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柔術自漢代以來,就有文圖記載,古稱「瞋面戲」或「折腰舞」。 運用各種軟腰技巧進行造型表演,並發展出使用頂碗、滾杯、轉毯等道具,增強節目的表現力。而本書將從柔術選材方式、個人技巧、雙人技巧、多人技巧組合,道具組合:頂碗、滾燈等,更加上如何製作柔術道具與創新研發的章節。深厚的柔術(軟功)技巧,需要具有創造力與創新的研發道具作為後盾,以開發更多無限可能。此章節從草稿構想、物體形象、空間比例及構圖線條中,試探如何提昇技巧難度並評估其可行性,作為研發道具與創新節目間橋樑,期望為雜技柔術(軟功)進階課程留下紀錄,讓更多教師能有效地提昇教學品質及增加學生學習動機。
- 前 言
- 校長序
- 主任序
-
第一章 軟功概說
-
第一節 軟功的起源
-
第二節 軟功表演方式
-
-
第二章 軟功造型服裝介紹
-
第一節 古典類
-
第二節 現代類
-
-
第三章 軟功選材方式
-
第一節 柔軟素質與遺傳的關係
-
第二節 腰的柔軟度
-
第三節 胯的柔軟度
-
第四節 頂(倒立)的穩定度
-
第五節 肩的柔軟度
-
第六節 其 他
-
-
第四章 個人動作
-
一、正拔腿
-
二、側拔腿
-
三、後拔腿
-
四、側拔腿轉後拔腿
-
五、三角頂
-
六、軟功頂(弓箭頂)
-
七、滾元寶(單雙)
-
八、趴頭抓腳劈叉(腿)
-
九、臀部坐頭(三道彎)
-
十、擰腰(單腳)
-
十一、打膀子(夾膀頂)
-
-
第五章 雙人動作
-
一、抱腰頂
-
二、蹬劈叉
-
三、劈叉肩上起頂
-
四、展腰頂造型
-
五、雙層元寶頂
-
六、雙層直腿頂
-
七、單腿上起頂
-
八、金元寶腳底起頂
-
九、下腰肘上起頂
-
十、 腰(胯)上起頂
-
十一、側腰雙元寶
-
十二、單腳纏腰造型
-
十三、抱腰勾腳頂
-
十四、趴頭肘臂頂
-
-
第六章 多人動作
-
一、三層元寶
-
二、三叉頂
-
三、四人層疊頂造型
-
四、四人拉腰圖騰
-
五、翔雁造型
-
-
第七章 道具研發與創新製作
-
第一節 咬叼與支架
-
ㄧ、紙上素描與提昇技巧難度的研判
-
二、器材質量的挑選與製作
-
三、實際操作與分析
-
四、動作分析與即時回饋
-
-
第二節 輔助器材──瑜珈磚
-
第三節 道具檢查及維護
-
-
第八章 軟功運動傷害與防護
-
第一節 柔軟訓練方法之相關研究
-
第二節 運動傷害的定義
-
第三節 運動傷害相關研究
-
第四節 柔軟訓練、韻律體操與運動傷害之關係
-
第五節 軟功運動傷害的處理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