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新編:南部臺灣志

出版日期
2010/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543067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以日治時期的臺南為中心,以南部所有地區為範圍,並將沿革、制度文物等議題推及臺灣全島,內容詳盡,考據仔細,乃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所編纂最具代表的地方志書之一,有助於吾人瞭解日本統治時期之種種建設,及其與清代時期不同之處。
  • 出版序 楊蓮福
  • 《新編南部臺灣誌》中文序 松浦章
  • 『南部台湾誌』漢語版の発刊によせて 松浦章
  • 序 陳支平
  • 譯者序 卞鳳奎
  • 序 今川淵
  • 序 山中樵
  • 敘言 編者
  • 第壹編 沿革
    • 第一章 臺灣的開闢
    • 第二章 舊臺南府
      • 第一節 臺南府城沿革
      • 第二節 臺灣的疆域沿革
    • 第三章 縣治沿革
      • 第一節 舊安平縣(附郭原稱臺灣縣)
      • 第二節 舊安平縣街境里堡區分沿革
    • 第四章 舊鳳山縣
      • 第一節 縣治沿革
      • 第二節 舊鳳山縣街境里堡區分沿革
      • 第三節 舊鳳山縣城沿革
    • 第五章 六堆的組織及沿革
      • 第一節 移住居民的由來
      • 第二節 六堆的起源及沿革
      • 第三節 六堆的組織及區分
    • 第六章 舊嘉義縣
      • 第一節 縣治沿革
      • 第二節 舊嘉義縣街境里堡區分沿革
      • 第三節 舊嘉義縣城沿革
    • 第七章 舊恒春縣
      • 第一節 縣治沿革
      • 第二節 舊恒春縣街境里堡區分沿革
      • 第三節 舊恒春縣城沿革
    • 第八章 匪亂
      • 第一節 吳球之亂
      • 第二節 劉却之亂
      • 第三節 朱一貴之亂
      • 第四節 吳福生之亂
      • 第五節 黃教之亂
      • 第六節 林爽文之亂
      • 第七節 陳周全之亂
      • 第八節 蔡牽之亂
      • 第九節 許尚、楊良斌之亂
      • 第十節 張丙之亂
      • 第十一節 李石之亂
      • 第十二節 戴萬生之亂
      • 第十三節 郭光侯、劉取之案
      • 第十四節 施猴斷之案
  • 第貳編 制度
    • 第一章 總說
    • 第二章 府制度
    • 第三章 縣制度
    • 第四章 下級行政
      • 第一節 臺南城市
      • 第二節 地方
      • 第三節 保甲及團體
    • 第五章 官衙
      • 第一節 撫臺衙門
      • 第二節 藩臺衙門
      • 第三節 按司道衙門
      • 第四節 府衙門
      • 第五節 縣衙門
      • 第六節 舊鳳山縣諸官衙
      • 第七節 舊嘉義縣諸官衙
      • 第八節 舊恒春縣諸官衙
  • 第參編 諸政
    • 第一章 警察
      • 第一節 總說
      • 第二節 縣警察
      • 第三節 軍隊警察
      • 第四節 自衛警察
    • 第二章 司法
      • 第一節 縣裁判
      • 第二節 府裁判
      • 第三節 省裁判
      • 第四節 終審 附訴訟取締規程
      • 第五節 律例
      • 第六節 贖罪
      • 第七節 刑罰
      • 第八節 刑具
    • 第三章 治獄
      • 第一節 縣監獄
      • 第二節 府監獄
      • 第三節 有關監獄官的罰例
    • 第四章 理番
  • 第肆編 租稅
    • 第一章 總說
    • 第二章 荷據時期
      • 第一節 地租
      • 第二節 雜稅
    • 第三章 明鄭時代
      • 第一節 地租
      • 第二節 雜稅
    • 第四章 清代
      • 第一節 地租
      • 第二節 徵稅人員與帳簿
      • 第三節 各縣直接徵稅機關及徵稅方法
      • 第四節 各縣錢糧額數
      • 第五節 各業主實際納稅額及稅收員的收入額
      • 第六節 督促及滯納處分
      • 第七節 官租
      • 第八節 雜稅
    • 第五章 日據時期
      • 第一節 地租及官租
      • 第二節 雜稅
      • 第三節 滯納處分
  • 第伍編 產業
    • 第一章 總說
    • 第二章 農業
      • 第一節 農種
      • 第二節 水利
    • 第三章 糖業
      • 第一節 總說
      • 第二節 甘蔗的種類
      • 第三節 製糖法
      • 第四節 糖廍
    • 第四章 鹽業
      • 第一節 鹽制的變遷
      • 第二節 製鹽方法
      • 第三節 清政府的鹽專賣
    • 第五章 工業
      • 第一節 總說
      • 第二節 工匠的種類
    • 第六章 商業
      • 第一節 貿易的變遷
      • 第二節 商業組織
      • 第三節 輸出、輸入
      • 第四節 六八銀的由來
      • 第五節 南部的街市
      • 第六節 商規
    • 第七章 漁業
      • 第一節 總說
      • 第二節 漁撈
      • 第三節 魚塭
      • 第四節 魚類的處理
      • 第五節 漁具
      • 第六節 魚貝名
      • 附 錄:臺灣中北部的重要產物
  • 第陸編 教育
    • 第一章 總說
    • 第二章 荷據時期的教育
    • 第三章 明鄭時代的教育
    • 第四章 清代的教育
      • 第一節 總說
      • 第二節 臺南府學
      • 第三節 安平縣學
      • 第四節 書院
      • 第五節 義塾與書房
      • 第六節 舊鳳山縣的教育
      • 第七節 舊嘉義縣的教育
      • 附錄:考棚公所、奎樓書院、澎湖書院、臺南祭孔典禮
  • 第柒編 宗教
    • 第一章 總說
    • 第二章 佛教
      • 第一節 沿革
      • 第二節 寺剎
      • 第三節 寺規
    • 第三章 日本據臺後的佛教
    • 第四章 持齋宗
      • 第一節 持齋宗的由來
      • 第二節 齋堂與齋友
      • 第三節 講善公所
    • 第五章 道教
      • 第一節 沿革
      • 第二節 本島的道士
    • 第六章 基督教
      • 第一節 天主教會
      • 第二節 長老教會
      • 第三節 地方傳道
      • 第四節 教育和醫療
      • 第五節 傳道的區分
      • 第六節 習俗的改良方法
  • 第捌編 救恤
    • 第一章 救恤機關
    • 第二章 舊安平縣社會事業
    • 第三章 舊鳳山縣社會事業
    • 第四章 舊嘉義縣社會事業
    • 第五章 舊雲林縣社會事業
  • 第玖編 風俗
    • 第一章 總說
    • 第二章 冠婚喪祭
      • 第一節 冠、笄禮
      • 第二節 婚禮
      • 第三節 喪禮
      • 第四節 祭禮
      • 第五節 生子
    • 第三章 節令
      • 第一節 春季
      • 第二節 夏季
      • 第三節 秋季
      • 第四節 冬季
    • 第四章 雜俗
      • 第一節 衣、食、住
      • 第二節 言語、學問、信仰
      • 第三節 纏足、辮髮、鴉片
      • 第四節 工銀、內職、奴婢
      • 第五節 災禍、交友、賭博
  • 第拾編 名勝
    • 第一章 名所舊跡
    • 第二章 景勝
    • 附錄:瑯嶠民番風俗賦(光緒十九年義塾師生員康作銘)
  • 原敘 瀨戶晉
  • 原敘 蔡國琳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