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才坐著不到十分鐘,孩子的屁股就待不住,
又開電視又開冰箱,作業什麼時候能完成?
你是否曾在孩子唸書時,一下端茶送水一下當起「伴讀」?
你是否一味逼迫孩子學習,卻從未關心他們精神已達極限?
那些無法專心的孩子,父母其實要負很大責任!
▎四種關於注意力的品質:衡量一個人專注度的好壞
【注意的廣度】
即注意的範圍,是指人們對於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間內能夠清楚掌握的數量,反映了注意力的空間特性。
1830年,心理學家漢密爾頓(Hamilton)做了一個實驗,他在地上撒了一把小石子,發現人們很難在一瞬間同時看到六顆以上的小石子。如果把小石子兩個、三個或五個組成一堆,人們能同時看到的堆數和單個的數目一樣多。
【注意的穩定性】
即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對象或活動上所保持時間的長短,但不能只看時間長短,還要看這段時間內的活動效率。
▸狹義穩定性: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維持的時間,如長時間看電視、讀一本書等。但人在注意同一事物時,很難長時間地對注意對象保持固定不變。
▸廣義穩定性:指注意在某項活動上保持的時間。注意的具體對象可以不斷變化,但注意指向的活動的總方向始終不變。
【注意的分配】
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對象和活動。如老師需要一邊講課,一邊注意學生的課堂反應;司機需要一邊開車,一邊觀察路況。而注意的分配是可行的,人們在生活中可以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
【注意的轉移】
指根據活動任務的要求,主動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例如:在學校課程安排上,如果先上國文課,再上數學課,學生就應根據教學需求,把注意主動及時地從一門課轉移到另一門課。
◎良好的注意力既要求孩子能夠持久地穩定注意,
又要求孩子能夠主動、迅速地轉移注意。
每個孩子的注意品質都不同,家長需要個別引導訓練。
▎透過心理學培養兒童專注力:不自主注意和自主注意
【自主注意階段】
許多孩子初學數學時,對數學興趣缺缺,
但在師長的引導下,為了取得好成績而不得不用功讀書。
【不自主注意階段】
克服學業困難後,孩子受到老師、同學的稱讚,對數學產生興趣;
後來只要一上數學課,他的注意力就會自然而然地集中在課業上。
◎只有自主注意而沒有直接興趣的學習是很吃力的;
而事情做久了難免有倦怠期,光靠不自主注意也很難持久,
自主注意與不自主注意應該相輔相成,才能提升注意力的品質。
▎關於培養專注力的六大迷思:父母應該與孩子一起「冷靜」
【錯誤的認知】所謂「專心」就是只能做一件事?你可能會扼殺孩子補充外界資訊的機會!
【控制欲過高】孩子成績不好=讀書不用功?家長整天坐在書房盯著孩子寫作業,反而導致孩子內心反彈,更不想完成這些事了。
【過早請家教】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就找好幾個家教輔導或送孩子補一堆習?如果一直有人幫自己整理考試重點,久了就會心生懈怠。
【負面暗示的力量】有些家長喜歡逢人就抱怨孩子的不是,卻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認同自己就是那樣的人,難以改正缺點。
【過量的作業】學校作業已經不少了,家長卻又替孩子買更多習題、試卷,或者在本應開心玩耍的時候,旁敲側擊提出學習方面的要求,進而導致孩子討厭讀書。
【認為運動沒用】只有藝文活動才對孩子有利,體能活動就是在玩?加強身體方面的鍛鍊,其實能高效加強專注力!
[本書特色]
本書從孩子的現狀出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孩子的注意力特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訓練孩子注意力的具體操作方法等內容。在此基礎上,還搭配了一系列的教育實例,可讀性強,簡單實用,是孩子的良師益友,更是每位家長訓練、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教材。
又開電視又開冰箱,作業什麼時候能完成?
你是否曾在孩子唸書時,一下端茶送水一下當起「伴讀」?
你是否一味逼迫孩子學習,卻從未關心他們精神已達極限?
那些無法專心的孩子,父母其實要負很大責任!
▎四種關於注意力的品質:衡量一個人專注度的好壞
【注意的廣度】
即注意的範圍,是指人們對於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間內能夠清楚掌握的數量,反映了注意力的空間特性。
1830年,心理學家漢密爾頓(Hamilton)做了一個實驗,他在地上撒了一把小石子,發現人們很難在一瞬間同時看到六顆以上的小石子。如果把小石子兩個、三個或五個組成一堆,人們能同時看到的堆數和單個的數目一樣多。
【注意的穩定性】
即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對象或活動上所保持時間的長短,但不能只看時間長短,還要看這段時間內的活動效率。
▸狹義穩定性: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維持的時間,如長時間看電視、讀一本書等。但人在注意同一事物時,很難長時間地對注意對象保持固定不變。
▸廣義穩定性:指注意在某項活動上保持的時間。注意的具體對象可以不斷變化,但注意指向的活動的總方向始終不變。
【注意的分配】
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對象和活動。如老師需要一邊講課,一邊注意學生的課堂反應;司機需要一邊開車,一邊觀察路況。而注意的分配是可行的,人們在生活中可以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
【注意的轉移】
指根據活動任務的要求,主動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例如:在學校課程安排上,如果先上國文課,再上數學課,學生就應根據教學需求,把注意主動及時地從一門課轉移到另一門課。
◎良好的注意力既要求孩子能夠持久地穩定注意,
又要求孩子能夠主動、迅速地轉移注意。
每個孩子的注意品質都不同,家長需要個別引導訓練。
▎透過心理學培養兒童專注力:不自主注意和自主注意
【自主注意階段】
許多孩子初學數學時,對數學興趣缺缺,
但在師長的引導下,為了取得好成績而不得不用功讀書。
【不自主注意階段】
克服學業困難後,孩子受到老師、同學的稱讚,對數學產生興趣;
後來只要一上數學課,他的注意力就會自然而然地集中在課業上。
◎只有自主注意而沒有直接興趣的學習是很吃力的;
而事情做久了難免有倦怠期,光靠不自主注意也很難持久,
自主注意與不自主注意應該相輔相成,才能提升注意力的品質。
▎關於培養專注力的六大迷思:父母應該與孩子一起「冷靜」
【錯誤的認知】所謂「專心」就是只能做一件事?你可能會扼殺孩子補充外界資訊的機會!
【控制欲過高】孩子成績不好=讀書不用功?家長整天坐在書房盯著孩子寫作業,反而導致孩子內心反彈,更不想完成這些事了。
【過早請家教】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就找好幾個家教輔導或送孩子補一堆習?如果一直有人幫自己整理考試重點,久了就會心生懈怠。
【負面暗示的力量】有些家長喜歡逢人就抱怨孩子的不是,卻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認同自己就是那樣的人,難以改正缺點。
【過量的作業】學校作業已經不少了,家長卻又替孩子買更多習題、試卷,或者在本應開心玩耍的時候,旁敲側擊提出學習方面的要求,進而導致孩子討厭讀書。
【認為運動沒用】只有藝文活動才對孩子有利,體能活動就是在玩?加強身體方面的鍛鍊,其實能高效加強專注力!
[本書特色]
本書從孩子的現狀出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孩子的注意力特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訓練孩子注意力的具體操作方法等內容。在此基礎上,還搭配了一系列的教育實例,可讀性強,簡單實用,是孩子的良師益友,更是每位家長訓練、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教材。
- 前言
-
第一章 注意是孩子的心靈之門
-
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易成功
-
注意力的四種品質
-
一、注意的廣度
-
二、注意的穩定性
-
三、注意的分配
-
四、注意的轉移
-
-
不自主注意和自主注意
-
一、不自主注意
-
二、自主注意
-
三、自主注意和不自主注意之間的關係
-
-
孩子注意力發展的特點
-
從不自主注意逐步發展到以自主注意為主
-
孩子的注意帶有明顯的情緒色彩
-
由注意具體直觀的事物向注意抽象的材料發展
-
孩子的注意品質隨著年齡的發展而發展
-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種種表現
-
你的孩子注意力如何
-
注意力測評一:
-
注意力測評二:
-
注意力測評三:
-
評價標準:
-
-
哪些因素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
孩子的身心發育不健全影響了孩子的注意品質
-
生理健康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
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
飲食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
睡眠品質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
外界環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
看電視、玩遊戲過多
-
「感覺整合功能失調」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
-
培養孩子注意力應避免的迷思
-
-
第二章 良好的環境有利於注意力發展
-
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祥和的讀書環境
-
為孩子創造安靜的家庭讀書氛圍
-
為孩子提供一個固定、獨立的讀書場所
-
為孩子創造適合他們專心讀書的心理氛圍
-
-
整潔、有序的環境有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
-
孩子的房間要避免過多的干擾和刺激
-
獨立學習有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
-
飲食均衡讓孩子更專注
-
睡眠是注意力集中的保證
-
用音樂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
家長要以身作則
-
-
第三章 培養孩子良好的注意習慣
-
對孩子提出切實可行的要求
-
提出的要求要一致
-
提出的要求要明確、具體、簡潔
-
-
一次只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
根據作業的難易程度為孩子安排作業順序
-
培養孩子的耐心
-
從小培養及督促
-
讓孩子明白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且認真做的好處
-
家長做出表率
-
-
增強孩子的自制力
-
家長要當一個活生生的自制榜樣
-
明確孩子在電視、音樂、電影和電子遊戲的時間
-
透過專門訓練來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
透過獎勵的辦法鼓勵孩子提高自制力
-
透過遊戲或者活動強化孩子的自制力
-
透過道德操練增強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
-
替孩子規定任務和期限
-
讓孩子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
觀點一:從扶到放,循序漸進地引導
-
觀點二:採用獎勵制,促進有序安排
-
觀點三:要耐心地根據年齡特點,分三步驟
-
觀點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
觀點五:制定時間表,系統安排時間
-
-
為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
-
培養孩子的思考習慣
-
莫讓孩子沉迷於電視
-
-
第四章 用「興趣」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
好奇是興趣產生的基礎
-
透過新奇的物體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
多抽時間向孩子介紹周圍的世界
-
充分利用家庭環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
把孩子帶到新的環境中去玩
-
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保護他們的好奇心
-
從孩子的「破壞」中發現孩子的探索能力
-
-
以興趣點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
從尊重孩子的興趣開始培養孩子的廣泛興趣
-
不對孩子設限
-
創設環境,培養興趣
-
用誘導的方式激發孩子的興趣
-
讓孩子感受到進步的快樂
-
循序漸進,適度發展
-
-
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
-
適當休息才能更專注
-
多鼓勵、讚美孩子
-
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感
-
為孩子創造成功的預感
-
讓孩子發揮自己擅長的學科
-
鼓勵孩子獲得成功
-
讓孩子當老師
-
試著讓孩子創造問題
-
-
與孩子一起玩注意力遊戲
-
-
第五章 「注意」需要動力的支援
-
用目標引導孩子的專注力
-
透過遊戲,用遊戲目標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
讓孩子意識到目標的重要性,激勵孩子實現目標
-
讓孩子按計畫辦事,實現自己預定的目標
-
用獎勵機制鼓勵孩子達到目標
-
要把計畫和目標寫在紙上
-
-
為孩子訂定一個讀書計畫表
-
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分析
-
確定學習目標
-
科學安排時間
-
-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
教導孩子關心別人
-
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與孩子平等地交流和談心
-
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決策
-
讓孩子參與並適當分擔一部分家務勞動
-
教育孩子對自己負責任
-
讓孩子負責照顧老人、小孩及小動物
-
鼓勵和表揚孩子
-
-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
讓孩子永遠充滿希望
-
幫助孩子確立自己的夢想
-
把獎勵變為孩子的動力
-
根據具體的情況採取不同的獎勵方式
-
贈送禮物
-
當著孩子的面褒獎他的良好品行
-
讓孩子參加家事作為獎勵
-
像上級對下級那樣分配任務給孩子
-
預先進行獎勵
-
透過別人之口賞識孩子
-
要辯證地對待獎勵
-
-
培養孩子的忍耐性
-
-
第六章 用正面情緒引導孩子的注意力
-
讓孩子學會緩解自己的焦慮
-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
消除孩子的畏難情緒
-
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性格
-
給孩子正面的心理暗示
-
不要給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
-
不要過於看重孩子的錯誤
-
相信孩子,給予孩子積極的期待
-
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
-
讓孩子保持輕鬆的心態
-
全身放鬆法
-
調息放鬆法
-
想像放鬆法
-
肌肉放鬆法
-
呼吸練習
-
-
讓孩子多參加體育鍛鍊
-
-
第七章 在生活中,有目的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
孩子的視覺注意力訓練
-
視覺集中訓練
-
視覺追蹤訓練
-
視覺轉移訓練
-
-
孩子的聽覺注意力訓練
-
聽聽看
-
瓜子花生交響樂
-
聽文找「的」
-
請孩子聽下面的短文〈四季之美〉,並複述四季都美在哪裡?
-
-
孩子的眼、耳、口協調訓練
-
注意力訓練題
-
-
孩子的自主注意訓練
-
要提高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
家長應讓孩子意識到活動的重要性
-
讓孩子學會有計畫地規劃自己的活動
-
-
孩子的專注力訓練
-
孩子的注意廣度訓練
-
劃數字訓練
-
數物品
-
-
讓孩子學會分配自己的注意
-
孩子的注意轉移能力訓練
-
想像轉移訓練
-
看誰算得快
-
課間身體協調性訓練(玩繩子)
-
-
-
第八章 訓練注意力的特殊方法
-
專心思維的訓練
-
專注於集中性思維的訓練
-
專注於發散性思維的訓練
-
-
想像的專注訓練
-
想像訓練一:想像數字
-
想像訓練二:想像物品
-
想像訓練三:想像未來
-
想像訓練四:創造想像的訓練
-
-
追根溯源練習
-
發現練習
-
擬物化練習
-
即時注意力訓練
-
辨音法
-
大腦抽屜法
-
神秘箱法
-
數石子法
-
-
模型練習法
-
訓練1
-
訓練2
-
訓練3
-
-
動腦筋練習
-
練習一
-
練習二
-
練習三
-
-
-
第九章 訓練孩子注意力的相關遊戲
-
認知類遊戲
-
動物分類遊戲
-
空氣遊戲
-
風的遊戲
-
轉動的輪子
-
冰孩子
-
機器人遊戲
-
-
語言類遊戲
-
繞口令
-
猜謎語:可愛的動物
-
傳聽接力遊戲
-
聽故事排圖片
-
讓孩子講故事
-
-
娛樂性遊戲
-
多米諾骨牌
-
撲克猜拳
-
馬得馬基可
-
俄羅斯娃娃
-
玩具總動員
-
聽鼓聲走
-
雞毛信
-
我是木頭人
-
-
數學遊戲
-
鑽山洞
-
手指遊戲
-
三人翻數遊戲
-
聲音對數遊戲
-
數青蛙
-
躲開「3」
-
-
運動類遊戲
-
拋接球遊戲
-
翻花繩
-
踢罐子
-
賽龍舟
-
玩跳繩
-
套灰狼
-
海豚玩球
-
足球運動員
-
獵人捉野兔
-
猴子摘桃
-
-
藝術類遊戲
-
猜猜看
-
花式染紙
-
故事裡的聲音
-
美麗的拉花
-
石頭畫
-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