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難忘的寨子味:雙龍號普洱茶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571672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傾一生春青歲月 探尋峻嶺茶鄉 踏遍千山風月 拼配今世絕代普洱好茶
作者走遍雲南的千山萬水,得以窺見千山百寨茶山行的西雙版納、臨滄和思茅六大茶區全貌,細細描述,帶領讀者雲遊這塊神秘的邊陲寶地。
書中我們可以讀到名氣最大的寨子、一棵舉世矚目的茶樹王,還有普洱茶的源頭與分類、如何拼配和品鑑、茶園的種類、傳統普洱茶的毛茶、生茶和熟茶的加工,又知道如何認識古樹茶的價值。

一書在手,普洱茶的前世今生,都將了然於心。

夢裡尋它千百度,普洱就在燈火闌珊處
作者與茶為伍大半生,領悟到人生其實就像一碗茶,從苦澀到沏泡後變化起伏跌盪,終究淡定平和。初涉人世像溫水沖泡,起伏沉浮而苦澀;幾經打拼與磨礪,終於嘗到清香甘醇的滋味。

作者回想每年金風颯颯,春意盎然時刻,背起行囊踏上雲南之前,在1980年(民國79年)開始擺攤賣茶壺,那些年,跑遍公家機關與公司行號擺攤,了解色澤比較深的普洱茶適合養壺,把茶壺養得油油亮亮的,這是與普洱茶今生今世的第一個相通。

台灣早年普洱茶來源,靠船員運送,由商家到港口的委託行批發,漸漸地,量越來越大,才開始直接到香港尋茶。香港的茶樓飲茶文化,台灣也多所複製而興盛,並不陌生。港式茶樓清晨4點開門,8點早茶到達高峰期,下午4點打烊,桌上擺起「一盅兩件」,一壺茶加兩款點心。從香港直接引進台灣的台式飲茶,經過本土化,也形成風氣。

從香港運茶,港倉分濕倉與乾倉兩種,引進號字級的茶餅有「敬倉號」、「宋聘號」,「福祿貢茶」…印字級的紅印、甲乙級藍印、無紙紅印,七子大黃印。數字級的 則包括70年代 73大口中、73厚磚…80年代7582、8582、8592、7542(88青餅),80年生香熟茶磚…92年的紅帶青餅、96年的黃印七子餅、97年的白報紙七子餅,99年的傣文青餅…。

從當地飲茶文化開始接觸認識而引進台灣,逐漸打出品牌深耕兩岸,譜寫茶界傳奇。千江萬溪往前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不會回頭,人也一樣,年少時如果不珍惜時間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

因此,作者義無反顧地走上尋茶之旅。
第一次踏上大陸的土地,是在1992年經由澳門到廣州去考察了解大陸市場。
第二次1993年,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考察。
第三次1994年,到宜興紫砂原場地了解紫砂的生產以及製造過程,認識製壺大師,在當地設有工作室及培養專屬作業,代理專業大師級作品。
1996年,到福建、安溪、德化及武夷山,了解引進安溪的鐵觀音、武夷山的岩茶、代理正山小種紅茶,生產德化玉脂瓷茶具。
1997年,香港回歸,當時許多的老茶、古董都銷往台灣與世界各國,因此回到原產地雲南,考察普洱茶的來源。
2000年,運回台灣第一批的普洱茶,是易武老鄉長張毅所生產的易武茶餅。
2002年,雲南雙龍號正式誕生,爆發兩岸影響力。
  
人情濃稠如茶,天大地大、雲深海闊的曠野上,宇宙很大,自我如塵,作者意識到承載著自己的星球的無言浩瀚,更去理解與實踐「初衷」。費盡苦心鑽研茶學,走過萬水千山,不畏艱難勇於向前執著認真,只因愛茶的一顆心,內心深處以茶為知己,已相伴千年。
  • 推薦序
    • 雲遊這塊神秘的普洱茶寶地 孫璐西
    • 一葉一杯茶,一書一乾坤 呂明宜
    • 隨緣而聚 以茶會友 高安邦
    • 隨緣普洱真性情茶人的故事 林志城
    • 用愛生命一樣去愛護 屠幼英
    • 最真誠靠譜的朋友 姜育發
    • 傳承普洱茶文化的奧妙與品味 Sharyn Johnston
    • 享受最美好的品茶時光 Quo Gui Xiong
    • 讓世界認識普洱茶的奧妙 John K. Bore
  • 輯壹.茶緣
    • 生活有茶香,靈魂有茶氣 感受風雅的當代回歸
    • 夢裡尋它千百度 普洱就在燈火闌珊處
    • 恆久綿長的茶文化傳承 兩條龍的心意
    • 栽沏一座文創茶林 隨緣而聚,以茶會友
  • 輯貳.茶源
    • 普洱光彩 探尋普洱茶的歷史
    • 茶樹的品種 吸收大地靈氣的珍貴老茶樹
    • 普洱茶採摘時期 絕塵清境吸吶山林歲月風華
    • 普洱茶樹的分辨 心神領略的寨子風味茶香
    • 世界存活最老的古茶樹 雲南鳳慶縣—香竹箐
  • 輯參.千山百寨茶山行
    • 雲南三大普洱茶區
      • 西雙版納地區
      • 臨滄地區
      • 思茅地區
  • 輯肆.普洱茶的生產方式
    • 傳統普洱茶毛茶加工
      • 熟茶的加工
      • 工藝茶的加工
      • 普洱茶壓餅與製成工藝
  • 輯伍.千年野生白茶
    • 傳統普洱茶的拚配
    • 千年野生白茶
  • 輯陸.普洱茶的品鑑及養生
    • 普洱茶的品鑑之道
    • 普洱茶的茶藝之道
    • 普洱茶的保健之道
  • 輯柒.臺灣普洱茶的發展
    • 台灣茶餅生產技術
    • 建構一座夢想中的莊園
  • 後記
  • 參考書籍
  • 邱國雄資歷簡介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