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2017年1月1日,加拿大籍學者貝淡寧(Daniel A. Bell)獲任命為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他既非公民,也不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卻因研究儒家思想成就斐然,成為中國首位重要高校的政治學學院院長。本書記錄了貝淡寧這位外籍「小官」的獨特經歷,也記述了他觀察中國學術界與政治體制互動的感想與建言。雖然「小官」貝淡寧自陳,他在院長任內並非一帆風順,「錯失與誤解不斷」,但顯然無損他站在高點觀察、點評中國社會與學術界的能力。例如,他解釋了中國官員(包含大學的管理者)普遍習慣染髮的原因。再如,他生動地描述山東飲酒文化,如何從孔子口中的「唯酒無量」演化到「不及亂」的過程。此外,貝淡寧直問了更多嚴肅問題:例如,大學的黨委書記應當扮演何種角色?反腐敗運動對學術界的影響何在,以及他體驗過正式和非正式言論審查後的感想與及建議等。對於中國政治前景,貝淡寧表示,他有機會坐在觀察中國大陸政治演變的第一排位置,大膽預測:基於過去三十年儒家思想在中國的復興,以及共產主義在2008年後「捲土重來」的現象,中國的未來很可能會由儒家思想和共產主義共同決定。
- 感謝辭
- (繁體)中文版前言
- 導言:一位山東省小官的自白
- 第一章 染髮劑與活力
- 第二章 和諧書記
- 第三章 關於集體領導
- 第四章 腐敗有什麼問題?
- 第五章 「唯酒無量」
- 第六章 在中國傳授儒家思想
- 第七章 共產主義捲土重來
- 第八章 審查:正式與非正式
- 第九章 具有中國特色的學術考評制度
- 第十章 可愛的批判
- 第十一章 論象徵性領導
- 後記:成婚在新冠蔓延時
- 註釋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