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診斷依據?能治療嗎?怎麼照護?簽法律文件有效力嗎……英國權威家庭醫生的第一手研究報告。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54819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阿茲海默、帕金森氏、路易氏體,失智居然分這麼多種,怎麼分辨? ◎親人多半會比患者早發現,特別是女兒。 ◎失智的人可以開車嗎?簽的法律文件有效嗎? ◎我退休後想搬到鄉下住?醫生會告訴你:最好不要。 根據調查,無論患者的狀況如何, 一名家庭醫生頂多只能花10分鐘不到的時間進行失智的評估與診斷。 萬一你的親友或本人確診, 你的腦袋可能瞬間空白,回家後才發現,有好多當時來不及提出的問題。 特別是關於失智照顧這件事。 作者麥特.皮卡佛(MattPiccaver)是執業多年的權威家庭醫生, 並在英國獨立報發表專欄文章。 本書從診斷、治療、照護、甚至到法律上的準備, 提供你關於失智最新的研究報告。 ◎失智並非正常老化的一部分,這是病 人老就會失智?錯,只是老年人特別常見,但這絕非正常老化的一部分, 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常見,占總患者的70%, 年齡多半介於70歲晚期到80歲初期,女性的比例又高於男性。 其他常見的帕金森氏症,病人會先發生動作障礙,再出現認知障礙。 額顳葉失智症並不常見,但初期常被判為憂鬱症。 都稱為失智症,但不同的症狀治療方式大不同。 ◎記憶變差,不是唯一的判斷標準 醫生會先進行10分鐘的短期記憶與回憶檢查, 除了認知測試,血液檢查也能幫助醫生做診斷, 因為感染、甲狀腺低下、糖尿病、肝功能異常……都有可能造成認知障礙。 ◎想延緩症狀?藥物只能幫你18個月 藥物只能減緩退化,並不能挽回記憶,多半只能撐18個月, 除了吃藥,有效改善症狀的「非藥物性治療」則有很多種, 懷舊療法、確認療法、音樂治療、光照治療……混合各種策略最有效。 研究發現:芳香療法中的薰衣草和香蜂草氣味,能有效降低患者躁動的情緒。 ◎為了家人,也為自己的照護計畫 正如飛機逃生安全指示的:「戴上自己的氧氣罩再協助其他人」, 是這位權威家庭醫生給失智照護者的最佳建議。 你得尋求幫助,越多越好。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挑選照護服務、安養中心,本書能給你專業的建議! 本書特別收錄「保護失智患者和家屬的法律須知」、臺灣各種在地資源。 你就能提早準備,並知道如何在需要時得到幫助。
  • 推薦序一 失智,沒有人可以免疫
  • 推薦序二 一百位失智者,有一百種照顧方式
  • 前言 醫生沒空告訴你的事,我來幫你
  • 第一章 大腦造就了我們,失智卻奪走一切
    • 你的歡樂與悲傷,都源自大腦
    • 腦的功能與構造
  • 第二章 失智是病,並非正常老化
    • 全球每三秒就有一個人失智
    • 阿茲海默症,就像是腦中記憶的接力賽掉了棒
    • 高血壓、不愛運動、憂鬱、抽菸都是高危險群
  • 第三章 記憶出錯的方式,有很多種
    • 血管性失智症,存活期只有三到五年
    • 路易氏體失智症,白天嗜睡、失去嗅覺
    • 帕金森氏失智症,動作障礙先於認知障礙
    • 額顳葉失智症不常見,常被判定為憂鬱症
    • 輕度認知障礙,不一定會造成失智症
    • 後腦皮質萎縮症,嚴重可能導致失明
    • 混合型失智症,大多數患者都屬於此類
    • 早發性失智症,家族遺傳比例較高
    • 克雅二氏病,相當相當的少見
    • 酒精性失智症,對生命最殘暴的浪費
    • 皮質基底核退化症,漸進性的肢體僵硬
    • HIV也可能引起認知障礙
    • 亨丁頓氏症,八%會在二十歲前發病
    • 多發性硬化症失智症,短期記憶最受影響
    • C型尼曼匹克氏症,兒童的神經退化
    • 常壓性水腦症,走路不穩、尿失禁
    • 進行性上眼神經核麻痺症,非典型帕金森氏症
  • 第四章 記憶變差,不是唯一的判斷標準
    • 十分鐘的短期記憶與回憶檢查
    • 確診不是壞事,它能讓你做好心理準備
  • 第五章 減緩症狀,藥物只能幫你十八個月
    • 認識失智症治療用藥及副作用
    • 藥物只能減緩,不能挽回
    • 合併精神行為症狀的診斷與治療
    • 出現憂鬱症狀,可能是早期失智
  • 第六章 提升生活品質的非藥物性治療
    • 非藥物治療法,能延緩退化
    • 針對認知功能的非藥物治療
    • 混合各種策略,才能減輕症狀
  • 第七章 法律上要超前部署,預立安寧醫囑
    • 人生要超前部署,預立安寧醫囑
  • 第八章 失智的人可以開車嗎?
    • 能不能開車,誰說了算?
  • 第九章 最好的辦法,就是繼續正常生活
    • 退休夢想住鄉下? 醫生說最好不要
  • 第十章 為了家人,也為自己的照護計畫
    • 需要幫助的,不是只有患者而已
    • 不知道何時才需要照護?地方社福部門能幫你
    • 如何挑選安養中心
    • 無論如何,尋求幫助吧!
  • 致謝
  • 附錄 那些你可以提早準備的事
    • 法律上如何保護失智患者,也保護自己
    • 失智者照護機構,我該怎麼選?
    • 找到適合你的,能夠提供幫助的單位或機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