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黃瑽寧陪你正向育兒,用科學實證打造幸福感家庭
睽違五年,黃瑽寧最新著作以科學實證為教養靠山,走出育兒挫敗感, 給足自己勇氣和信心,樂在享受當爸媽,打造幸福感十足的成長性家庭。 超人氣醫師黃瑽寧,繼《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後的又一教養力作! 「當我們找回身為父母的自信時,你很快就會發現,養育子女是人生中無比快樂的事。」 ──黃瑽寧快時代裡的片段資訊,眾說紛紜的育兒知識,令人無所適從、真偽難辨! 教養書看得愈多,焦慮以及不安心境更顯膨脹。 徬徨的你,也經常處於這些兩難困境嗎? 孩子哭的時候,到底抱還是不抱? 為了小孩未來的競爭力,雙語教學越早開始越好? 培養閱讀習慣,可以用電子書或互動式APP進行親子共讀嗎? 怎麼讚美孩子,才能讓他自信卻不自戀? 你,是不是也正陷入「教養恐慌症」?是否也因各方說法不一,亂了育兒步伐? 深呼吸,請安心。 以研究實證為湯底,父母之愛為佐料。這次,黃瑽寧要以為人父、人夫角度,從睡眠模式、安全依附、語言發展、親子溝通、手足教養、爸爸育兒、學習引導、幸福婚姻等共九大面向,為你解讀建基於過去半世紀,各種兒童發展、心理學與家庭人文科學的研究,為你點出一條讓父母有成長,讓家庭有幸福感的教養之路。 「育兒不僅僅是教養,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你也可以從他們身上,反映出真實的自己。只要心態對了,你可以學會更愛自己,並且散發出成熟、自信的光芒。」黃瑽寧衷心認為,當以科學實證為基底,採正向態度堅定抓大放小原則,我們就不會被眾說紛紜干擾,而忘記初為父母的感動。 本書特色 ‧48個育兒主題X60張圖表,健康科學教養新知,親情凝聚與時俱進童年家庭創傷→影響人一生健康成長性思維→父母最該送給孩子的禮物代養者的重要→一個人照顧嬰幼兒,肯定會累死 POWER五字訣→建立寶寶安全依附感法勒說話術→提高寶寶語言熟悉度五種正向對話原則→營造和諧親子互動 LATER方法五步驟→有效建立行事規矩夫妻之間吵完健康的架→要在孩子面前和好……
- 推薦序 正向、理性,當爸媽也能勇敢做自己/孫明儀
- 推薦序 用愛和方法,伴你面對育兒的每個關卡/林怡辰
- 作者序 拾回育兒的自信,親子情意愛無懼
-
chapter 1 顛覆傳統的科學教養心法
-
01. 預防童年創傷:讓親子的愛裡沒有恐懼
-
02. 訂立教養目標:「享受」良好的親子關係
-
03. 面對失敗的勇氣:無條件的接納孩子
-
04. 成長性思維:父母最該送給孩子的禮物
-
05. 急什麼?身心發展從嬰兒到成年人,要到二十歲才趨於成熟
-
-
chapter 2 成功育兒的第一步:就是全家能睡個好覺
-
06. 睡眠長度、睡眠週期、半夜哭鬧的原因
-
07. 睡前儀式:安心的跟孩子 say goodnight
-
08. 嬰幼兒睡眠訓練:給父母一些喘息時光
-
09. 母嬰同床,有何不可?又為何不可?
-
10. 功課寫不完導致睡眠不足?挑燈夜戰的孩子最笨
-
11. 別讓尿床傷了心
-
-
chapter 3 三歲前的親子相處重點:建立安全依附關係
-
12. 親吻小孩是愚蠢的?行為主義的百年之惡
-
13. 依附關係的過去、現在、未來
-
14. 三歲前的安全依附關係,決定了未來的學習能力
-
15. 建立寶寶的安全依附關係: POWER 五字訣
-
16. 代養者的重要性:一個人照顧嬰兒,肯定會累死!
-
-
chapter 4 三歲前的語言發展重點:在真人互動中有效學習
-
17. 跟寶寶說話:速度放慢、音調提高、自然回應
-
18. 一歲半之前:電視、手機、平板的使用建議時間是零分鐘
-
19. 親子共讀:關鍵在於「共」,而不是「讀」
-
20. 雙語早教,該注意的六件事
-
21. 語言發展時期:扮演孩子的翻譯官
-
22. 語言發展遲緩,要考慮自閉症: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
-
chapter 5 掌握親子溝通技巧,不體罰也能教出好規矩
-
23. 善用五種說話術,減少言語衝突
-
24. 換位思考,同理孩子的處境
-
25. 控制自己的情緒,找回做父母的優雅與自信
-
26. 做出正確行動,陪孩子處理情緒
-
27. 不體罰,然後呢? LATER 方法五步驟,為孩子建立規矩
-
28. 獎勵誠實,比懲罰說謊更有效
-
29. 夫妻、兩代教養不同調,怎麼辦?
-
30. 父母說到要做到:信任感是親子關係的基石
-
-
chapter 6 二胎家庭的新挑戰:輕鬆避免手足紛爭
-
31. 手足間最大的紛爭:不公平
-
32. 避免手足紛爭,請勿強迫分享
-
33. 不吃虧是天性使然,公平正義卻是教育而來
-
34. 孩子用惡毒的話罵手足,該怎麼辦?
-
35. 如何處理孩子跟同學的衝突?
-
-
chapter 7 孩子只黏媽媽?幫助爸爸參與育兒的好方法
-
36. 媽媽別插手:讓嬰兒與爸爸自己建立一套獨特的互動關係
-
37. 爸爸好忙:如何幫助爸爸參與育兒?
-
38. 電子世代兒童的螢幕使用建議
-
39. 讓孩子從家庭開始,學習當個好的領導者
-
-
chapter 8 是專注力不足,還是學習障礙?
-
40. 影響專注力的生理因素:年齡、睡眠、運動、飲食、疾病
-
41. 學習障礙:外來訊息無法輸入、大腦無法良好運算、學習成效無法輸出呈現
-
42. 情緒因素影響學習:三種毒性壓力(習得的無助感、家庭創傷、校園霸凌)
-
43.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診斷與處置
-
44. 鼓勵品格教育:品格教育就是身教
-
-
chapter 9 孩子來了,愛情走了?掌握幸福婚姻的科學處方
-
45. 新手媽媽的四大壓力來源:睡眠不足、勞逸不均、社會孤立、產後憂鬱
-
46. 互相傾聽,就能帶來療癒:認識另一半
-
47. 幸福夫妻,懂得吵健康的架
-
48. 夫妻爭吵之後,請在孩子面前和好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