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

出版日期
201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282184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高友工教授對於中國文學研究學界影響甚鉅,《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涉及中國文學與藝術的各種美典,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各大美典勾勒了基本藍圖,是高友工重要的文學研究論著。
作者一方面對於文學,以至人文研究的本質作了最為深入的考察,尤其對於其中所蘊涵的美感經驗與其詮釋過程作了最為週密的分析,至今依然是最重要的理論探討。
另一方面提出美典的觀念,針對中國傳統的文學、藝術現象,作了體大思精的勾勒,是從文藝的角度認識中國文化的重要書籍。
2004年3月初版,2011年再版,收入《中國文學研究叢書》。
  • 導言
  • 一、文學研究的理論基礎:試論「知」與「言」
    • (一)知識的分類:技能經驗和現實
    • (二)「現實之知」和「分析語言」
    • (三)「分析語言」的局限
    • (四)經驗之知
    • (五)想像活動的三層次:觀念、結構與功用
    • (六)哲學的理想
    • (七)「文學研究」與「文學批評」
  • 二、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美感經驗的定義與結構
    • (一)「經驗」的內在對立
    • (二)「經驗」的結構
    • (三)「經驗」在「人文研究」中的意義
    • (四)美感經驗的「感性」與「知性」材料
    • (五)美感經驗的「過程」與「領域」
    • (六)美感經驗的「快感」
    • (七)美感經驗的美的境界
  • 三、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
    • (一)概說
    • (二)觀念單位:直覺印象
    • (三)結構原則:等直通性與延續關係一
    • (四)外緣解釋:目的與境界
  • 四、中國文化史中的抒情傳統
    • (一)抒情傳統之美學問題
    • (二)先秦已迄今六朝美典之萌芽
    • (三)唐之律詩及草書二美典之對應
    • (四)五代及宋之繪畫美典的河流
  • 五、中國語言文字對詩歌的影響
    • (一)中國語言的問題
    • (二)口語文化與文字文化
    • (三)中國的文字文化
    • (四)意象與動感
    • (五)兩種句型
    • (六)藝術的類型
    • (七)詩歌的形式意義
    • (八)節奏與節律
    • (九)對仗與空間
    • (十)文字與口語
    • (十一)語言的定義
    • (十二)中國的文字語言
  • 附錄一:律詩的美學
  • 六、小令在詩傳統中的地位
  • 附錄二:詞體之美典(演講節要)
  • 七、中國戲曲美典初論-兼談「崑劇」
  • 八、從<絮閣>、<驚變>、<彈詞>說起-藝術評價問題之探討
  • 九、中國之戲曲美典
  • 附錄三:中國敘述傳統中的抒情境界-《紅樓夢》與《儒林外史》讀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