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從閨閣到報館:中國早期婦女報刊中的女性公共話語 (1898–1937)

出版日期
2025/07/0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2373662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1898年,中國首份婦女報刊問世。自此,女性走入公共空間,從閨閣才女逐步轉型為專業報人。直到抗戰前,婦女報刊蓬勃發展,不僅匯集了元氣淋漓的女性聲音,催生了女性文化社群,更成為推動婦女解放與社會變革的重要陣地。從國族議題到切身事務,女報人始終把女性本身當作出發點及終點,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開闢了屬於女性的話語空間。 本書考察1898年至1937年間,北京、天津、上海、東京四地百餘種婦女報刊,勾勒出女報人的歷史群像,描繪了一幅報刊中的近現代女性主義發展史。除了國共兩黨主導的婦女運動,作者也發掘出基督教婦女、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者、社會改良派女性等多元群體。即使立場、階級、信仰各異,她們始終共同守護著女性公共表達的空間。在歷史動盪中,她們隨國家變革調整生存策略,讓女性聲音得以留存、擴大,迴響至今。 --------------------------------------------------------------------------------------- 與傳統閨秀才女通過詩文結集昭示其社會和家庭責任感一脈相承,早期女報建構了一個文學和政治的公共空間,為文學才女轉型為現代職業女報人提供了平台。本書充分展示了20世紀上半葉中國女性主義的多元化,以及女報人如何運用性別化的公共媒介,從女性主義立場評論國家政策和社會生活,形成了一種可以影響政治環境和社會輿論的民間力量。 —李國彤,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歷史系教授本書系統梳理了民國時期浩瀚的婦女期刊文獻,並作為工具書有效整合了相關領域的散佚史料。此書填補了相關研究的重要空白,短期內恐難有同類著作能出其右。 —《太平洋事務》(Pacific Affairs) 不同於男性主流觀點、國族與黨派支配的婦女運動史,我們從女報人身上更能清楚觀察到,她們是一群改變社會的能動者。女報人善用媒體書寫,在不同的歷史關鍵時刻,勇敢表明新女性所欲追尋的價值,並且建立超越政黨、階級意識的女性聯盟。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 中文版序
  • 中文版致謝
  • 導言 婦女報刊、女性主義與新聞媒體空間
  • 1 國民母、女國民、女界革命:多聲的女性主義話語(1898–1911)
  • 2 民國初期的婦女報刊與女子參政運動(1911–1915)
  • 3 婦女報刊與新女性的言論與實踐(1915–1923)
  • 4 國民革命中的婦女運動(1924–1929)
  • 5 捍衛女性的公共生活(1930–1937)
  • 結語
  • 參考文獻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