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日本現代史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47528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最獨特的視角,最深刻的剖析
日本自戰後走向現代的榮光與暗影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發布「終戰詔書」,正式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然而戰爭結束後,相繼而來的復員工作、戰債清償、盟軍接管,甚至是天皇存廢問題,都成為日本政府的棘手難題,如何在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中解決這些問題,考驗著繼任者及國民的智慧與決心。

控制還是合作?錯綜複雜的日美關係
以美國為首,盟軍在戰後接管了日本政府。儘管美國政府曾向盟軍邀請其他國家派遣佔領軍,但大體上而言,日本在戰後幾乎可以說是落入美軍手中。美國在日本施行間接統治,並將日本作為對抗共產主義的基地之一。而從日本政府而言,巧妙的運用盟軍以及總司令部內的矛盾,逐步取回對內政的掌控權。然而在過程之中,權力的鬥爭與利益糾葛,也一直潛伏在官僚體系之中。

從重建到成長--經濟高度發展
日本在戰後面臨失去海外殖民地、生產受到戰爭破壞,以及戰後賠償等諸多經濟問題。對日本而言,穩定經濟與與穩定國家被視作相同的概念。日本政府在戰後積極投入經濟發展,1950年韓戰爆發,使軍需市場擴大,並進一步的帶動日本的出口大量增加,替戰後日本經濟打下基礎。而日本政府透過各種獎勵出口政策、完善的資金貸款措與正確的對外貿易政策,帶領日本走出戰後的低靡經濟情況,步上高度發展的道路。

作者參酌豐富的史料文獻,具體分析1945年後及至今日,日本如何因應這些挑戰,並一步步邁向現代化國家的歷程,帶領讀者理解戰後日本史的許多重要議題,包括美軍占領與日本民主改革的關係、天皇制為何能保存、韓戰如何幫助日本經濟起飛、自民黨的一黨獨大體制如何產生,以及日本的二十一世紀戰略為何?尤其獨特的是,本書更參酌了日本的國情與民族性,兼具歷史研究的理性與國族情懷的感性,為現代日本的形成,尋求一個答案。
  • 二版說明
  • 第一章 日本投降──天皇決定接受《波茨坦宣言》
    • 一、日本的權力中心在那裡?
    • 二、盟軍對天皇制存廢的議論
    • 三、日本著手「終戰工作」
    • 四、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
  • 第二章 天皇保存──美國促使天皇人間下凡
    • 一、「收拾」戰爭與「護持」國體
    • 二、如何規避天皇的戰爭責任
    • 三、天皇祕密拜見麥帥的用意
    • 四、盟總促行日本民主化
    • 五、天皇下凡人間
  • 第三章 美軍占領──日本官僚智勝美國大兵
    • 一、美軍單獨占領日本
    • 二、美國間接統治日本
    • 三、總司令部內的對立與抗爭
    • 四、民主化政策先占優勢
    • 五、反共勢力迎頭趕上
  • 第四章 驅逐公職──使政敵下臺的政爭工具
    • 一、驅逐中央軍國主義者
    • 二、驅逐地方軍國主義者
    • 三、財經界的驅逐
    • 四、自由黨總裁鳩山一郎案
    • 五、社會黨松本治一郎案
    • 六、大藏大臣石橋湛山案
    • 七、農林大臣平野力三案
    • 八、所謂「Y項」驅逐公職
    • 九、驅逐公職的效果
  • 第五章 財閥解體──經濟力集中的死灰復燃
    • 一、財閥解散政策的形成與發展
    • 二、四大財閥解散的經過
    • 三、《愛德華茲報告書》與日方的對策
    • 四、持股會社整理委員會的成立與運作
    • 五、集排法的成立與演變
    • 六、財閥的復活
  • 第六章 農地改革──經濟結構的根本變革
    • 一、農地改革前史
    • 二、第一次農地改革
    • 三、改革主導權的轉移與第二次農地改革
    • 四、農民運動的角色
    • 五、對農地改革的評估
  • 第七章 憲法制定──日美政治交易的原點
    • 一、近衛文麿最先著手修憲
    • 二、政府和內府爭奪修憲
    • 三、日本政府的《松本草案》
    • 四、總司令部的「麥帥草案」
    • 五、日本政府和總司令部的妥協
    • 六、國內外的批評和應付
    • 七、完成修憲程序
  • 第八章 東京審判──規避傳喚天皇為上策
    • 一、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設立
    • 二、美國律師團為日方辯護
    • 三、日本規避天皇的戰罪
    • 四、美國袒護日本戰犯
    • 五、細菌戰部隊免除起訴
    • 六、各國批評美國的偏袒態度
    • 七、東京審判的結局
    • 八、判決的執行情形
  • 第九章 戰債賠償──絕處逢生的日本產業
    • 一、日本戰債賠償的規定
    • 二、鮑萊的日本戰債賠償構想
    • 三、各國對鮑萊案的爭論
    • 四、斯特萊克的調查報告及爭議
    • 五、遠東委員會變更賠償案
    • 六、強斯敦委員會案
    • 七、美國停止賠償拆除
    • 八、日本與各國的賠償協定
    • 九、「賠償」變成「援助」的策略
  • 第十章 韓戰起飛──《對日和約》與經濟復興
    • 一、韓戰爆發前美國的東亞政策
    • 二、韓戰的爆發與經過
    • 三、韓戰與日本國際地位的變化
    • 四、韓戰與日本的經濟起飛
  • 第十一章 五五年體制──自民黨一黨獨大的肇始
    • 一、美國對日占領政策的轉換與日本保守陣營內的霸權爭奪戰
    • 二、保守、革新陣營的分合與互動
    • 三、自由民主黨的成立與社會黨的合併
    • 四、「五五年體制」的成立與保守勢力的鞏固
  • 第十二章 安保鬥爭──保守與革新的總對決
    • 一、《舊金山和約》與《美日安保條約》──日本成為美國的反共基地
    • 二、日本國內有關安保體制的爭論
    • 三、岸信介政權的成立與美日安保修約的展開
    • 四、岸信介政權的內外危機
    • 五、岸信介政權的鞏固與安保修約的展開
    • 六、革新勢力的再集結──安保鬥爭的展開
  • 第十三章 高度成長──政府的經濟發展策略
    • 一、由重建到第一次高度成長
    • 二、所得倍增計畫
    • 三、自由化和第二次高度成長
  • 第十四章 田中政治──洛克希德弊案始末
    • 一、洛克希德案的背景
    • 二、洛克希德案的爆發及發展經過
    • 三、洛克希德案的結果
    • 四、對於洛克希德案的檢討
  • 第十五章 瑞克魯特──上下其手的金權醜聞
    • 一、瑞克魯特弊案與中曾根政治
    • 二、瑞克魯特弊案的爆發
    • 三、瑞克魯特弊案對於日本政治的衝擊
  • 第十六章 未來展望──日本的二十一世紀戰略
    • 一、戰後政治總決算
    • 二、建立「日圓圈」
    • 三、「全球化」戰略
    • 四、高科技情報戰略
    • 五、回歸東亞的期盼
  • 圖片來源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