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經驗與"南洋"敘述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3/12/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620453366
本書主要聚焦王潤華、淡瑩、李永平、潘雨桐、張貴興、黃錦樹、黎紫書、郭寶崑、鐵抗等新馬文學中的留台作家,考察他們的文學生產與台灣經驗及“南洋”文學生態的多重互動。台灣作為文學生產的重要場域,對新馬文壇有哪些衝擊?新馬及台灣作家的個體創作又如何影響三地華語文學圈的生成?本書以開闊而獨特的視野,為馬華文學現代性的變遷帶來了全新的觀察、剖析與對話。
- 序一:“南洋”文學研究新思維模式啟示錄_王潤華
- 序二:當“家國”遇到生命的個體_陳春聲
- 緒論
-
第一章:如何萌蘖
-
第一節 卓爾不群論鐵抗
-
第二節 “大”“小”的辨證——重讀《棺材太大洞太小》
-
第三節 論王潤華放逐詩學的三階段
-
第四節 論淡瑩作品中的“新”華性
-
-
第二章:原鄉東馬
-
第一節 (後)殖民/解殖民的原鄉(朝聖)——《大河盡頭》論
-
第二節 台灣經驗與張貴興的南洋再現—兼及陳河《沙撈越戰事》
-
第三節 台砂並置:原鄉/異鄉的技藝與迷思—以李永平、張貴興的小說書寫為中心
-
第四節 台灣經驗與潘雨桐的南洋敘述
-
-
第三章:眾聲喧嘩
-
第一節 黃錦樹“南洋”論述的弔詭
-
第二節 論鍾怡雯散文中的南洋書寫及其限制
-
第三節 劉以鬯的南洋敘事
-
第四節 (被)離散(詩學)與新加坡認同的困境——《畫室》的敘事創新
-
-
第四章:聚焦個案
-
第一節 告別/記錄的弔詭:論黎紫書的(長篇)小說實驗——以《告別的年代》為中心
-
第二節 論黎紫書小說的“故”“事”“性”及其限制
-
第三節 自如或失據——論黎紫書《流俗地》的進退悖論
-
-
第五章:理論再詮
-
第一節 再論華語語系(文學)話語
-
第二節 為反而反的悖謬—論史書美華語語系研究
-
第三節 流散詩學及其邊界——論錢超英的澳華文學研究
-
第四節 論“馬共”題材小說再現的類型及其類型化
-
- 代結論:區域華文文學的越界、跨國與主體解/構——以旅台馬華文學為例
-
附錄
-
附錄1:從問題意識中提升的詩學建構——評《尋找身份——全球視野中的新移民文學研究》
-
附錄2:新馬華人的離散與向心辯證——評游俊豪著《移民軌跡和離散論述》
-
- 參考書目
- 後記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