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那 18 張傳票:從難解到和解,法庭中最不捨的親情選擇題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054509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難解的是恨,和解的是愛
為徘徊法律邊緣的親情,尋一條和解之路

  當關係走到人性灰色地帶……
  往前一步是法庭,退後一步是家庭,
  親情、婚姻、人生,還有回頭路嗎?
  唯有愛能解鎖問題,在衝突裡看見立場與動機,
  進而理解,然後放下。

  「家事案件永遠都沒有正確答案。」
  律師不是許願池,能做的是協助委託人在法律的極限與框架下,
  爭取到賠償、監護權、扶養費、確保未來生活等,盡力實現他們的委託。
  冷眼心熱的簡大為律師,在法庭上來來去去的紛爭與衝突裡,
  見證人性的複雜與冷暖,同時也發現關係中殘存的愛與溫度。

  「執業過程中,我看到的卻是那些被看似惡毒的行為所掩蓋,名為「人性」的一絲光芒。」
  人們往往覺得自己才是「對」的一方,所以將對方定義為「惡意」。
  只不過惡意源自於「自利」動機,是為了維護自己立場所做的選擇;
  一旦明白了、理解了,才有「放下」的選項,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契機。
  
  「在簽下和解書的那一刻,當事人才真正的脫離衝突中心。」
  先道歉的不會輸,只是你比對方更在乎解決問題而已。
  那些開不了的口、伸不出的手等「高難度動作」,也許只是欠缺動力;
  希望這十八則故事,能鼓舞讀者跨過心裡的「坎」,放過自己海闊天空。

  本書內容——

  十八道人性最不捨的選擇題
  從憤怒、怨恨,直到放下、原諒的解脫之路

  ■ 連續劇裡常會看見子女為了遺產,爭得手足失和、面目猙獰,但現實總是比戲劇更殘酷,而且令人不平。三十年前,阿華雖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 爸爸仍將他視如己出,直到過世前仍緊緊握著阿華的手。然而留下的遺囑, 卻無法說服親生女兒,一狀告上法院……

  ■ 面對母親罹癌後沉重的醫療負擔,阿鎬與阿偵兩兄弟對簿公堂。獨自承擔扶養母親支出的阿鎬心有不甘,但他提告後卻發現,自己願意用錢扶養母親在法律上叫做「孝順」,雖值得稱許,但因為母親仍擁有農地,沒有被扶養的資格, 法律上並不能要求阿偵分擔……

  ■ 卡車司機小張因為超速,讓四十歲的被害人從此成了植物人,包括醫藥費、精神損害、看護費,以及直到退休前的工資,加起來近五千萬元的賠償,小張看到都傻了。老闆信誓旦旦的保證,讓小張心裡踏實了許多,但怎麼也想不到的是,最後他連工資都沒拿到,更別說是跟著公司一起賠償了……

  ■ 曾經傾盡全力愛著女兒小灰的阿發,在妻子坦承長期出軌後打算離婚。他義憤填膺要妻子和外遇對象付出代價,然而一切戲劇化的發展卻讓阿發連女兒都不要了,發生什麼事?

  ■ 「檢察官大人,你跟我說醫師沒有過失,誰來賠我的老公?」無論是對家屬、醫師或醫院,沒人願意發生這樣造成醫療糾紛的案件。這個陪伴被告醫師訴訟的案件,雖然一份證明無過失的鑑定報告等同提前宣判勝訴,但醫師卻私下表示,自己自責得喘不過氣……

  在破碎的婚姻裡掙扎,在難割捨的親情裡煎熬;
  在法律的邊緣遊走徘徊,在良心與利益之間選擇。

  為什麼人生總是比戲劇還扯?因為戲劇要顧邏輯,人生不用。
  家事律師簡大為的十八個執業案例真實紀錄,
  帶領讀者看見背後的人性與抉擇,以及最重要的那一絲「善意」。

  推薦給——
  對家庭關係存在糾結,希望能被理解、期待獲得共鳴,想要解鎖問題的讀者。
  對法學教育、法律科普有興趣的一般民眾。
  對複雜人性故事有興趣的讀者。

本書特色

  一、真人實事的省思啟發:
  看似比八點檔戲劇更精采、更有張力的紛爭與衝突,卻是現實世界的人生縮影。在完整的時間軸下剖析前因後果,找出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為何關係變質、立場如何左右選擇,明白動機如何決定作為;進而釐清內心糾結,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二、執業律師的法律剖析:
  每則故事結束後都規劃「聽聽律師怎麼說」專欄,聚焦該章重點議題,設計「專題討論」的方式,由律師根據法律規範做專業說明,針對問題癥結提出建議與方法,適時延伸補充相關說明,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吸收法律知識,更客觀看待問題。

  三、內化後提取和解力量:
  透過閱讀,彷彿陪伴當事人經歷,從一開始面對司法訴訟時的憤恨與怨懟,再到明白與理解,最後選擇釋懷與原諒。因此,每則故事最後特別設計「跟自己和解」專欄,希望讀者闔上書後可以沉澱省思,然後內化成心裡更積極正向的「愛的注解」。
  • 暖心推薦
  • 前言
  • 序曲 照見初心,看見最真實的人性
    • 1 與其一輩子後悔,寧願承擔所有風險
    • 2 最愛爸爸的孩子,卻是法律上的陌生人
    • 3 扶養是法律義務,還是親情與孝順的真情流露?
    • 4 你口中的外人,卻是最後願意養你的人
    • 5 我很感謝你,就算被騙也心甘情願
    • 6 擁有選擇權時,你願意選擇善良嗎?
  • 過程 寬恕放下,鬆綁內心糾結
    • 7 因為我愛你,所以選擇放手離開你
    • 8 家是責任的無底洞,還是永遠的避風港?
    • 9 親情,一定要有血緣關係嗎?
    • 10 真的是我需要,抑或只是你覺得為我好?
    • 11 撫平傷痛的不是賠償,而是一句真心道歉
    • 12 選擇相信?堅持告到底?兩起車禍不同結果
  • 落幕 轉念祝福,用愛與自己和解
    • 13 如果把愛說出口,女兒還會討厭我嗎?
    • 14 我不甘心!明明我們一開始這麼相愛
    • 15 我真的不是自願,只是想要有人陪
    • 16 你不是我的家人,只是公認的好人好事代表
    • 17 孩子不是被探視的客體,是天性使然想與父母相處
    • 18 雖然無法金錢量化,卻會寫成最珍貴的回憶
  • 未完待續,想對你說……
  • 陪你走一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