖北仙桃影戲)
-
《大十三福》(湖南衡陽湘劇)
-
《福祿全串貫》(樂調• 清車王府抄藏本)
-
《普天同慶》(湖南湘劇)
-
《普天同慶》(湖南瀏陽影戲)
-
《天官賜福》(甘肅道情影戲• 清抄本)
-
《天官賜福》(影戲• 民國刻本)
-
《天官賜福》(甘肅環縣道情影戲)
-
《天官賜福》(甘肅影戲• 莊浪、靜寧等地)
-
《天官賜福》(甘肅影戲• 環縣、慶陽等地)
-
《天官賜福》(甘肅影戲• 慶陽)
-
《天官賜福》(湖北沔陽影戲• 歌腔)
-
《天官賜福》(湖北沔陽影戲• 漁鼓腔)
-
《天官賜福》(河南靈寶道情影戲)
-
《天官賜福》(河南豫劇• 濮陽)
-
《天官賜福》(河南四股弦)
-
《天官賜福》(湖南平江影戲)
-
《天官賜福》(湖南湘潭影戲• 吳昇平一)
-
《天官賜福》(湖南湘潭影戲• 吳昇平二)
-
《天官賜福》(湖南湘潭影戲• 吳昇平三)
-
《天官賜福》(湖南望城影戲)
-
《天官賜福》(湖南瀏陽影戲)
-
《天官賜福》(湖南衡陽湘劇)
-
《天官賜福》(河北灤州影戲)
-
《天官賜福》(京劇)
-
《天官賜福》(昆曲• 別埜堂抄本)
-
《天官賜福》(江蘇常錫灘簧• 清末)
-
《天官賜福》(昆曲)
-
《天官賜福》(遼寧淩源影戲)
-
《天官賜福》(陝西關中影戲)
-
《天官賜福》(蘇劇前灘)
-
《天官賜福》(四川陽戲)
-
《天官賜福》(臺灣北管戲• 邱火榮)
-
《天官賜福》(雲南元謀花燈)
-
《天官賜福》(雲南端公劇)
-
《天官賜福全串貫》(高腔• 清車王府抄藏本)
-
《天官賜福全串貫》(昆曲• 清車王府抄藏本)
-
《天官賜福之總綱》(臺灣北管戲)
-
《三元賜福》(陝西關中影戲)
-
《三把傘》(晉昆)
-
《十福天官》(湖南湘劇)
-
《十福天官》(湖南瀏陽影戲)
-
《十三福》(湖南湘劇)
-
《十三福》(湖南瀏陽影戲)
-
《外江天官》(廣東粵劇)
-
《遐齡》(高腔)
-
《遐齡全串貫》(高腔• 清車王府抄藏本)
-
《遐齡全串貫》(高腔• 百本張抄本)
-
《遐齡永祝》(京劇)
-
《財源輻輳總講》(昆曲• 清車王府抄藏本)
-
《財源輻輳總講》(昆曲• 別埜堂抄本)
-
《財源輻輳》(京劇)
-
《財源輻輳》(北昆)
-
《福輳》(昆曲•《六也曲譜》)
-
《長春》(晉昆)
-
《富貴長春》(北昆)
-
《富貴長春總講》(昆曲• 清車王府抄藏本)
-
《富貴長春》(晉昆)
-
《富貴長春之總綱》(臺灣北管戲)
-
《三星賜福》(湖南湘劇)
-
《三星賜福》(湖南瀏陽影戲• 陳智勇)
-
《三星賜福》(湖南瀏陽影戲• 張明星)
-
《三星賜福》(遼寧淩源影戲)
-
《三星高照》(湖南臨澧影戲)
-
《小賜福》(安徽青陽腔)
-
《五星下界》(安徽青陽腔)
-
《風調雨順》(京劇)
-
《風調雨順》(昆曲• 遜錦堂記抄本)
-
-
二、慶壽類例戲
-
《八仙》(百本張抄本)
-
《八仙賀壽》(廣西邕劇)
-
《八仙慶壽》(明傳奇• 汪廷訥)
-
《八仙慶壽》(影戲• 清代民國抄本)
-
《八仙慶壽》(影戲• 民國刻本)
-
《八仙慶壽》(安徽青陽腔)
-
《八仙慶壽》(甘肅金昌小戲)
-
《八仙慶壽》(湖南望城影戲)
-
《八仙慶壽》(湖南瀏陽影戲)
-
《八仙慶壽》(湖南瀏陽影戲• 陳智勇抄本)
-
《八仙慶壽》(京劇)
-
《八仙慶壽》(山東八仙戲)
-
《八仙慶壽》(陝西漢中曲子)
-
《八仙慶壽》(內蒙古二人臺)
-
《八仙慶壽》(浙江紹劇)
-
《八仙上壽》(湖南衡陽湘劇)
-
《八仙上壽》(陝西關中影戲)
-
《堆仙》(清乾隆時期)
-
《大上壽》(晉昆)
-
《福祿壽掛字八仙》(晉昆)
-
《弄大八仙》(福建莆仙戲)
-
《慶壽全串貫》(昆曲• 清車王府抄藏本)
-
《上八仙拜 》(山東肥縣影戲)
-
《舞花上壽》(晉昆• 一)
-
《舞花上壽》(晉昆• 二)
-
《小賀壽》(廣西邕劇)
-
《醉八仙之總綱》(臺灣北管戲)
-
《福祿壽》(河南豫劇• 濮陽)
-
《三星拜 》(河南四股弦)
-
《福祿壽榮》(高腔• 百本張抄本)
-
《福祿壽榮》(京劇)
-
《福祿壽三星》(河南獲嘉縣)
-
《慶壽》(浙江紹劇)
-
《群仙上壽》(蘇劇前灘)
-
《三仙上壽》(甘肅影戲• 莊浪、靜寧等地)
-
《三仙白之總綱》(臺灣北管戲)
-
《三仙白之總綱》(臺灣北管戲)
-
《三星拜 》(河南靈寶道情影戲)
-
《三星拜 》(陝西關中影戲)
-
《香山大賀壽》(廣西邕劇)
-
《香花山大賀壽》(廣東粵劇)
-
《羅漢山》(高腔)
-
《碧天賀壽》(廣西邕劇)
-
《碧天賀壽》(廣東粵劇)
-
《封相賀壽》(廣東粵劇)
-
《呈祥》(晉昆)
-
《多福壽》(高腔• 百本張抄本)
-
《大拜 》(影戲• 清車王府抄藏本)
-
《九星獻瑞全串貴》(昆曲• 清車王府抄藏本)
-
《獻瑞》(影戲)
-
《獻瑞全串貴》(高腔• 百本張抄本)
-
《九老呼嵩》(昆曲)
-
《大慶壽》(浙江紹劇)
-
《慶八十喜影詞》(灤州影戲• 遷安)
-
《群仙祝壽》(京劇)
-
《三多全串貫》(高腔• 清車王府抄藏本)
-
《三多九如全串貫》(高腔• 百本張抄本)
-
《三多九如》(京劇)
-
《上壽》(昆曲•《遏雲閣曲譜》)
-
《上壽》(昆曲•《與眾曲譜》)
-
《上壽》(昆、弋• 民國時期)
-
《上壽》(昆曲•《六也曲譜》)
-
《賀壽》(廣東粵劇)
-
《王母慶壽》(湖南衡陽湘劇)
-
《五代》(高腔)
-
《五代恩榮全串貫》(昆曲• 清車王府抄藏本)
-
《五星賜福》(上海)
-
-
三、人生禮儀類例戲
-
《觀音送子》(安徽青陽腔)
-
《麒麟送子》(湖南湘劇)
-
《麒麟送子》(湖南瀏陽影戲)
-
《送子》(昆曲• 民國刻本)
-
《生子喜影詞》(灤州影戲• 遷安)
-
(影戲• 民國刻本)
-
《天仙送子》(四川古藺燈戲)
-
《仙姬送子》(滇戲• 民國刻本)
-
《仙姬送子》(廣東潮劇)
-
《仙姬送子》(廣西邕劇)
-
《仙姬送子》(廣西桂劇)
-
《仙姬送子》(四川川劇)
-
《張仙送子》(蘇劇前灘)
-
《送子》(湖南湘潭影戲)
-
安徽宣城喪儀例戲(缺名)
-
《佛祭》(陝西關中影戲)
-
《埋人戲〈十白〉祭靈》(陝西關中影戲)
-
《接引歸西》(東北影戲)
-
-
四、功名類例戲
-
《報喜》(安徽青陽腔)
-
《點魁》(昆曲• 清車王府抄藏本)
-
《點魁》(昆曲、弋陽腔• 民國抄本)
-
《點魁》(高腔• 敕賜堂抄本)
-
《點魁全串貫》(高腔• 百本張抄本)
-
《點元》(安徽青陽腔)
-
《封王》(晉昆)
-
《金榜之總綱》(臺灣北管戲)
-
《京城會》(廣東潮劇一)
-
《京城會》(廣東潮劇二)
-
《連中三元》(京劇)
-
《六國封相》(北昆)
-
《六國封相》(廣西邕劇)
-
《六國封相》(廣東粵劇)
-
《六國封相》(湖南湘劇)
-
《六國封相》(湖南衡陽湘劇)
-
《攔路封官》(甘肅影戲• 莊浪、靜寧等地)
-
《攔路封相》(河南開封)
-
《封相》(高腔)
-
《封相全串貫》(高腔• 清車王府抄藏本)
-
《封相》(晉昆)
-
《封相》(豫劇• 濮陽)
-
《封相》(湖南湘潭影戲)
-
《封相之總綱》(臺灣北管戲)
-
《全相》(河南豫劇)
-
《〈三出關〉一》(河南獲嘉縣)
-
《文武香球• 奪魁》(晉昆)
-
《小賜福》(晉昆)
-
《卸甲》(《綴白裘》本)
-
《卸甲封王》(昆曲• 清百壽堂松記抄本)
-
《卸甲封王》(昆曲)
-
《卸甲之總綱》(臺灣北管戲)
-
《狀元及第》(遼寧淩源影戲)
-
《狀元及第》(新疆曲子戲)
-
《狀元誇官》(豫劇• 濮陽)
-
《狀元誇官》(河南四股弦)
-
-
五、其他喜慶類例戲
-
《賜福》(昆弋• 民國刻本)
-
《財源滿集》(昆曲)
-
《如願迎新全貫串》(高腔• 清車王府抄藏本)
-
《如願迎新全貫串》(高腔• 百本張抄本)
-
《國泰民安》(高腔• 百本張抄本)
-
《加官進爵》(昆曲)
-
《五穀豐登》(京劇)
-
《五穀豐登》(高腔)
-
《五穀豐登全串貫》(高腔• 百本張抄本)
-
《五星兆瑞》(昆曲)
-
《和氣呈祥》(昆曲)
-
《大財神》(昆曲)
-
《賀新屋》(安徽青陽腔)
-
《修造》(安徽青陽腔)
-
《上樑》(湖南湘潭影戲)
-
《賀店》(安徽青陽腔)
-
《進寶》(安徽青陽腔)
-
-
六、驅邪類例戲
-
《玉皇登殿》(廣西邕劇)
-
《玉皇登殿》(廣東粵劇)
-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140/AP.978986566347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