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專利實務論

出版日期
2024/02/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28842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1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作者以自身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將專利由基本概念到實際應用,循序漸進、鉅細靡遺的介紹,內容主要針對專利的申請、審查、期限、年費、侵權、使用、保護,以及他國專利和與專利相關之國際公約及組織,皆有詳細的解說與範例,書末附上課後習題,供研讀此書之讀者使用。
  • Chapter 01 專利的概念
    • 1-1 專利的意義
    • 1-2 專利權利說
    • 1-3 專利制度的發展
    • 1-4 專利權的客體
    • 1-5 專利權的權能
    • 1-6 專利權的特性
    • 1-7 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歸屬
  • Chapter 02 專利申請與法定的限制
    • 2-1 專利申請
    • 2-2 專利代理
    • 2-3 法定不予專利的標的
    • 2-4 專利申請的技巧
    • 2-5 軟體專利
  • Chapter 03 專利申請格式
    • 3-1 申請專利之必要文件
    • 3-2 發明與新型之專利說明書
    • 3-3 設計專利之專利說明書
    • 3-4 發明及新型專利之圖式
  • Chapter 04 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撰寫
    • 4-1 撰寫專利說明書的原則
    • 4-2 申請專利範圍的意義與格式
    • 4-3 過渡片語
    • 4-4 申請專利範圍的上位化
    • 4-5 獨立項及附屬項的關係
    • 4-6 申請專利範圍之獨立項與附屬項間的變化
    • 4-7 附屬項的敘述方式
    • 4-8 申請專利範圍的文字是否皆為限制條件
  • Chapter 05 優先權與先申請原則
    • 5-1 互惠原則與優先權的主張
    • 5-2 國內優先權與外國優先權
    • 5-3 與優先權有關的其他規定
    • 5-4 先申請原則
    • 5-5 一發明一專利
    • 5-6 擬制喪失新穎性
    • 5-7 發明、新型一案兩請之規定
    • 5-8 我國專利法對於非真正發明人的規定
    • 5-9 非真正發明人在我國民法及刑法上的救濟
    • 5-10 美國專利法有關非真正發明人的規定
  • Chapter 06 先前技術調查
    • 6-1 專利分類
    • 6-2 國際專利分類
    • 6-3 專利檢索的動機與效果
    • 6-4 專利資料的運用與專利分析
    • 6-5 各主要國家或地區官方網站
  • Chapter 07 專利審查與專利要件
    • 7-1 專利審查
    • 7-2 專利審查流程
    • 7-3 產業利用性
    • 7-4 新穎性
    • 7-5 喪失新穎性或進步性的例外
    • 7-6 上、下位概念的意義
    • 7-7 進步性
    • 7-8 早期公開
    • 7-9 專利審查與行政救濟流程
    • 7-10 專利審查高速公路
  • Chapter 08 專利公報
    • 8-1 專利公報中INID 代碼的意義
    • 8-2 各主要國家或地區之專利公報樣式
    • 8-3 美國專利公報首頁編碼例式
  • Chapter 09 申復、答辯與行政救濟
    • 9-1 核駁理由的檢視與答辯
    • 9-2 專利的舉發
    • 9-3 證據能力與證據力
    • 9-4 訴願與行政訴訟
  • Chapter 10 法定期間與年費管理
    • 10-1 期間與期間的計算
    • 10-2 延誤法定或指定期間的法律效果
    • 10-3 專利有效期限與年費繳納
  • Chapter 11 授權與實施
    • 11-1 專利核准與商品化的關係
    • 11-2 專利權的真正意義
    • 11-3 專利授權的概念
    • 11-4 專利授權的種類
    • 11-5 強制授權
    • 11-6 我國的特許實施(強制授權)制度
    • 11-7 美國的強制授權規定
  • Chapter 12 專利侵權的認定與分析
    • 12-1 專利權實施的意義
    • 12-2 專利侵權與賠償
    • 12-3 製造方法的推定
    • 12-4 專利範圍的解釋
    • 12-5 申請專利範圍的解釋權
    • 12-6 專利侵權比對的基本原則
    • 12-7 文義侵權
    • 12-8 均等論
    • 12-9 專利侵權分析流程
    • 12-10 直接侵權與間接侵權
    • 12-11 邊境保護措施
  • Chapter 13 專利侵權抗辯
    • 13-1 申請過程禁反言原則
    • 13-2 揭露奉獻原則
    • 13-3 專利侵權的例外
    • 13-4 專利侵權之一般抗辯
    • 13-5 專利侵權的特殊抗辯之一——怠忽行使權利
    • 13-6 專利侵權的特殊抗辯之二——默示授權
    • 13-7 專利侵權的特殊抗辯之三——專利權濫用
    • 13-8 迴避設計
  • Chapter 14 專利權的行使
    • 14-1 專利號數的標示
    • 14-2 適法的警告行為
    • 14-3 國內警告信函範例與行使權利
    • 14-4 接獲警告信函的處理原則
    • 14-5 民事訴訟與保全程序
  • Chapter 15 專利權與其他無體財產權的區別
    • 15-1 專利保護與營業祕密之比較
    • 15-2 設計專利與新型專利的區別
    • 15-3 設計專利與商標的區別
    • 15-4 設計專利與著作權保護範圍的比較
  • Chapter 16 美國專利簡介
    • 16-1 美國特殊專利案申請態樣
    • 16-2 美國專利法對於新穎性的規定
    • 16-3 新穎性喪失與失權
    • 16-4 先發明原則
    • 16-5 對於既有技術的認定
    • 16-6 美國專利申請歷程檢索
    • 16-7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與邊境管制措施
    • 16-8 非實施專利實體
  • Chapter 17 與專利有關之重要國際公約與組織
    • 17-1 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 17-2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
    • 17-3 專利合作條約
    • 17-4 歐洲專利公約
    • 17-5 歐盟智慧財產局
    • 17-6 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
  • Chapter 18 企業創新與專利保護
    • 18-1 造就發明浪潮的起因
    • 18-2 專利對於企業的重要性
    • 18-3 專利與標準
    • 18-4 創新對企業之影響實例
    • 18-5 專利侵權對企業之影響
    • 18-6 企業內部之專利提案
    • 18-7 職務上的發明
  • 附錄 Appendix
    • 課後練習
    • 歷屆試題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