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革命與世界主義:西方戲劇與中國歷史舞台

出版日期
2024/01/3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2372931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打字機上的遺作,史家列文森未竟的關懷

中國歷史的特殊性如何與普遍的世界史相調和?
什麼是列文森追尋的「新形式的世界主義」?

「人的本性不是普遍的,但他的歷史是。」

附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長序,
詳述《儒家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之後的新「三部曲」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列文森之子托馬斯.列文森(Thomas Levenson) 作序
葉文心、歐立德(Mark C. Elliott)、董玥、黃樂嫣(Gloria Davies)、
齊慕實(Timothy Cheek)、白傑明(Geremie R. Barmé) 聯合撰寫長篇導讀

1960年代,約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 1920–1969)與舒扶瀾(Franz Schurmann, 1926–2010)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設中國歷史課程,其講義中關於「早期中國」的部分在列文森身後出版,即本書《詮釋中國史:從源起到漢亡》。

與一般中國通史不同,本書在敘述史實之外,逐章引入對思想史中關鍵概念和框架的辨析,進而對歷史書寫和研究作出深刻的反思。在列文森看來,中國歷史不僅是某種基於朝代更迭、簡單遞進的連續過程,而是「極度的多樣性,一次又一次地將中國重構成統一的整體」。
  • 「列文森文集」主編序/董玥
  • 漫長的回家之路/托馬斯.列文森
  • 序言/魏斐德
  • 作者自序
  • 第一章 共產黨人的世界主義
  • 第二章 「資產階級」的世界主義(上)
  • 第三章 「資產階級」的世界主義(下)與共產黨人的地方主義
  • 在21世紀閱讀列文森:跨時空的對話/葉文心等
  • 參考文獻
  • 譯者說明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