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希望讓香港人和世界看見勇氣★☆
☆坎城影展參展作品、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法國FIPADOC最具影響力紀錄片大獎《時代革命》電影人物精采訪談紀錄☆
「仍然留在香港的,包括我,很多流亡海外的,或者現在在監獄裡的朋友,縱使你們沒有機會看得到,但我很希望,我祈求天父,單單是這部電影的存在,都可以給予你一份安慰,一個擁抱。」
——摘錄自《時代革命》導演周冠威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得獎感言
本書由電影《時代革命》中十五位主要受訪者的訪談集結而成;年齡最長者已過八十,最小的在二〇一九年抗爭時只有十四歲。從他們在反送中運動的經歷,可以看到在無大台(沒有指揮中心)的狀況下,眾多香港人如何貢獻個人不同的能力,在各自的位置發揮與無名他者連結的創意,如水聚散發動一波又一波的抗爭行動;裡面有關於他們為何走上街頭的心理轉折,對民主的強烈渴望,對香港這個共同家屋的熱愛,對法治的維護與堅持,更有對國家暴力的直接控訴。
最觸目驚心也最讓人感動的,是幾乎每一位受訪者,即便再恐懼,還是以行動展現了願為手足抵擋暴力的決心。不論他們說:「我想我的勇氣是來自於想見到每一位手足都可以得到應有的治療」、「我很害怕,但我更怕明天見不到他們」、「要是少了我一個,前面的手足就多一分被捕的風險」,還是「我不想讓年紀比我小的孩子承擔這些」,都展現了無比的勇氣、友愛與手足之情。這些高貴的情誼,即使面對殘忍的警黑與國家暴力,甚至是媒體噤聲和扭曲,也無法被掩蓋。
如同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也是本書受訪者之一的李怡所言:「我不清楚為什麼會這麼有勇氣,我也想像不到為什麼會這麼有勇氣,我也很想問問那些年輕人,為什麼你們這麼有勇氣?」他們不是被時代選中,而是自己選擇走出來的。
勇氣,手足之情,以及對香港的強烈認同,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上精明務實的「香港人」形象,HongKonger這個字開始在字典裡出現。縱使在《港區國安法》的限制下,反送中運動無法再在香港公開傳播、討論,然而經過這樣一場幾乎撼動整個香港的社會運動,無論是不是作為一種「民族」的概念被理解,「香港人」作為一種身分認同已然成形,而這正是香港經歷了二〇一九年後的最大改變。
☆坎城影展參展作品、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法國FIPADOC最具影響力紀錄片大獎《時代革命》電影人物精采訪談紀錄☆
「仍然留在香港的,包括我,很多流亡海外的,或者現在在監獄裡的朋友,縱使你們沒有機會看得到,但我很希望,我祈求天父,單單是這部電影的存在,都可以給予你一份安慰,一個擁抱。」
——摘錄自《時代革命》導演周冠威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得獎感言
本書由電影《時代革命》中十五位主要受訪者的訪談集結而成;年齡最長者已過八十,最小的在二〇一九年抗爭時只有十四歲。從他們在反送中運動的經歷,可以看到在無大台(沒有指揮中心)的狀況下,眾多香港人如何貢獻個人不同的能力,在各自的位置發揮與無名他者連結的創意,如水聚散發動一波又一波的抗爭行動;裡面有關於他們為何走上街頭的心理轉折,對民主的強烈渴望,對香港這個共同家屋的熱愛,對法治的維護與堅持,更有對國家暴力的直接控訴。
最觸目驚心也最讓人感動的,是幾乎每一位受訪者,即便再恐懼,還是以行動展現了願為手足抵擋暴力的決心。不論他們說:「我想我的勇氣是來自於想見到每一位手足都可以得到應有的治療」、「我很害怕,但我更怕明天見不到他們」、「要是少了我一個,前面的手足就多一分被捕的風險」,還是「我不想讓年紀比我小的孩子承擔這些」,都展現了無比的勇氣、友愛與手足之情。這些高貴的情誼,即使面對殘忍的警黑與國家暴力,甚至是媒體噤聲和扭曲,也無法被掩蓋。
如同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也是本書受訪者之一的李怡所言:「我不清楚為什麼會這麼有勇氣,我也想像不到為什麼會這麼有勇氣,我也很想問問那些年輕人,為什麼你們這麼有勇氣?」他們不是被時代選中,而是自己選擇走出來的。
勇氣,手足之情,以及對香港的強烈認同,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上精明務實的「香港人」形象,HongKonger這個字開始在字典裡出現。縱使在《港區國安法》的限制下,反送中運動無法再在香港公開傳播、討論,然而經過這樣一場幾乎撼動整個香港的社會運動,無論是不是作為一種「民族」的概念被理解,「香港人」作為一種身分認同已然成形,而這正是香港經歷了二〇一九年後的最大改變。
- 〔導演序〕不能公開名字的感謝
- 《時代革命》時間線
-
1 李怡:時事評論員
-
抗爭的勇氣
-
「香港人」正在改變
-
轉移與回歸
-
香港人的自主意識
-
革命與「香港民族」
-
「無可疑」需有證據支持
-
-
2 馬屎埔陳伯
-
與年輕人一起哭泣
-
守護孩子的第一仗
-
機場事件
-
七二一
-
「守護孩子」
-
抗爭的原點︰馬屎埔
-
-
3 陳虹秀:社工
-
「陣地社工」
-
七一
-
被捕
-
新屋嶺
-
家人
-
-
4 Morning:急救員
-
八三一
-
成為急救員
-
煲底之約與夢
-
防毒面具
-
前路
-
-
5 Tiger:七一立法會死士
-
七一的開始
-
留守立法會
-
離開立法會之後
-
-
6 阿爸:業務經理
-
成為「阿爸」的契機
-
我們的「仔女」
-
合照的為難
-
與「阿媽」、「仔女」的互動
-
理大圍城
-
離開香港
-
-
7 阿媽:行政人員
-
暴徒家庭
-
理大戰場
-
流亡
-
在臺灣
-
搏盡無悔
-
-
8 蛇仔:社工系學生
-
勇武抗爭的進化
-
遺書
-
扔磚與勇武抗爭的意義
-
理大圍城
-
逃亡
-
-
9 Nobody:「家長車」頻道管理員
-
車手的占領
-
義載開臺
-
中大與理大之戰
-
渠道中
-
保持住憤怒
-
-
10 I don’t know:「家長車」頻道管理員
-
義載開始
-
後勤絲
-
支援理大
-
-
11 Aidan:中學生
-
轉變成為勇武的那一天
-
中大之役
-
理大的對峙
-
「你是不是在裡面?」
-
逃走
-
獨立是唯一的路
-
-
12 Motor:大學生
-
衝破枷鎖
-
抗爭隊伍的形成
-
為什麼不是我?
-
黑暗中見到的曙光
-
「勇武」與「和理非」並不衝突
-
-
13 JoJo: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生
-
為什麼走出來
-
中大
-
理大
-
勇武目前在香港已無空間
-
-
14 V仔:中學生
-
第一次走出來
-
家人
-
理大
-
行動再升級
-
-
15 良心:中學生
-
在香港
-
成為勇武的念頭
-
第一次行動
-
手足、「家長」與老師
-
- 〔訪談〕 我希望讓香港人和世界看見勇氣──《時代革命》紀錄片導演周冠威訪談 ⊙整理:三光
- 〔特別收錄〕《時代革命》電影圖輯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