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了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大木康教授有關明清文學與文化的學術文章。作者既談明清的詩文,又談白話小說,兼論中國的雅、俗文學作品,書名「風雅」即含此意。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討論明末清初文人冒
襄的文言作品、江南秀才吳兆騫在科舉舞弊下的悲劇、南京秦淮在明末清初政局下的境況,以及明清名妓詩人的畫作與文學;第二部分圍繞晚明文學家馮夢龍和其 《三言》等白話作品,深入分析中國白話小說,同時探討長江中
下游地區男女對歌的習俗;第三部則論及明清江南地區的大眾傳媒社會,探討當地知識分子的出版活動,並以《儒林外史》為例子,考察明清兩代的出版文化。
這三個部分横跨了文學、藝術、文化傳媒及政治制度,帶領讀者走進明末清初,窺探當時真實的社會面貌。
襄的文言作品、江南秀才吳兆騫在科舉舞弊下的悲劇、南京秦淮在明末清初政局下的境況,以及明清名妓詩人的畫作與文學;第二部分圍繞晚明文學家馮夢龍和其 《三言》等白話作品,深入分析中國白話小說,同時探討長江中
下游地區男女對歌的習俗;第三部則論及明清江南地區的大眾傳媒社會,探討當地知識分子的出版活動,並以《儒林外史》為例子,考察明清兩代的出版文化。
這三個部分横跨了文學、藝術、文化傳媒及政治制度,帶領讀者走進明末清初,窺探當時真實的社會面貌。
- 總序:坐看雲起的感懷/鄭培凱
- 前言
-
第一部
-
黃牡丹詩會
-
序說
-
一、影園黃牡丹
-
二、虞山錢牧齋
-
三、黃牡丹詩集之編刊
-
四、餘論
-
-
宣爐因緣
-
序說
-
一、發端
-
二、寧古塔
-
三、宣爐歌
-
四、宣爐
-
五、小結
-
-
秀才家書:吳兆騫《上父母書》
-
一、才子吳兆騫
-
二、與父母書
-
三、《金剛經》
-
四、吳偉業之同情與憤怒
-
五、寧古塔
-
六、友人之援
-
-
順治十四年的南京秦淮
-
序說
-
一、冒襄的順治十四年
-
二、龔鼎孳的順治十四年
-
三、錢謙益的順治十四年
-
四、余懷的順治十四年
-
五、結語
-
-
清代女詩人與柳如是:介紹日本澄懷堂美術館藏《顧媚畫柳如是書合璧冊》
-
前言
-
一、顧媚與柳如是
-
二、顧柳書畫合璧
-
三、吳瓊仙
-
四、柳如是之墓
-
-
-
第二部
-
通俗文藝與知識人:中國文學的「表」與「裏」
-
前言
-
一、圍繞小說的諸多問題
-
二、知識人與通俗文學
-
結語:中國文學中的「表」與「裏」
-
-
「情慾」與「教化」:以《古今小說》卷一為材料
-
前言
-
一、教化文學?
-
二、心理小說?
-
三、從來源和成立過程的角度
-
四、商人的故事
-
五、古典影子
-
結語
-
-
從「說話」到「讀物」:以馮夢龍《三言》和上田秋成《雨月物語》為例
-
前言
-
一、中國白話小說的形式特徵
-
二、故事的內在特徵
-
三、神怪故事,還是愛情故事?
-
-
江南歌謠與日本
-
-
第三部
-
明末江南出版文化的諸相:初期大眾傳媒社會的成立
-
一、李卓吾思想的流行
-
二、華亭董家焚抄事件
-
三、東林和復社
-
四、明清交替時期的信息傳遞
-
-
明末江南的出版人
-
一、陳繼儒
-
二、馮夢龍
-
-
《儒林外史》所反映的出版活動
-
一、士人與出版
-
二、八股之士
-
三、詩文之士
-
四、再論八股之士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