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清末民初的古文學界歷經西風的衝擊,在白話浪潮的席卷之下,古文著作多被埋沒。吳闓生有意接續姚鼐《古文辭類纂》、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編纂了《古文範》。吳氏一生中多次增修此書,可謂吳氏全神傾注的大作。本書以桐城派晚期吳闓生《古文範》為研究核心,蒐羅諸多史料,詳察桐城派殿軍吳闓生的事蹟與著作,探討其時代特色與文學主張。本書以其評點著作《古文範》為研究核心,檢覈吳氏文集以解讀,避免片面武斷;詳察吳氏生平事蹟及師承、交遊、弟子發展,概括出民國初年華北、東北地區的古文樣貌,分析吳氏企圖力挽狂瀾的心血成果。
- 王序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一 研究動機
-
二 研究目的
-
-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一 桐城派專書與論文
-
二 文學史、思想史、國學性質專書
-
三 評點學
-
-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一 研究範圍
-
二 研究方法
-
三 使用版本說明
-
-
-
第二章 吳闓生生平事蹟及其文學觀念
-
第一節 生平事蹟
-
一 世系
-
二 事蹟略述
-
三 師承
-
四 弟子與其後續發展
-
附論:吳闓生的個性
-
-
第二節 文學觀念
-
一 「桐城派」之傳承關係
-
二 「義法」文論
-
三 對桐城派文論之修訂:文體分類論
-
-
-
第三章 吳闓生著述與《古文範》概述
-
第一節 吳闓生之著述與時代背景
-
一 評點類著作的特色
-
二 評點類著作的時代背景
-
三 評點類著作的用意
-
四 〈籀雅〉
-
五 《古文範》的前身:《桐城吳氏文法教科書》
-
-
第二節 《古文範》概述
-
一 成書時間與版本
-
二 編纂目的
-
三 選文原因與用意
-
-
-
第四章 《古文範》的內容思想與評點形式
-
第一節 吳闓生的評點觀念
-
一 對桐城前人評點的看法
-
二 評點目標
-
-
第二節 內容思想
-
一 學術思想內涵
-
二 政治思想內涵
-
-
第三節 評點形式
-
一 圈點符號說明
-
二 評注方式
-
-
-
第五章 《古文範》的文學主張
-
第一節 創作技法論
-
一 字法
-
二 句法
-
三 章法
-
-
第二節 風格論
-
一 雄直
-
二 含蓄
-
三 高古
-
四 詼詭
-
-
第三節 作家批評論
-
一 莊子
-
二 司馬遷
-
三 韓愈
-
四 王安石
-
五 歐陽脩
-
六 三蘇
-
-
-
第六章 《古文範》對桐城派的繼承與創新
-
第一節 選本體例與篇目的繼承、創新
-
一 桐城派古文選本體例之比較
-
二 《古文範》與《類纂》、《雜鈔》的選文朝代之比較
-
三 《古文範》與《類纂》、《雜鈔》的選文篇目之比較
-
-
第二節 文學理論的繼承、創新
-
一 繼承
-
二 創新
-
-
第三節 《史記》細部批評看法的繼承、創新
-
一 對於桐城諸家評論《史記》意見的繼承之處
-
二 桐城諸家評論《史記》意見以外的創新之處
-
-
- 第七章 結論
- 參考書目
-
附錄
-
附表一 吳闓生年表
-
附表二 吳闓生交遊對象列表
-
附表三 吳闓生弟子列表
-
附表四 《古文範》與《類纂》、《雜鈔》的選文篇目比較表
-
附圖一 吳闓生像
-
附圖二 民國十九年八月二十日、二十一日《世界日報》
-
附圖三 《文學社題名錄》書影
-
附圖四 《桐城吳氏文法教科書》書影
-
-
索引
-
索引一 《古文範》選文篇目索引
-
索引二 桐城派人名索引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