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眾聲喧嘩之後:臺灣現代戲劇論集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01/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4452262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為台灣大學戲劇學系「眾聲喧譁之後:2006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結集。書中收入論文十四篇,概分為「理論篇」、「表導演篇」、「技術設計篇」三大類別。有從當代製作文本出發,探求劇本創作、表演方法、設計美學的可能性;有從文化理論發想,試圖解讀屬於當代臺灣社會的意識型態與歷史書寫;有關注當前的劇場設計與技術及教育,指出既有和可能的概念和方向;有以「文化創意產業」的視野,討論劇場藝術作為產業的經營前景。各論對於進入千禧年後的臺灣劇場皆提出了新見,有助於思考臺灣劇場的下一步。
  • 書序:臺灣現代劇場論述思想起——戲劇人的戲劇研究
  • 理論篇
    • 中國百老匯的他山之石:從一齣觀光劇場反思全球化中台灣文化政策的「藝術產業」想像
    • 以劇場書寫歷史的可能與侷限——以《京戲段示錄》、《舞者阿月》、《驚異派對》為例
    • 跨文化之正解與誤讀——台灣劇場改編西方正典之實驗意義
  • 表導演篇
    • 從戲劇活動中尋找創造角色的途徑——以《求證》中凱薩琳一角為例
    • 「舞踏」在台灣的可能性——秦Kanoko在台灣的舞踏活動
    • 鍾喬帳篷劇作中的邊緣論述
    • 怎得換個「水乳交融」?!記戴君芳、楊汗如與施工忠昊劇場作品《柳.夢.梅》、《情書》與《小船幻想詩》等系列合作
    • 台灣現代女性劇場——以周慧玲與魏瑛娟的導演作品為例
  • 技街設計篇
    • 從阿匹亞到當代戲曲劇場設計美學
    • 台灣劇場運用影像投影技術發展之研究
    • 超寫實表現手法應用於《就在那個時候的那個時候》服裝設計
    • 傳統與創新——從朱麗葉戲服織品的織作來看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現象
    • 台灣劇場視覺設計人才的養成與發展
    • 從“技術指導”的概念和實踐談台灣的TD教育
  • 2006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議程
  • 編輯委員會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