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三分鐘面診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05558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62種常見病對症面診療法+356幅精美插圖詳解

3分鐘輕鬆解讀 臉上健康密碼

●詳細
全面詳盡揭示臉色和身體的關係

●實用
逐步教您快速掌握面診要領,易學好懂

面容辨病
觀察臉部表情、神情即知健康

1 黑眼圈→脾胃吸收不好
2 眉間豎紋→脂肪攝取過多
3 嘴角潰瘍→缺少維生素
4 鼻頭發紅→脾熱、脾大

62種病症臉部訊息圖形全解
臉部特徵詳解+對症治療方法

察顏觀色3分鐘
●五形 金、木、水、火、土,5種臉型養生重點
●五色 紅、青、黃、白、黑,5種臉色全圖解
●反射區 解讀臉部數十個反射區,隨時關注自己和家人健康
●對症診察 62種疾病的臉部徵象和治療方法

五形人臉型速記&飲食調養重點

木形人:頭小,五官長
宜:多吃木瓜、蘿蔔、菊花茶、橘子等,具有疏肝理氣作用的食物。
忌:少吃寒涼、油膩、黏滯的食物。

火形人:五官尖,臉部肌肉有脫陷
宜:多吃糯米、芝麻、蜂蜜、豆腐等,具有保陰潛陽功能的食物。
忌:少吃爆烈辛辣之物。

土形人:頭圓、大,肉厚
宜:應多吃高麗菜、扁豆、洋葱、紫菜等健脾利濕的食物。
忌:少吃肥甘厚味、飲料、酒類之物,且每餐不宜過飽。

金形人:頭小臉方,五官方正且堅實
宜:應多吃百合、梨、蘋果、菇蕈類等,具有清肺潤肺、生津增液功效的食物。
忌:少吃辣椒等辛辣之物。

水形人:頭大,五官圓而飽滿
宜:應多吃羊肉、雞肉等動物性食品,以壯陽氣之功。
忌:少吃苦瓜、茭白筍、芹菜、冬瓜、茄子等性質寒涼的食物。

本書特色
疾病的診斷、按摩治療,以及飲食調養等,構成本書的主要內容。本書透過圖文整合的形式,傳達解讀臉部的語言,教我們如何讀懂:臉部出現各種變化時所代表的涵義。同時,也教我們調養身體的方法,一手掌握自己的健康。

「五形人臉部特徵&面診辨症」彩頁
●五形人臉部特徵&養生要點
●臉部反射區
●面診觀五臟
●面診觀五腑
  • 【序 言】花3分鐘察言觀色 解讀健康密碼
  • 如何使用本書
  • 五臟自我檢測
    • 心臟的自我檢測
    • 肝臟的自我檢測
    • 脾臟的自我檢測
    • 肺臟的自我檢測
    • 腎臟的自我檢測
  • 【基礎篇:認識面診】
    • 第一章 面診基礎知識
      • 1 何為「面診」?
      • 2 面診的理論依據
      • 3 臟腑在臉部的分布
      • 4 面診時的距離
      • 5 面診要部位、氣色合參
      • 6 怎樣望色?
      • 7 掌握面診要點
    • 第二章 臉部的形、神、色
      • 8 形、神、色要綜合觀察
      • 9 木形人 肝經氣血旺盛
      • 10 火形人 心經氣血旺盛
      • 11 土形人 脾經氣血旺盛
      • 12 金形人 肺經氣血旺盛
      • 13 水形人 腎經氣血旺盛
      • 14 得神 精神氣足,預後良好
      • 15 少神 神氣不足,體質虛弱
      • 16 失神 精損氣虧,預後不良
      • 17 假神 患者臨終前的預兆
      • 18 什麼是「正常的臉色」?
      • 19 臟腑異常時的臉色
      • 20 頭髮健不健康?
    • 第三章 頭臉部的臟腑反射區
      • 21 臉與臟腑的分屬
      • 22 眼與臟腑的分屬
      • 23 鼻與臟腑的分屬
      • 24 人中與臟腑的分屬
      • 25 唇與臟腑的分屬
      • 26 耳與臟腑的分屬
      • 27 舌與臟腑的分屬
      • 28 牙齒與臟腑的分屬
    • 第四章 病容:疾病發出的訊號
      • 29 臉色赤色主熱
      • 30 臉色青色主寒、主痛、主風、主肝病
      • 31 臉色黃色主熱、主濕、主脾虛
      • 32 臉色白色主寒、主氣血虛
      • 33 臉色黑色主虛、主寒、主痛、主瘀血
  • 【實踐篇:應用面診】
    • 第五章 望頭診病
      • 34 少年白頭 腎氣不足/情志不舒使肝鬱氣滯
      • 35 頭皮屑增多 新陳代謝過於旺盛
      • 36 頭總是不自覺地搖動 肝火太盛
      • 37 身體消瘦 脾胃氣虛/體內有蟲
      • 38 身體肥胖 飲食失調
      • 39 滿頭大汗 體內濕熱/陽氣不足
      • 40 盜汗 心血不足/陰虛內熱
    • 第六章 望臉診病
      • 41 臉色發紅 體內有熱
      • 42 臉色發白 氣血不足/體內寒氣太盛
      • 43 臉色發青 體內有寒氣/陽氣虛弱
      • 44 臉色發黑 腎氣不足/體內有瘀血
      • 45 臉色發黃 體內氣血不足/水濕停滯
      • 46 臉部紅腫 體內有熱
      • 47 臉部浮腫 脾氣不足
      • 48 臉部抽搐 肝氣抑鬱╱脈絡受阻
    • 第七章 望眼診病
      • 49 眼睛發黃 體內濕熱/瘀血/脾虛血虧
      • 50 上眼皮下垂 中氣下陷/身體感受風邪/氣血瘀滯
      • 51 眼睛發紅 體內有熱/染上病毒
      • 52 瞳孔散大 體內火氣上升
      • 53 眼睛不停眨動 肝虛血少
      • 54 眼內障 陰精不足
      • 55 針眼 體內有熱毒/脾氣虛弱
      • 56 眼瞼腫脹 體內有熱積聚/濕氣停滯
      • 57 兩眼無神 體內血氣虧損
      • 58 眼睛流淚 體內肝血不足
      • 59 白睛上長小泡 心火上升/脾胃濕熱
    • 第八章 望鼻診病
      • 60 流鼻血 體內有火
      • 61 流鼻涕 體內濕熱
      • 62 鼻子上生瘡 體內有熱
    • 第九章 望耳診病
      • 63 耳內長肉 體內有熱毒
      • 64 耳內流膿 熱火上升
      • 65 耳朵流血 肝火上升
    • 第十章 望口唇診病
      • 66 口中生瘡 體內有火/中氣不足
      • 67 嘴唇燥裂 脾胃熱氣太盛
      • 68 嘴唇青紫 脾陽之氣太弱/氣血瘀滯
      • 69 咽喉腫痛 體內熱氣太盛/體內有毒
      • 70 咽喉潰爛 身體感染病毒/體內有火
      • 71 流口水 感受風邪/脾虛/胃中的熱氣上升
      • 72 嘴唇顫動 胃火上傳/脾虛血燥
      • 73 痰多 腎虛/脾胃虛寒
    • 第十一章 望舌診病
      • 74 舌頭開裂 熱氣太盛
      • 75 舌頭萎縮 體內有痰濕/心脾虛弱
      • 76 舌頭發紅 體內有熱
      • 77 舌上無苔 腎陰不足/氣血虛弱
      • 78 舌頭乾燥 陽氣太盛/陽氣太虛
      • 79 舌頭青色體內有寒氣凝結/體內有瘀血
      • 80 舌頭紫色血液中有熱毒/體內有瘀血
      • 81 舌頭淡白色氣血不足/脾虛
      • 82 舌苔白色體內有寒氣/脾虛
      • 83 舌苔黃色體內有濕熱
      • 84 舌苔灰黑色脾功能衰弱/痰飲內阻/濕熱內蘊
      • 85 舌苔潰爛 胃功能失調/宿食積滯
      • 86 舌苔黃膩 痰熱蘊積在肺/肝膽功能失調/大腸濕熱
      • 87 舌苔白膩 外感寒濕/濕氣內阻
    • 第十二章 望齒、齦診病
      • 88 牙齒鬆動 陽明經熱/腎氣虛
      • 89 咬牙 心胃有火/體內有蛔蟲/氣血虛弱
      • 90 牙齦潰爛 胃熱太盛
      • 91 牙齦出血 體內有火
      • 92 牙齦萎縮 胃火上炎/氣血虧損
      • 93 牙齒焦黑 下焦太熱/腎熱胃燥/冷風侵襲經脈
    • 第十三章 望頸部診病
      • 94 頸項肌肉僵直 外感風寒使經脈氣血瘀滯
      • 95 頸項粗大 氣血不暢
  • 【附錄】特效穴位精選簡介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