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經絡穴位使用手冊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05564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14條治病養生經絡+260幅精美插圖詳解

打通人體奇經八脈
濡養氣血經絡法門

●打通經脈
十二正經、任督二脈,全面圖解,有效疏通
●輕鬆治病
治癒常見病症=經絡按摩+食療方劑

◎內附14條經絡循行圖

打通經絡氣血旺,疏通妙法任你選
病症概述+動態經絡+8種疏通法+食療調補+對症方劑
14條經絡+108個穴位+常見病症+疏通方法=人體健康
●專業 根據每條經絡特點,提供不同疏通方法
●動態 14條經絡動態呈現:在體內的循行規律
●貼心 提供有效食療配方,疏通14條經絡
●取穴 每穴位1個取穴技巧,看圖找穴輕鬆準確



疏通經絡 特效關鍵穴

疏通手太陰肺經的關鍵─少商穴
疏通方法
按摩:一手大拇指彎曲,以指甲尖垂直掐按。每次左右手各1~3分鐘。
艾灸:艾條溫和灸,灸15~20分鐘。每日1次。
氣功:每天持續練習「八段錦」。

疏通手陽明大腸經的關鍵─曲池穴
疏通方法
按摩:用一手輕握另一手肘下,彎曲大拇指,以指腹垂直掐按穴位。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掐按1~3分鐘。
刮痧:面刮法、平面按揉法輕刮30次。
瑜伽:每天持續練習「拜月式」。

疏通足陽明胃經的關鍵─足三里穴
疏通方法
按摩:以中指指腹垂直施力按壓,每日早晚各按揉1次。每次1~3分鐘。
拔罐:選擇適宜體位,用「閃火法」將罐吸附在穴位上,留罐15分鐘。
瑜伽:每天持續練習「弓式」。

疏通手少陰心經的關鍵─少府穴
疏通方法
按摩:以一手4指輕握另一手手背,彎曲大拇指,以指尖按壓穴位。每日早晚,左右各揉(或掐)按3~5分鐘。
艾灸:艾條溫和灸,灸10~20分鐘。每日1次。
瑜伽:每天持續練習「兔式」。

本書特色
經絡聯繫人體中的臟器,使人體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經絡出現問題,人體就會生病。
本書詳細介紹人體14條經絡,針對每條經絡的特點,說明相應的疏通方法,包括按摩、拍打、拔罐、艾灸、刮痧、瑜伽、氣功、食療。採用圖解形式,清楚展示每條經絡、每個穴位,還提供相應的取穴技巧,方便您疏通經絡。

「打通14經脈&特效穴位圖」彩頁
●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
●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
●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
●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
●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
●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
●督脈&任脈
  • 【序 言】疏通經絡治百病
  • 使用方法
  • 第一章 疏通經絡,治病養生自己來
    • 1 經絡不通,百病全生
    • 2 打通經絡就能治病養生
    • 3 找對穴位,再通經絡
    • 4 十四經脈氣血的流注方向
    • 5 自我檢測:經絡是否暢通?按穴位測虛實
    • 6 自我檢測:經絡是否暢通?冷體質檢測表
  • 第二章 快速打通經絡的8種方法
    • 7 按摩 通經活絡效果好
    • 8 四種常用穴位按摩手法
    • 9 刮痧 疏散瘀積活氣血
    • 10 常用的八種刮痧法
    • 11 刮痧的注意事項
    • 12 拍打 經絡能通氣
    • 13 拔罐 刺激穴位除瘀滯
    • 14 拔罐的多種吸拔方式
    • 15 四種常用的拔罐方法
    • 16 艾灸 行氣活血促循環
    • 17 豐富多樣的艾灸療法
    • 18 氣功 導引氣血調免疫
    • 19 瑜伽 平衡經絡氣順暢
    • 20 瑜伽經絡十二式
    • 21 飲食 配合幫助調養
  • 第三章 人體的14條重要經絡
    • 22 手太陰肺經 掌控肺系健康
      • 中府穴—肅降肺氣之養生大穴
      • 尺澤穴—清肺補腎之養生大穴
      • 孔最穴—調理肺氣之養生大穴
      • 太淵穴—止咳化痰之養生大穴
      • 魚際穴—解表宣肺之養生大穴
      • 少商穴—清肺止痛之養生大穴
    • 23 手陽明大腸經 腸道和皮膚健康的指示燈
      • 商陽穴—退熱止痛之養生大穴
      • 三間穴—瀉熱通氣之養生大穴
      • 合谷穴—行氣活血之養生大穴
      • 陽溪穴—通經清瘀之養生大穴
      • 下廉穴—調理腸胃之養生大穴
      • 曲池穴—清熱利腸之養生大穴
      • 肩穴—舒筋通絡之養生大穴
      • 迎香穴—通竅活絡之養生大穴
    • 24 足陽明胃經 庇護消化系統功能
      • 承泣穴—通絡明目之養生大穴
      • 四白穴—明目養顏之養生大穴
      • 人迎穴—降壓平喘之養生大穴
      • 滑肉門穴—潤滑脾胃之養生大穴
      • 天樞穴—調理腸道之養生大穴
      • 足三里穴—利胃健脾之養生大穴
      • 豐隆穴—化痰護胃之養生大穴
      • 解溪穴—通絡祛火之養生大穴
      • 內庭穴—消食導滯之養生大穴
      • 厲兌穴—通絡安神之養生大穴
    • 25 足太陰脾經 掌管氣血運化之脈
      • 太白穴—健脾利胃之養生大穴
      • 公孫穴—祛痛健脾之養生大穴
      • 三陰交穴—調經止血之養生大穴
      • 陰陵泉穴—健脾化濕之養生大穴
      • 血海穴—健脾養血之養生大穴
      • 府舍穴—潤脾祛燥之養生大穴
      • 周榮穴—生發脾氣之養生大穴
      • 大包穴—通絡健脾之養生大穴
    • 26 手少陰心經 疏通心經,百病不生
      • 極泉穴—通絡強心之養生大穴
      • 青靈穴—理氣止痛之養生大穴
      • 少海穴—寧神通絡之養生大穴
      • 神門穴—安神寧心之養生大穴
      • 少府穴—寧神調心之養生大穴
      • 少衝穴—醒神開竅之養生大穴
    • 27 手太陽小腸經 主導人體水分營養吸收
      • 少澤穴—醒神止痛之養生大穴
      • 後溪穴—通絡活血之養生大穴
      • 陽谷穴—安神活絡之養生大穴
      • 養老穴—舒筋明目之養生大穴
      • 小海穴—潤腸補氣之養生大穴
      • 天宗穴—活血理氣之養生大穴
      • 肩中俞穴—活絡止痛之養生大穴
      • 聽宮穴—耳聰頭清之養生大穴
    • 28 足太陽膀胱經 負責調解膀胱功能
      • 睛明穴—明目通竅之養生大穴
      • 眉衝穴—寧神通竅之養生大穴
      • 承光穴—清熱通竅之養生大穴
      • 通天穴—通竅止痛之養生大穴
      • 天柱穴—通絡明目之養生大穴
      • 風門穴—通利肺氣之養生大穴
      • 會陽穴—溫陽益氣之養生大穴
      • 承扶穴—潤腸活絡之養生大穴
      • 昆侖穴—散熱化氣之養生大穴
      • 至陰穴—清火通竅之養生大穴
    • 29 足少陰腎經 延緩人體老化速度
      • 湧泉穴—益腎清熱之養生大穴
      • 太溪穴—補腎益氣之養生大穴
      • 復溜穴—清濕調腎之養生大穴
      • 築賓穴—清熱瀉火之養生大穴
      • 橫骨穴—清熱潤燥之養生大穴
      • 氣穴—補益衝任二脈之養生大穴
      • 肓俞穴—散熱止痛之養生大穴
      • 神封穴—降濁升清之養生大穴
    • 30 手厥陰心包經 保持心血功能的平衡
      • 曲澤穴—清熱除煩之養生大穴
      • 內關穴—寧神止痛之養生大穴
      • 大陵穴—清心和胃之養生大穴
      • 勞宮穴—鎮靜安神之養生大穴
    • 31 手少陽三焦經 防衛全身,保護內臟
      • 關衝穴—瀉熱開竅之養生大穴
      • 液門穴—瀉火清熱之養生大穴
      • 中渚穴—傳遞氣血之養生大穴
      • 陽池穴—生發風氣之養生大穴
      • 支溝穴—通利三焦之養生大穴
      • 天井穴—清熱涼血之養生大穴
      • 顱息穴—開竅聰耳之養生大穴
      • 角孫穴—降濁明目之養生大穴
      • 耳門穴—聰耳降濁之養生大穴
      • 絲竹空穴—明目寧神之養生大穴
    • 32 足少陽膽經 肝膽暢通,代謝良好
      • 瞳子穴—活血明目之養生大穴
      • 風池穴—醒腦止痛之養生大穴
      • 肩井穴—通經行氣之養生大穴
      • 環跳穴—通絡止痛之養生大穴
      • 風市穴—舒筋祛濕之養生大穴
      • 陽陵泉穴—疏泄肝膽之養生大穴
      • 陽輔穴—清瀉膽火之養生大穴
      • 足臨泣穴—運化氣血之養生大穴
    • 33 足厥陰肝經 調節肝及血液循環的高手
      • 大敦穴—疏肝理血之養生大穴
      • 太衝穴—平肝通絡之養生大穴
      • 曲泉穴—清利濕熱之養生大穴
      • 陰廉穴—通利下焦之養生大穴
      • 章門穴—利肝健脾之養生大穴
      • 期門穴—疏肝理氣之養生大穴
    • 34 督脈 整合各個陽經的陽脈之海
      • 長強穴—調理腸腑之養生大穴
      • 命門穴—調補腎氣之養生大穴
      • 身柱穴—補氣護肺之養生大穴
      • 大椎穴—益氣通陽之養生大穴
      • 風府穴—疏風理氣之養生大穴
      • 強間穴—升陽益氣之養生大穴
      • 百會穴—平肝寧神之養生大穴
      • 前頂穴—補益肺氣之養生大穴
      • 神庭穴—寧神醒腦之養生大穴
      • 水溝穴—清熱寧神之養生大穴
    • 35 任脈 統合各個陰經的陰脈之海
      • 會陰穴—益陰壯陽之養生大穴
      • 中極穴—化氣行水之養生大穴
      • 關元穴—益氣補腎之養生大穴
      • 神闕穴—健運脾胃之養生大穴
      • 上脘穴—和胃行氣之養生大穴
      • 膻中穴—寬胸理氣之養生大穴
  • 第四章 疏通經絡巧治小毛病
    • 36 感冒
    • 37 疲勞
    • 38 中暑
    • 39 肥胖
    • 40 寒證
    • 41 浮腫
    • 42 失眠
    • 43 頭痛
    • 44 肩膀痠痛
    • 45 目眩
    • 46 腰痛
    • 47 心悸
    • 48 胃痛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