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醫與氣功的奧秘:五行與氣功修煉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682634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中醫和氣功作為中國的傳統醫學和健身功法,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和喜愛。中醫和氣功的關係非常密切,它們都依賴于“氣”的概念,而五行學說是中醫和氣功的共同基礎。在《中醫與氣功的奧秘:五行與氣功修煉》一書中,作者深入探討了中醫和氣功之間的關聯性,並且從五行學說和氣功修煉的角度來解析了它們的奧秘。

第一章“氣功萌芽”介紹了氣功的起源和發展過程,從古代的瑜伽和印度的智慧、中國道家的神仙修煉,到近代的氣功發展,作者對氣功的源流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使讀者對氣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第二章“功法修煉”從中醫和氣功的角度,介紹了各種氣功的修煉方法和技巧。從呼吸法、打坐、靜坐、動作、手印等多個角度來講解,並且通過實例的演示,讓讀者更好地掌握氣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從而更好地提升身體的健康水平。

第三章“無形之道”從中醫五行學說的角度,解析了中醫和氣功的基本理論,從五行生剋、陰陽調和、脈診、辨證施治等方面,闡述了中醫和氣功的治療原理和方法,並指出了二者之間的相互補充和結合。

第四章“盛行於世”通過多個實例,展示了氣功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包括氣功對於疾病治療、健康保健、心靈療癒、人類精神文明進步等方面的貢獻。同時,也指出了氣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總之,本書以氣功和中醫為主題,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來探討它們之間的關聯性和共同基礎,深入剖析了氣功修煉的技巧、中醫五行學說的理論基礎、治療原理和方法,以及氣功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價值等方面。本書對於想要更深入了解中國傳統醫學和氣功的人士,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首先,本書從氣功萌芽的角度介紹了氣功的發展過程,這些發展過程不僅包括古代的瑜伽和印度智慧,還涵蓋了中國道家的神仙修煉和現代氣功發展等方面。這樣的介紹有助於讀者對於氣功的歷史背景和發展脈絡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其次,本書從功法修煉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氣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從呼吸法、打坐、靜坐、動作、手印等多個角度來講解。作者還通過實例的演示,讓讀者更好地掌握氣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從而更好地提升身體的健康水平。這些技能和方法是氣功修煉的基礎,對於想要開展氣功修煉的人士非常有用。

此外,本書從中醫五行學說的角度解析了中醫和氣功的基本理論,從五行生剋、陰陽調和、脈診、辨證施治等方面,闡述了中醫和氣功的治療原理和方法,並指出了二者之間的相互補充和結合。這些理論基礎和治療原理是中醫和氣功的核心內容,對於對中國傳統醫學和氣功感興趣的讀者非常有價值。
  • 第一章 氣功萌芽
    • 上古由宣氣舞而產生氣功
    • 仙師教炎黃二帝學氣功
    • 傳說彭祖修煉氣功而高壽
    • 老子集道家氣功之大成
    • 孔子向老子學習氣功之道
    • 莊子發展道家的養神之道
  • 第二章 功法修煉
    • 秦漢時期的氣功理論著作
    • 張道陵創立道教修煉祕訣
    • 宮嵩著《太平經》詳述功法
    • 魏伯陽著《參同契》釋功理
  • 第三章 無形之道
    • 氣功學家魏華存著《黃庭經》
    • 葛洪著《抱樸子》倡導氣功
    • 陶弘景創立「六字服氣法」
    • 巢元方創立「補養宣導法」
    • 智顗大師創立「止觀法」
    • 孫思邈創立「煉功十法」
    • 唐代修煉氣功蔚然成風
  • 第四章 盛行於世
    • 陳摶創立「十二月坐功」
    • 宋元時期氣功理論大昇華
    • 張三豐論氣功內丹功法
    • 明代氣功醫學的大繁榮
    • 清代氣功與武術交相輝映
    • 清代醫學與氣功完美結合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