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記:殖民時期臺灣新文學論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262671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1.本書兼具與統一研究對象的歷史性以及研究的當下性,具有高度的學術品位。
2.揭示影響臺灣社會文化變故的重要階段--殖民時期的臺灣文學研究。
1.本書兼具與統一研究對象的歷史性以及研究的當下性,具有高度的學術品位。
2.揭示影響臺灣社會文化變故的重要階段--殖民時期的臺灣文學研究。
本書為大陸學者就殖民時期臺灣新文學的諸多問題做出的深入探討。作者以問題研究的方式,適當引入文化研究方法,關注殖民時期文學的獨特經驗和被殖民者的精神創傷,對諸如殖民地處境與臺灣新文學的關係、殖民時期臺灣新文學的文化想像問題、文學書寫對殖民現代性的認知、殖民時期文學的語言問題、殖民記憶與戰後文學論述的變異等一系列重要問題做出了有說服力的解說。
閱讀本書,既可認知研究對象的歷史深刻性,又可意識研究議題的當下立意,理論與對象的相互契合、學術的立場與冷靜的論述風格,是本書的鮮明特色。

計璧瑞
文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當代文學和臺灣文學。曾獲北京大學優秀教學獎及青年人文獎;多次應邀赴美國、韓國、日本及臺灣研究訪問、教學及擔任客座教授;完成大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專案「殖民地臺灣新文學論」;正在從事「兩岸視域中的文學深層議題」規劃專案研究。
已出版《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記--殖民時期臺灣新文學論》(簡體字版)、《臺灣文學論稿》等專著;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衝突下的民族意識形態》、《兩種理想的困境--析臺灣話文論爭兼及大陸國語運動》、《文學書寫中的殖民現代性表徵及其文化政治寓意》、《張道藩與國民黨文藝政策》、《西方之眼--論<看見十九世紀臺灣>的知識生產》等論文數十篇。

  • 推薦序/劉登翰
  • 導言
  • 第一章 殖民地處境與臺灣新文學
    • 第一節 殖民地臺灣的特殊境遇
    • 第二節 歷史文獻中的社會發展脈絡和民族意識
    • 第三節 個人化文本中的國族認同
    • 第四節 衝突下的民族意識形態―再析個人化文本
    • 第五節 殖民時期臺灣文學和作家身分確認的複雜和困惑
  • 第二章 殖民時期臺灣新文學的文化想像
    • 第一節 文化想像的發生―在中文寫作中
    • 第二節 文化想像的變異―在日文寫作中
    • 第三節 遵從殖民者邏輯的想像―「皇民文學」
  • 第三章 文學書寫與殖民現代性
    • 第一節 文學書寫中的殖民現代性表徵及其文化政治寓意
    • 第二節 左翼書寫與馬克思主義現代性論述
    • 第三節 殖民現代性認知中的情感經驗和「超越」思維
  • 第四章 殖民時期文學的語言問題
    • 第一節 語言文字的殖民
    • 第二節 語言運動與殖民時期語言困境
    • 第三節 臺灣話文論爭與大陸國語運動
    • 第四節  作為媒介和工具的語言以及日文寫作中的民族文化形態
    • 第五節 語言創傷的繼續:第二次語言轉換
  • 第五章 從殖民記憶到戰後論述
    • 第一節 殖民時期臺灣新文學局部論述的改寫
    • 第二節 當代臺灣文學論述演變的個例分析
    • 第三節 兩岸臺灣文學史寫作中的想像構成
  • 結語
  • 後記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