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從尼泊爾到印度,自恆河到尼連禪河、泰姬瑪哈陵與阿格拉堡……,
溯尋印度的宗教和歷史,從釋尊的誕生、成道、說法、涅槃,
一一巡禮了佛陀的遺蹤芳跡。
佛教發源於印度,東漢明帝時代,佛教初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而大盛於隋唐,綿延迄今,也已將近兩千年了。身為一個佛教徒,能到印度民族的生活圈中看看,除了親身體驗佛陀弘化時的悲願及辛勞之外,也的確會有意想不到的新發現。雖然今日的印度,已見不到佛陀化世時代的崇佛盛況,佛陀時代的民族氣息,依然到處瀰漫;佛陀時代的自然環境,照舊鍾靈毓秀;巡禮釋尊的遺蹤芳跡,也能使我們緬懷嚮往而奮勉自勵。
--聖嚴
溯尋印度的宗教和歷史,從釋尊的誕生、成道、說法、涅槃,
一一巡禮了佛陀的遺蹤芳跡。
佛教發源於印度,東漢明帝時代,佛教初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而大盛於隋唐,綿延迄今,也已將近兩千年了。身為一個佛教徒,能到印度民族的生活圈中看看,除了親身體驗佛陀弘化時的悲願及辛勞之外,也的確會有意想不到的新發現。雖然今日的印度,已見不到佛陀化世時代的崇佛盛況,佛陀時代的民族氣息,依然到處瀰漫;佛陀時代的自然環境,照舊鍾靈毓秀;巡禮釋尊的遺蹤芳跡,也能使我們緬懷嚮往而奮勉自勵。
--聖嚴
- 自序
- 一、朝聖與旅遊
- 二、印度朝聖的因緣
- 三、準備工作
- 四、好不容易上了路
- 五、台北.香港.尼泊爾
- 六、朝聖的首站──尼泊爾
- 七、加德滿都
- 八、阿育王塔
- 九、四眼天神廟
- 一○、活女神
- 一一、巴丹
- 一二、西藏難民營
- 一三、尼泊爾手工藝中心
- 一四、萬佛寺
- 一五、巴德崗
- 一六、恆河上游的虎河
- 一七、西藏難民的喇嘛寺
- 一八、虔慶寺
- 一九、塔里寺
- 二○、意外事件
- 二一、好大的三顆舍利
- 二二、召開護法會幹部會議
- 二三、進入印度之前
- 二四、選購佛書
- 二五、印度的第一站
- 二六、步步生蓮
- 二七、那爛陀大學
- 二八、中國廟和日本旅館
- 二九、迦蘭陀竹園
- 三○、王舍城
- 三一、靈鷲山
- 三二、悟謙法師的大覺寺
- 三三、尼連禪河
- 三四、菩提樹
- 三五、正覺道場
- 三六、佛陀伽耶
- 三七、覺音論師
- 三八、婆羅奈斯
- 三九、恆河沐浴及火葬的宗教信仰
- 四○、恆河日出
- 四一、印度的宗教
- 四二、鹿野苑
- 四三、鹿野苑博物館
- 四四、初轉法輪
- 四五、拘尸那羅
- 四六、涅槃場
- 四七、火化場
- 四八、科拉坡的旅館
- 四九、藍毘尼園
- 五○、舍衛城
- 五一、歷史的祇園精舍
- 五二、今日的祇園精舍
- 五三、印度的中國寺
- 五四、華光寺
- 五五、我是中國比丘
- 五六、斯利那加的動亂
- 五七、朝聖檢討會
- 五八、印度的伊斯蘭教王朝
- 五九、新德里
- 六○、阿格拉的國王套房
- 六一、泰姬瑪哈陵與阿格拉堡
- 六二、德里車站
- 六三、揮別印度
- 附錄︰朝聖路線圖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