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這不只是一場屬於香港的時代革命,
同時也是一場召喚邊陲小國的結盟戰鬥。
從香港主體出發,打造東亞反殖共同體,
抵禦中國殖民主義狂潮,勢在必行。
1997年7月1日,香港在《中英聯合聲明》承諾「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前提下,回歸中共。然而不到20年,中共卻開始收緊香港自治,從2014年的「雨傘革命」,到2017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送中惡法,香港人不得不走上街頭,並屢屢刷新香港有史以來參與遊行的人數與規模。
在這樣的浪潮中,香港本土思潮開始萌芽,爭取民主自治,甚至港獨的主張陸續出現,香港人的自我認同度也越來越高。然而,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以及「中國特色」的治理當下,抱持對文化中國的曖昧認同,是否就能換取中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鬆綁?「港式愛國」或「既愛國,又怕國」的矛盾,缺乏主體的虛無認同,沒有國族基礎的抗爭行動,能否為香港帶來民主自由的曙光?
本書作者徐承恩,繼探討香港源流史之後,針對香港現況,由國族主義的辯證出發,解說國族認同與民主自決運動的必然性,並解開中國國族外衣背後的帝國基因。藉由分析中國百年文明轉型的失敗,關照本土認同的萌芽並勾勒香港民族的輪廓,本書引領讀者抗拒向霸權屈服的「政治現實」,並從虛假的自由進步觀和文化情結中突圍,為東亞與世界的和平,建構想望和平的反殖共同體。
同時也是一場召喚邊陲小國的結盟戰鬥。
從香港主體出發,打造東亞反殖共同體,
抵禦中國殖民主義狂潮,勢在必行。
1997年7月1日,香港在《中英聯合聲明》承諾「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前提下,回歸中共。然而不到20年,中共卻開始收緊香港自治,從2014年的「雨傘革命」,到2017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送中惡法,香港人不得不走上街頭,並屢屢刷新香港有史以來參與遊行的人數與規模。
在這樣的浪潮中,香港本土思潮開始萌芽,爭取民主自治,甚至港獨的主張陸續出現,香港人的自我認同度也越來越高。然而,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以及「中國特色」的治理當下,抱持對文化中國的曖昧認同,是否就能換取中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鬆綁?「港式愛國」或「既愛國,又怕國」的矛盾,缺乏主體的虛無認同,沒有國族基礎的抗爭行動,能否為香港帶來民主自由的曙光?
本書作者徐承恩,繼探討香港源流史之後,針對香港現況,由國族主義的辯證出發,解說國族認同與民主自決運動的必然性,並解開中國國族外衣背後的帝國基因。藉由分析中國百年文明轉型的失敗,關照本土認同的萌芽並勾勒香港民族的輪廓,本書引領讀者抗拒向霸權屈服的「政治現實」,並從虛假的自由進步觀和文化情結中突圍,為東亞與世界的和平,建構想望和平的反殖共同體。
- 序一 民族作為一種志業/吳叡人
- 序二 以自我燃燒抵抗帝國/吳介民
- 自序
-
第一章 民主與國族:歷史視野中的小國國族主義
-
前現代的城邦與帝國
-
從中世走向現代
-
走向現代:中央集權的國家巨獸
-
馴服利維坦:國族主義與現代民主
-
遭帝國蠶食的國族
-
(一)集體主義的公意共同體
-
(二)排外主義的怨恨共同體
-
(三)血脈為本的浪漫共同體
-
-
以國族國家馴服帝國
-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利維坦2.0
-
總結:以小國結盟運動抵抗各種帝國
-
-
第二章 中國帝國擴張的歷史路徑
-
吞食天地的中原聚寶盆
-
秦漢體制的愚民反智論
-
曇花一現的澶淵體系
-
秦漢體系之東亞變奏
-
思索自由和平的東亞新秩序
-
-
第三章 不容自由的百年帝國夢:從五四百週年、赤化七十年到六四三十年
-
文明帝國的現代轉型
-
五四:與自由擦身而過
-
赤化:極權主義與帝國建構
-
六四:步向自由的最後機會
-
後六四時代:大國崛起不容自由民主
-
後六四思潮:帝國神學群魔亂舞
-
總結:為了自由,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
-
第四章 我有我風格:沒有前綴後綴的香港史
-
異於中土的嶺南文明
-
嶺南之海陸諸族群與香港
-
精英本土主義之萌芽
-
粵港自治:第三種中國想像
-
普羅本土主義的誕生
-
從另類中華到獨立國族的演進
-
後雨傘無力症候群
-
在絕望中重新得力
-
-
第五章 告別虛擬都會主義:重拾香港國族之主體
-
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
-
缺乏主體性的香港認同
-
(一)虛擬自由進步觀
-
(二)以假亂真的中華情結
-
(三)似獨實統的虛擬城邦論
-
-
結語:誠實地面對自己
-
-
第六章 自主就是分離:中國眼中的香港民主
-
民主與愛國:中國的觀點
-
兩種民主觀的對壘
-
2004年的愛國論爭
-
帝國崛起下的愛國政治
-
總結
-
-
第七章 本土思潮與反殖共同體:國族建構和地緣政治的觀點
-
欠缺歷史主體,只是帝國主義的遁辭
-
(一)嶺南是被東亞大陸帝國壓迫的邊陲
-
(二)香港本為逃避大陸帝國壓迫的無緣所
-
-
從雙帝國制衡到單帝國獨霸:地緣政治與階級分析
-
(一)雙帝國體制的權力制衡
-
(二)中國帝國獨大與依附式殖民經濟
-
-
中國帝國主義不除,民主無望
-
(一)戀慕帝國榮光的中國仇外國族主義
-
(二)帝國之下,「港式愛國」只能是假議題
-
-
總結
-
- 跋 在不該的年代做應該的事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