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藝術的鄉愁:社會美學論文集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759959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社會學是一種思考方式,不能只視它為一個領域。每個社會學有它的思考方式,台灣的社會學研究從自己的社會史來思考探究,才有可能發展出自己的理論觀點。否則終究無法從西方理論模型的宰制中獨立出來,也不能建立自己的理論觀點和開拓創新領域。
然而,目前台灣的社會學研究,多半未能由台灣社會史的線索,來引導產生社會理論。使得西方理論橫的移植,遠大於本土社會史縱的繼承,導致半個世紀以來台灣社會理論傳統的困乏,既不開創、也難累積。
作者蔡明哲教授一向關心臺灣的社會脈動和發展,曾出版《社會美學手稿》勾勒出不服從權威的浪漫的社會藍圖。他是社會學家、是詩人、也是藝術家,更可稱之為社會美學家。他深信:社會創造繪畫(文化地景),繪畫(文化地景)創造社會。
本書是他多年來進行台灣社會美學探索及執行台灣社會史考察的成果。他成功地藉由本土畫家的畫作描繪出我們台灣社會的社會文化史和社會美學價值判斷的變遷。值得關心台灣的社會學家、甚至讀者大眾研讀。
  • 主任序
  • 自序
  • 1. 全球化與中國文人水墨畫的藝術界域問題:民族主義的張大千和沒有主義的高行健
  • 2. 救治或加害?古蹟活化的社會美學議題
  • 3. 張啟華畫作的社會詩學議題:靈山與無生
  • 4. 釋放的鄉愁:蔡蔭棠畫作的家庭生命投射
  • 5. 複製文人符號:清代台灣八景詩的文化建構
  • 6. 百年勞動與萬事善解:吳梅嶺繪畫人生的身心美學
  • 7. 跨海峽的詩學:蔡如生《漁笙吟草》海潮詩的文化間折射
  • 8. 楊英風的「豐年時代」(1951-1962):台灣鄉村現代性的社會雕塑
  • 《台灣藝術的鄉愁:社會美學論文集》資料來源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