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小言論(第一集):被「歌頌」千年的傳統遺毒,從根本上挖掘中國的爛瘡
►一女子具備專門學識和經濟獨立,就享有婚姻和為人的自由
►有情人終成眷屬不僅憑藉真心,還得配備與傳統抗衡的勇氣
►表面再如何新潮開明,也掩蓋不了迂腐內在散發的酸臭言行
中華民國成立之初,眾人面對新時代無不歡欣雀躍,
然而累積千年的民族弊端,又豈是短期內可以消除的——
▎民主並非一味自我中心,唯有「尊重」方能通往真正的民主
有些人總以「新思想」為藉口,掩蓋自身醜惡又齷齪的行徑,
打著自由民主的旗幟,遇到和自己利益相違背的就變換嘴臉。
比如有男子在外頭與陌生女性調情,認為這是個人自由之展現,
當獲悉該女子竟是自己的未婚妻,又立刻站在道德制高點要求退婚!
►我們誠要開通風氣,最低限度的基本道德,須能嚴格的尊重對方的意志自由:換句話說,即絕對的不得以一方面的意思強迫對方以必從。我們誠然贊成「男女平等,交際自由」。但所謂「平等」是兩方都立於平等的地位,誰也不應壓迫誰;所謂「自由」,要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範圍。若有一方壓迫另一方,是否平等?受壓迫者是否自由?
▎政治是眾人之事,從底層改革重新凝聚百姓的向心力
新聞事業與國家文化、社會教育等密不可分,
在20世紀初期的日本、歐美各國,報紙早已是無人不閱,
而中國明明有著龐大的人口,文盲率卻高達百分之八十!
受高等教育者少,關注政治者更少,所以內政始終一團汙穢……
►中山先生在《民權主義》第一講裡曾經說起:「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眾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權。今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權。」政既是「眾人之事」,和「眾人之事」有密切關係的「眾人」對於「眾人之事」應具有濃摯的興趣與顧問的熱誠;報紙是「眾人之事」的報告與批評,所以看報人民的數量和這種興趣與熱誠成正比例。
▎專門欺壓自己人!論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奴性」
作者發現香港的華人巡捕之間有種奇特現象:
若中國旅客的行李看起來多了一些,就藉故搜查或收取額外費用;
若碰上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巡捕便「怠忽職守」、馬虎放行。
這赤裸裸的「雙標」行徑,卻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的弊病……
►外國人同是人類,有什麼特別的東西使香港巡捕不敢稍存勒索拷詐的念頭,無非明明知道一有這種行為,碧眼兒絕對不予容忍,必定要報告當道的上級人員,而對於中國人則又明明知道必受容忍,有恃無恐。他們對於實用心理學是何等的有研究!他們所研究出來的這種中西心理的異點,也就是中西社會治亂現象所以不同的根源。
〔本書特色〕
本書選編自1928年底至1931上半年這兩年半間《生活》週刊裡的「小言論」,內容圍繞著政治時事、經濟教育、社會現象和民族思想等等,下筆一針見血,文字鏗鏘有力,具體展現出作者的愛國情懷與深刻洞察力,本書涵蓋主題相當廣泛,盼能從生活各個層面為讀者帶來「啟迪理智能力,增富知識見聞」的正面影響。
►有情人終成眷屬不僅憑藉真心,還得配備與傳統抗衡的勇氣
►表面再如何新潮開明,也掩蓋不了迂腐內在散發的酸臭言行
中華民國成立之初,眾人面對新時代無不歡欣雀躍,
然而累積千年的民族弊端,又豈是短期內可以消除的——
▎民主並非一味自我中心,唯有「尊重」方能通往真正的民主
有些人總以「新思想」為藉口,掩蓋自身醜惡又齷齪的行徑,
打著自由民主的旗幟,遇到和自己利益相違背的就變換嘴臉。
比如有男子在外頭與陌生女性調情,認為這是個人自由之展現,
當獲悉該女子竟是自己的未婚妻,又立刻站在道德制高點要求退婚!
►我們誠要開通風氣,最低限度的基本道德,須能嚴格的尊重對方的意志自由:換句話說,即絕對的不得以一方面的意思強迫對方以必從。我們誠然贊成「男女平等,交際自由」。但所謂「平等」是兩方都立於平等的地位,誰也不應壓迫誰;所謂「自由」,要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範圍。若有一方壓迫另一方,是否平等?受壓迫者是否自由?
▎政治是眾人之事,從底層改革重新凝聚百姓的向心力
新聞事業與國家文化、社會教育等密不可分,
在20世紀初期的日本、歐美各國,報紙早已是無人不閱,
而中國明明有著龐大的人口,文盲率卻高達百分之八十!
受高等教育者少,關注政治者更少,所以內政始終一團汙穢……
►中山先生在《民權主義》第一講裡曾經說起:「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眾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權。今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權。」政既是「眾人之事」,和「眾人之事」有密切關係的「眾人」對於「眾人之事」應具有濃摯的興趣與顧問的熱誠;報紙是「眾人之事」的報告與批評,所以看報人民的數量和這種興趣與熱誠成正比例。
▎專門欺壓自己人!論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奴性」
作者發現香港的華人巡捕之間有種奇特現象:
若中國旅客的行李看起來多了一些,就藉故搜查或收取額外費用;
若碰上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巡捕便「怠忽職守」、馬虎放行。
這赤裸裸的「雙標」行徑,卻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的弊病……
►外國人同是人類,有什麼特別的東西使香港巡捕不敢稍存勒索拷詐的念頭,無非明明知道一有這種行為,碧眼兒絕對不予容忍,必定要報告當道的上級人員,而對於中國人則又明明知道必受容忍,有恃無恐。他們對於實用心理學是何等的有研究!他們所研究出來的這種中西心理的異點,也就是中西社會治亂現象所以不同的根源。
〔本書特色〕
本書選編自1928年底至1931上半年這兩年半間《生活》週刊裡的「小言論」,內容圍繞著政治時事、經濟教育、社會現象和民族思想等等,下筆一針見血,文字鏗鏘有力,具體展現出作者的愛國情懷與深刻洞察力,本書涵蓋主題相當廣泛,盼能從生活各個層面為讀者帶來「啟迪理智能力,增富知識見聞」的正面影響。
- 預告讀者的幾句話
- 一位不嫁的女書記官
- 醋味深重
- 以後誰娶黃女士的便是hero
- 發了一夜的財
- 柏林大學找不出這位博士
- 同德國的蹺腳老太婆賽走
- 門房代理校長
- 潘老太太與中醫
- 這位「跑腿」同志說得傷心
- 死後如何?
- 貓歟?狗歟?
- 募捐提倡做死人
- 一位女同志的粽子
- 半個腦子
- 糊塗蟲假認真
- 急來抱佛腳是要來不及的!
- 令人敬仰崇拜的女接線生
- 積毒的心理
- 貓捉老鼠的新聞記者
- 阿貓阿狗的成績
- 奴性十足的舞弊本領
- 我們只得佩服文明國的法律!
- 無恥!
- 「人家要笑的」
- 傻子太少
- 白忙了一頓
- 也許是能力的表現
- 偷偷捏捏的大學教授
- 不過被瘋狗咬了一口
- 一封萬分迫切求救的信
- 雖死何憾?
- 幾個特色
- 無可如何的抱歉
- 多麼為國爭光的教育局長!
- 夜大學
- 不堪設想的官化
- 中外注目中之嫣然一笑
- 爭氣
- 倒也沒有什麼希奇
- 老頭兒說老話
- 校長供開刀
- 矮弟弟也有刮目的時候
- 民窮財盡中的闊現象
- 五國海軍會議與中國
- 烈士倒楣
- 大光明中大不光明
- 硬
- 勉強以笑顏表示歡迎
- 匪首的思想
- 熱烈後的靜思默念
- 窮光蛋的公道
- 姑作未來的樂觀
- 壓倒
- 莫德惠勉任艱鉅
- 張我華之殊深愧對
- 張翠鳳女士和她的母親
- 始終抱樂觀
- 呂煥炎被刺中的凶手
- 敬告工商部當局
- 幾死毒手的白英女士
- 浙教廳的研究部
- 留學熱中的冷靜觀
- 趙鐵橋蓋棺論定
- 租界電話出賣問題的測驗
- 勞苦民眾中的一樁喪事
- 除去非黨員案緩議
- 暴行軍人的愛妾撒嬌
- 勇敢的中國人
- 辭去遙攝的大學校長
- 李杏花女士勝利之所由來
- 一千五百萬元的誘惑力如何?
- 冒險
- 欲蓋彌彰的獸行
- 敬慰蕭女士
- 尊意云何?
- 自覺與自賤
- 文明國的文明行為
- 戒慎恐懼的局面
- 痛快
- 飯桶領事應即撤回
- 勵志社的祝捷盛宴
- 人力車夫所受的剝削
- 廈門當局袒荷之荒謬
- 對蔣張避名致敬的問題
- 全國圖書館之激增
- 「真金不怕火」
- 民窮財盡中的闊人做壽
- 學潮之謎
- 日對我之驚慌
- 再論學潮之謎
- 浙省政府改組中的考察費
- 查驗入上海的外國人
- 注重同等學力的考試規程
- 平民住宅與闊人洋房
- 教育部的軍閥手段
- 孔部長與女同事
- 教部新頒的救濟辦法
- 考試以後如何?
- 擴充升學預試範圍的建議
- 已升且學者奈何?
- 讀全國教育最近統計
- 始識中國文明
- 壯哉移民西北的先鋒隊
- 實業部籌劃創辦五大工廠
- 英雄末路猶戀虛榮
- 胡氏辭職聲中之另一觀察
- 赤膊甘地與西裝甘地
- 先鋒如何?
- 真假電影
- 日新月異的奇妙世界
- 駐華日軍又逞暴行
- 所望於西陲學術考察團者
- 交通部孝敬英國嗎?
- 辭官救災的朱慶瀾氏
- 失業狂潮中的怪現象
- 蚊蟲蒼蠅後的老虎
- 料理後事
- 蔣作賓口中的蘇俄現狀
- 中國看報人民的數量
- 甘地拒絕建立銅像
- 主席老師與洋奴教育
- 考試聲中的希望
- 人民不許
- 華北運動成績進步之可喜
- 榮譽中的自覺
- 學潮中的負責者
- 宗族主義和國族主義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