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圖解壓力紓解大全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0/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41751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史丹佛大學、牛津大學、哈佛大學
各大名校研究成果集結成冊
經過100%充分證實
消除焦慮與煩躁的科學方法
.憤怒
生氣的時候馬上左手緊握拳頭
.焦躁
刷牙能消除大腦疲勞
.壓力
抬頭看著藍天能降低壓力荷爾蒙
……

「對抗壓力的方法」
就是身體傳送什麼訊息給大腦

身體的活動會影響到心理層面的活力。不是感覺提不起勁所以人不想動,而是身體沒有活動,連帶影響到心理感受不到活力。大腦平時被包覆在頭骨裡,什麼也看不到,只能從身體接收到外界的訊息。因此,對抗壓力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身體傳送什麼訊息給大腦。本書網羅了來自世界各大名校的智慧結晶,彙整了經由科學研究證實有效果的100個恢復大腦活力的方法,請各位務必要嘗試看看。

本書透過具體的「行動」方法,教各位如何消除焦慮、煩躁等壓力,擁抱充滿活力的健康生活。

不僅如此,內容中介紹的這100種方法,都是從全世界的科學研究中篩選出來,經證實確實有效的方法。

本書的目的是提供具體的知識和方法,讓大家在這個充滿壓力的現代社會中,能夠保持健康、活力的心理。大家可以挑選自己感興趣、喜歡的方法來嘗試,一個一個慢慢試,覺得適合自己的,就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把它變成生活習慣的一部分。請大家一定要多方嘗試,從中挑選最適合自己、效果最好的方法去落實。

期盼每個人都能夠健康、充滿活力地擁有幸福的生活。
  • 書封
  • 目錄
  • 前言/消除焦慮與煩躁的100種科學方法
  • 大腦與壓力的關係/緩解壓力的方法就是人類知識活動的結晶「如何利用科學欺騙大腦」
  • CHAPTER 1/【早晨】消除一整天的焦慮和擔心的科學方法
    • 01 早上起床之後先回想開心的回憶──效果:焦躁/憂鬱
    • 02 慢跑──效果:控制情緒
    • 03 培養優質的晨間習慣──效果:腦疲勞/幹勁
    • 04 擦指甲油──效果:不安感/緊張/疲勞
    • 05 把暖色系穿在身上──效果:幹勁/活力
    • 06 反過來利用參照點──效果:自卑感
    • 07 透過一一確認來放下不安──效果:不安/擔心
    • 08 用緊張興奮來表達不安的心情──效果:不安
    • 09 相信自己運氣很好──效果:專注力/不安
    • 10 為他人的幸福著想──效果:幸福感/不安/同理心
    • 11 別把理想設定得太高──效果:矛盾/憂鬱
    • 12 若則計畫法的使用──效果:誘惑/暴飲暴食/緊張/不安
    • 13 抬頭看天空──效果:疲勞/不安
    • 14 專注在當下──效果:不安/幸福感
    • COLUMN 01──「不安」是從生存競爭中生存下來的武器
  • CHAPTER 2/【工作中・AM】讓一天的工作能有好的開始的科學方法
    • 15 打招呼──效果:好感度
    • 16 跳著走路──效果:憂鬱/心情低落
    • 17 裝出笑容──效果:不安/壓力
    • 18 營造適度嘈雜的工作環境──效果:肥胖/焦躁/專注力/創造力
    • 19 先開始就對了!──效果:幹勁
    • 20 挺直背脊──效果:沒精神/不安
    • 21 自己做決定──效果:責任感/成就感/幸福感
    • 22 把時鐘的指針調快──效果:焦慮/專注力
    • 23 做些奇怪的動作──效果:活力/幹勁
    • 24 自言自語──效果:不安/衝動/自我控制
    • 25 善用「把自己當成目標的偏誤」──效果:不安/擔心
    • 26 不說負面的話──效果:注意力/專注力/創造力/健康
    • 27 別被確認偏誤給騙了──效果:偏見/執著
    • 28 模仿欣賞的對象──效果:恢復自信/果斷力
    • COLUMN 02──人是會思考的蘆葦,卻因為想太多而有了壓力
  • CHAPTER 3/【午休時間】提升動力和幹勁的科學方法
    • 29 別餓過頭──效果:焦躁/暴怒
    • 30 輕敲額頭──效果:防止過食/不安
    • 31 自拍──效果:焦慮/不安/感謝/思慮周全
    • 32 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就丟銅板來決定吧──效果:迷惘/果斷力
    • 33 看喜劇片──效果:注意力/專注力/生產力
    • 34 用腹式呼吸法呼吸──效果:慢性疲勞/恐慌/不安/緊張/疼痛
    • 35 放空發呆──效果:創造力
    • 36 冥想──效果:腦疲勞/注意力/記憶力
    • 37 花30分鐘不到的時間小睡片刻──效果:睡眠不足/腦疲勞/放鬆效果/生產力
    • 38 用冰涼的毛巾擦臉──效果:睡意/疲勞/放鬆效果
    • 39 做划船的動作──效果:憤怒/焦躁
    • COLUMN 03──「人類的行動比思考快」是科學常識
  • CHAPTER 4/【工作中.PM】恢復專注力的科學方法
    • 40 嚼口香糖──效果:不安/疲勞感/注意力
    • 41 欣賞可愛的照片──效果:焦躁/專注力/疲勞
    • 42 靠直覺做判斷──效果:判斷力/疲勞
    • 43 聞咖啡豆的香氣──效果:睡眠不足/疲勞/專注力/熱情
    • 44 做跟工作無關的事情──效果:專注力/腦疲勞
    • 45 玩3分鐘俄羅斯方塊──效果:防止過食/腦疲勞/控制欲望
    • 46 避免久坐不動──效果:健康/果斷力
    • 47 用第三人稱說話──效果:焦躁/控制情緒
    • 48 別窮追不捨──效果:執著
    • 49 泡手湯──效果:鎮靜作用/幹勁/專注力
    • 50 刷牙──效果:腦疲勞/專注力/恢復精神的效果
    • 51 爬樓梯──效果:睡意/工作動力
    • 52 互相提醒──效果:專注力/注意力
    • 53 刻意把工作結束在不對的時間點──效果:記憶力/創造力
    • COLUMN 04──科學是絕對正確的嗎?什麼是一定要具備的「科學素養」?
  • CHAPTER 5/【人際關係】抵擋他人攻擊的科學方法
    • 54 生氣的時候先忍耐10秒鐘──效果:憤怒/焦躁
    • 55 生氣的時候左手馬上握緊拳頭──效果:憤怒
    • 56 重新解釋──效果:恐懼/憤怒
    • 57 不要自我設限──效果:好感度
    • 58 不勉強裝出笑容──效果:難過
    • 59 不勉強自己一定要樂觀積極──效果:負面思考/沮喪
    • 60 別理會自以為是的人──效果:焦躁
    • 61 絕對不以怨報怨──效果:憤怒/焦躁
    • 62 找個瞭解自己的人──效果:同儕壓力
    • 63 不要在意他人的批判──效果:批判/沮喪
    • 64 說話盡量積極正面──效果:疼痛/心理韌性/好感度/幹勁
    • 65 別在乎權力者的言行──效果:氣憤/悶悶不樂
    • 66 讓對方的攻擊失去作用──效果:批評/人身攻擊
    • 67 八面玲瓏又何妨──效果:衝突/矛盾
    • 68 就算被當成空氣也別在意──效果:焦躁/不安/憤怒/難過
    • 69 別盯著心情不好的人看──效果:不安/恐懼/憤怒
    • 70 善用鏡像神經元的作用──效果:同理心/聯繫
    • 71 捧著溫熱的飲料一起聊天──效果:好感度
    • 72 把心情表現出來──效果:互相理解/誤解
    • 73 讚美對方的努力,而不是能力──效果:領導能力/育兒
    • 74 偶爾就當作沒聽見吧──效果:焦躁
    • COLUMN 05──言語行為理論:對方接收到的意思,不只是你原本所指的意思
  • CHAPTER 6/【夜晚】消除整天壓力的科學方法
    • 75 一個人唱卡拉OK──效果:心情低落/不安
    • 76 別自己一個人喝悶酒──效果:憤怒/不安
    • 77 不要一直接收負面新聞──效果:不安/憂鬱
    • 78 別亂發脾氣──效果:憤怒/焦躁
    • 79 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利用社群媒體發發牢騷──效果:沮喪
    • 80 使用社群媒體每天最多30分鐘──效果:孤獨感/憂鬱/不安
    • 81 家人和男女朋友之間不要互加Facebook好友──效果:嫉妒心/欲望/憂鬱
    • 82 訓練同理心──效果:同理心/善良溫和/寬容
    • 83 閱讀小說──效果:同理心/人際關係
    • 84 把不安的心情寫下來──效果:不安/免疫力
    • 85 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效果:創造力/幸福感
    • 86 告訴自己心理生病了不是自己的錯──效果:憂鬱
    • 87 不跟他人做比較──效果:不安/幸福感
    • 88 緊緊抱住某樣東西──效果:幸福感/不安
    • 89 盡量原諒他人──效果:後悔/心理負擔/心理創傷
    • 90 時常心懷感謝──效果:熟睡效果
    • 91 不要熬夜──效果:憤怒/焦躁
    • 92 不要帶著負面情緒上床睡覺──效果:焦躁/憤怒/憂鬱
    • 93 每天睡滿8小時──效果:傷痛/心理創傷
    • COLUMN 06──時時謹記追求幸福的「PERMA」理論
  • CHAPTER 7/【假日】紓緩壓力、提升活力的科學方法
    • 94 做森林浴──效果:幸福感/健康
    • 95 培養蒔花弄草的興趣──效果:放鬆
    • 96 每個星期選一天做5件好事──效果:成就感/幸福感
    • 97 跟動物相處──效果:幸福感/憂鬱
    • 98 拓展交友圈──效果:耐力/心理韌性/疼痛
    • 99 牽手──效果:同理心/聯繫
    • 100 跟快樂的人往來──效果:幸福感
    • COLUMN 07──非語言溝通:不讓人際關係變成壓力的方法
  • 《圖解壓力紓解大全》關鍵用語詞典
  • 參考文獻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