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東大生的究極專注力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776673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為何東大生可以立刻「聚精會神」呢?~
忍受專注(×)→享受專注(○)
現役東大生親授「享受專注」的東大式專注技巧!
只要掌握訣竅,連不想做的事也能用最快速度完成!

★真實版「東大特訓班」!偏差值35→考上東大,「專注力」是關鍵★
★從讀書到工作,一生受用無窮★

【本書特色】
◎擔任《東大特訓班2》編輯的現役東大生親自執筆。
◎破除一般人對「專注」的誤解,開始享受專注的時間,無痛學習。
◎每章節最後條列式彙整重點,幫助讀者吸收。


有多達6成的東大生都認為應試時最重要的就是「專注力」。
因為他們能夠徹底聚精會神,大幅提高一個小時的讀書效率,所以才能考上東大。
不論是「工作」或是「讀書」,能夠「拿出好成果」的關鍵就在於專注力。

你是否──
 用電腦工作時專注幾分鐘就開始分心
 讀書讀到一半才發現已經玩了好幾次手機
 習慣喝能量飲料強迫自己努力
 認為專注力就是忍耐力

◆真正的專注是可以「享受其中」的,不需要「努力」或「忍耐」
「專注」這件事與一般人所想像的截然不同。
那些拿出成果的成功人士,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長時間忍耐並專注」。
更多的人會在適當的時機休息,不會勉強自己專注,反而享受專注的時間。
「真正的專注」不需勉強也能堅持下去。關鍵在於「頭腦是否有在運作」。

◆東大生會「積極」地集中注意力
東大生在所有場合中,幾乎都能「積極」地採取行動。譬如上課時,可以看到許多學生屁股從椅子上稍微抬起來,彎著上半身,一邊點頭一邊聽教授說話。他們並沒有強迫自己努力進入專注狀態,而是自然而然地就做出這樣的動作。
我們的目標就是這種狀態,這種不自覺往前傾倒身子的「積極」狀態。
既不是因為喜歡才專注,也不是勉強自己專注,而是大腦自顧自專注的狀態。
若能實現這種「積極」,任何人都可以自然地發揮專注力。

◆了解「自己的類型」才能大幅強化專注力
在開始學習專注之前,我們必須先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麼類型的人,並以此為依據找出適合自己的專注方法。
比如了解自己是「右腦型/左腦型」、「慎重派/行動派」。

Q1.接到一份工作時……
A往往一開始就先決定工作的時程、結束時間、要做到多少目標,然後才開始工作
B往往不決定時程,總之先看自己心情,馬上開始積極工作
──選擇A的人是「慎重派」,選擇B是「行動派」

Q2如果有什麼想達成的目標時……
A想盡最大限度的努力拿出最大的成果
B想用最小限度的努力拿出最大的成果
──選擇A的人是「努力型」,選擇B是「效率型」

你知道自己屬於什麼類型了嗎?

專注一小時,勝過散漫的十小時。將做事的效率提高到極限,就能拿出更好的成果。
在接下來的時代,我們需要的不是僅憑意志、強硬逼迫自己的「忍受型專注」,而是盡可能提高效率,在短時間內完成課題的「享受型專注」。
就讓現役東大生來告訴你,東大生的究極專注力是如何練成的!
  • 前言 從偏差值35一躍考上東大的超級「專注力」
    • 勉強集中精神也無法拿出成果
    • 優秀的東大生們都具備「專注的祕密」
    • 東大生:「專注力是應試時最重要的能力」
    • 「享受型專注」=「積極」的專注
    • 確認「自己的類型」
  • 第0章 專注所需的是「積極」的心態
    • 東大生會「積極」地專注
      • 「專注」不等於「努力」
      • 專注力指的是「活動大腦」
      • 專注是不合理的行為
      • 東大生具備的「積極」心態
      • 積極是種「主動的姿態」
      • 「上課」的英語是○○
      • 「積極專注」所需的三個步驟
    • 第0章的Point
  • 第1章 找出能夠變得「積極」的明確對象
    • 1 「明確的目標」對專注很有效!
      • 為了找出明確目標的必要行動是「捨棄」
      • 「選擇專注的對象」=「設定目標」
    • 2 「設定目標」可以讓人心服
      • 如果心中不接受就沒辦法持續專注
      • 因為「總覺得」而開始做的事,最後都無法堅持
      • 為什麼必須先確立目標
      • 實踐篇 1 找出明確目標 決定一個數字
      • 實踐篇 2 找出明確目標 選擇一個指標
      • 實踐篇 3 讓內心接受
    • 3 配合自己的等級
      • 重要的是循序漸進
      • 起初先刻意從簡單的事情開始
    • 第1章的Point
    • Column 1 右腦派與左腦派 同時活用右腦與左腦吧
  • 第2章 保持「積極」的方法
    • 1 東大生喜歡念書的理由
      • 持續=樂趣
      • 找出樂趣的關鍵是「輸出」
    • 2 輸出是專注的強力夥伴
      • 比起輸入,更重視輸出
      • 輸出是活動大腦最棒的工具
      • 實踐篇 1 增加輸出機會
      • 實踐篇 2 讓輸出變得可見
    • 第2章的Point
    • Column 2 有很多人討厭輸出?
  • 第3章 確認自己是否真的「積極」
    • 1 為什麼需要確認?
      • 思考提高專注力的「其他手段」
      • 確認時也能了解「自己的專注類型」
      • 「加深對自身了解」的重要意義
    • 2 為了認識自己,輸出是最好的方法!
      • 了解自己更能提高專注力
      • Column 3 慎重派與行動派 對「盡早」的解釋大不相同?
      • 實踐篇 1 從輸出回頭展望 以類型分別
      • 確認你的「專注類型」
      • 實踐篇 2 從輸出回頭展望 找藉口
    • 第3章的Point
    • Column 4 努力型與效率型 無法努力也沒關係?
  • 後記 跨越那條線吧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