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交際英語
大學英語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傳授必要的語言知識,也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進行廣泛的語言交際活動。教學活動不但要有利於語言能力的訓練,也要有利於交際能力的培養。大綱的這一要求向傳統的語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言教學不僅要幫學生「輸入」語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輸出」語言——這也正是交際教學法的關鍵,即:抓輸入方法和刺激活化學生的思考,刺激輸出的產生。
語言大師呂淑湘先生說:「語言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不同的語言當然要求不同的習慣,學習英語就是養成使用英語的習慣。一種習慣,只有透過正確地模仿和反覆地實踐才能養成。」也就是說,要學會英語,應該從模仿入手,經過反反覆覆的練習、應用,最終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境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書的內容全部取材於日常生活、工作和一些熱門話題,具有涉及面廣、內容新穎、有啟示意義以及篇章短小、單字量小等特點。而且,本書中的語言點復現率比較高,這就更加便於學生模仿和記憶。此外,本書的五種練習項目均以提高英語聽說寫譯能力為目標,每一項都要求學生透過動口、動筆、動腦,並在課外查找和閱讀相關資料來完成。
使用本書的關鍵在於以學生為主、精講多練。在課堂上教師應以課文內容為基礎儘量創造機會讓學生練習聽說,使學生在練習和實踐中掌握課文。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督促學生充分做好預習和複習工作,因為只有預習和複習做到位了,學習效率才能提高,也才能使每一課的學習達到最佳效果。
本書可分六步進行:第一,課前師生討論課文內容。在上新課前教師可以提問一些與課文相關的思考題,目的是培養學生預習及閱讀時思考的習慣。討論形式可以多樣化。第二,教師對課文中的語言點進行講解。講解重點應放在詞語用法及使用場合上。為幫助學生正確掌握課文中的習慣用語,對比中英文語言及文化差異是非常必要的。第三,內容理解和討論。結合練習Ⅰ中和練習Ⅲ中的理解問答及討論題,聯繫現實生活,對每課的話題進行深入討論。第四,寫摘要。根據練習Ⅱ的要求,指導學生把練習Ⅰ中問題的答案用適當的連接詞連貫成一篇摘要,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逐漸擺脫想好中文再譯成英文的不良習慣。第五,漢譯英練習。以這樣六步處理課堂教學,既能使學生扎實地掌握所學內容,又有利於練好「聽說寫」基本功。
鑒於本書實用性強,也可供希望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的社會人員自學使用。
由於編者程度有限,書中若有不周之處,請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以便改進。
語言大師呂淑湘先生說:「語言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不同的語言當然要求不同的習慣,學習英語就是養成使用英語的習慣。一種習慣,只有透過正確地模仿和反覆地實踐才能養成。」也就是說,要學會英語,應該從模仿入手,經過反反覆覆的練習、應用,最終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境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書的內容全部取材於日常生活、工作和一些熱門話題,具有涉及面廣、內容新穎、有啟示意義以及篇章短小、單字量小等特點。而且,本書中的語言點復現率比較高,這就更加便於學生模仿和記憶。此外,本書的五種練習項目均以提高英語聽說寫譯能力為目標,每一項都要求學生透過動口、動筆、動腦,並在課外查找和閱讀相關資料來完成。
使用本書的關鍵在於以學生為主、精講多練。在課堂上教師應以課文內容為基礎儘量創造機會讓學生練習聽說,使學生在練習和實踐中掌握課文。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督促學生充分做好預習和複習工作,因為只有預習和複習做到位了,學習效率才能提高,也才能使每一課的學習達到最佳效果。
本書可分六步進行:第一,課前師生討論課文內容。在上新課前教師可以提問一些與課文相關的思考題,目的是培養學生預習及閱讀時思考的習慣。討論形式可以多樣化。第二,教師對課文中的語言點進行講解。講解重點應放在詞語用法及使用場合上。為幫助學生正確掌握課文中的習慣用語,對比中英文語言及文化差異是非常必要的。第三,內容理解和討論。結合練習Ⅰ中和練習Ⅲ中的理解問答及討論題,聯繫現實生活,對每課的話題進行深入討論。第四,寫摘要。根據練習Ⅱ的要求,指導學生把練習Ⅰ中問題的答案用適當的連接詞連貫成一篇摘要,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逐漸擺脫想好中文再譯成英文的不良習慣。第五,漢譯英練習。以這樣六步處理課堂教學,既能使學生扎實地掌握所學內容,又有利於練好「聽說寫」基本功。
鑒於本書實用性強,也可供希望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的社會人員自學使用。
由於編者程度有限,書中若有不周之處,請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以便改進。
- 前言
-
Book One
-
Lesson 1 A University Town
-
Lesson 2 A Lucky Customer
-
Lesson 3 Save the Library
-
Lesson 4 A Market Place for Toronto
-
Lesson 5 The Cost of Food
-
Lesson 6 Population
-
Lesson 7 The Neighborhood Luncheonette
-
Lesson 8 Farming in the City
-
Lesson 9 Mr. and Mrs.Trucker
-
Lesson 10 Women's Liberation : a Long Way to Go
-
Lesson 11 Chicago Unblocks Traffic
-
Lesson 12 Life in a New Country
-
Lesson 13 In a Bookshop
-
Lesson 14 Public Transport
-
Lesson 15 A Short Autobiography
-
Lesson 16 People and Oceans
-
Lesson 17 Changing Eating Habits
-
Lesson 18 Robots
-
Lesson 19 Air Pollution
-
Lesson 20 Categories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
Lesson 21 Cars That People Throw Away
-
Lesson 22 Aquaculture : New Hope for Food
-
Lesson 23 Carry on a Proud Tradition
-
Lesson 24 Alternative Medicine—Acupuncture
-
Lesson 25 Cheaper and Better than Drugs
-
-
Book Two
-
Lesson 1 Background Music
-
Lesson 2 Rubbish Need Not Be Wasted
-
Lesson 3 The Only Thing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Today Is Earning More Money
-
Lesson 4 Millions of Oliver Twists Live in Streets
-
Lesson 5 How New York Became America's Largest City
-
Lesson 6 Americans Rediscover Fitness in Their Feet
-
Lesson 7 Family—For and Against
-
Lesson 8 The Language of Advertising
-
Lesson 9 The Motor Car—a Boom or a Menace
-
Lesson 10 Does Tobacco Make Economic Sense?
-
Lesson 11 The Sale of Council Houses
-
Lesson 12 Self-Medication
-
Lesson 13 What do Parents Owe Their Children?
-
Lesson 14 Japan's Education System
-
Lesson 15 How to Handle Criticism
-
Lesson 16 Students Urged to Play Their Part
-
Lesson 17 Village Thinks Small and Shines
-
Lesson 18 You Can Speak in Public
-
Lesson 19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s
-
Lesson 20 Why Japanese Cars Still Sell
-
Lesson 21 Putting an End to Putting Things Off
-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