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構形研究:兼論〈二年律令〉所見《說文》未收字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81270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以湖北江陵張家山〔二四七號墓〕出土的漢初竹簡構形為研究軸心,兼論簡文〈二年律令〉所見《說文》未收字。全書研究主要涵蓋五大內容:一、秦簡牘和《張家山漢簡》構形比較;二、《張家山漢簡》偏旁或部件混同現象的歸納和溯源;三、《張家山漢簡》形近易混字例的歷時性追溯,並分析區別特徵;四、從內部字形的共時比較和外部字形的歷時比較這二個面向,分別進行其他構形現象的相關探討;五、《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所見《說文》未收字釋例,梳理其中的異構、分化、類化、訛誤等文字現象,並分析其價值。

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逢甲大學中文系專任助理教授、中國文字學會理事。曾任中國文字學會秘書長、教育部《異體字字典》撰稿委員、僑委會中華函授學校專案「遠距華語文師資線上培訓課程」教師,曾獲教育部一○六年度友善校園獎優秀導師。研究專長為文字學、漢字構形、傳抄古文。著有《《說文段注》假借字研究》(碩士論文)、《《古文四聲韻》古文探賾》(博士論文)及〈從隸變看部首記號化現象〉、〈《隸韻》收錄之兩漢「隸古定」文字摭釋〉、〈張家山漢簡所見《說文》重文舉隅探析〉等二十餘篇論文。

  • 自序
  • 凡例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第二節 研究範疇
    • 第三節 研究內容
  • 第二章 秦簡牘和《張家山漢簡》文字構形比較析論──以秦簡牘「簡化」、「繁化」及「異化」現象的字例為考察中心
    • 第一節 構形具相同性
    • 第二節 構形具差異性
    • 第三節 結語
  • 第三章 《張家山漢簡》偏旁或部件的混同現象溯源
    • 第一節 混同現象舉隅分析
    • 第二節 混同現象溯源總表
    • 第三節 結語
  • 第四章 《張家山漢簡》形近易混字例考源辨析
    • 第一節 「大」、「六」
    • 第二節 「手」、「牛」
    • 第三節 「夫」、「失」
    • 第四節 「史」、「夬」
    • 第五節 結語
  • 第五章 《張家山漢簡》 其他構形現象相關探討
    • 第一節 簡省
    • 第二節 增繁
    • 第三節 替換
    • 第四節 訛混
    • 第五節 移位
    • 第六節 類化
    • 第七節 形體多變之偏旁
    • 第八節 不同於秦簡牘之構形
    • 第九節 保有篆意之構形
    • 第十節 保有古意之構形
  • 第六章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所見《說文》未收字研究
    • 第一節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所見《說文》未收字釋例
    • 第二節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所見《說文》未收字反映之文字現象
    • 第三節 結語
  • 第七章 結論
  • 參考書目及簡稱
  • 附錄
    • 附錄一 《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字形表
    • 附錄二 《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誇張延長之筆畫
    • 附錄三 字形表〔筆畫檢索〕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