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常見病中醫療法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05566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83種對症神奇療法+320幅精美插圖詳解

九種中醫實用家庭療法
五千年來代代相傳的特效療法全書

●操作簡單
最短時間輕鬆掌握常見病實用療法

●內容多元
刮痧+針灸+艾灸+足療+拔罐+貼敷

◎中醫傳統療法
刮痧 足療
針灸 拔罐
艾灸 貼敷

83種常見病家庭速效治療方法
按摩療法+刮痧療法+對症足療+艾灸療法

簡單操作、即學即會、輕鬆療癒常見病的中醫療法
●按摩療法 歷經千年經驗證明的穴位按摩,按一按,立竿見影
●刮痧療法 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百利而無一害的中醫療法
●對症足療 保健兼治病,讓休閒與健康合一
●艾灸療法 深入挖掘致病原因,找對方法,對症施灸

常見中醫療法
刮痧療法
刮痧是使用刮拭工具,蘸上有治療作用的刮痧介質,刮拭經絡穴位,達到袪寒扶正、舒筋活絡、驅風散寒的療法。

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是借助熱力,排去其中空氣,以產生負壓,使其吸著於穴位皮膚或患處,造成人體局部產生瘀血現象的療法。

貼敷療法
貼敷療法是把藥物研成細末,製成丸、膏、散等藥劑,貼敷在病症對應的穴位,通過藥理作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足部療法
足療是在人的足部,進行沒有損傷的各種良性刺激,達到防病、治病目的。

針灸療法
針灸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來治療疾病。

艾灸療法
艾灸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剌激來治療疾病。

本書特色
中醫學是我國一門獨特的醫學體系,幾千年來是人們預防、治療疾病、保健、康復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進步、現代醫學的發展,中醫學仍然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人在生病後也願意去看中醫、服用中藥、運用中醫療法,來治療常見疾病。
本書針對不同病症、配有簡單的療法操作圖,圖文並茂、簡單易學、操作方便,讓你在家中就可輕鬆治療常見病。

「中醫療法」彩頁
●家庭常用中醫療法
●中醫療法必備穴位一覽圖
●養心、補腎、健脾、潤腸、疏肝、和胃主要穴位
  • 【序 言】用對小療法 換來大健康
  • 【導 讀】使用方法
  • 第一章 中醫療法的基本知識
    • 1 什麼是中醫?
    • 2 陰陽、五行是中醫的根基
    • 3 五臟六腑決定人體健康
    • 4 精、氣、血、津液是人體的精華
    • 5 經絡穴位是中醫的靈魂
    • 6 人為什麼會生病?
    • 7 遠離致病的因素
    • 8 望聞問切診斷病症
    • 9 病症的辨證論治
  • 第二章 專家教你常用中醫療法
    • 10 一看就懂的按摩療法
    • 11 實用的家庭刮痧療法
    • 12 輕鬆拔去病痛的拔罐療法
    • 13 安全簡便的貼敷療法
    • 14 簡單易行的艾灸療法
    • 15 療效可靠的針灸療法
    • 16 沒有副作用的耳壓療法
    • 17 最常應用的足療法
    • 18 健康自然的飲食療法
  • 第三章 常見小毛病的中醫療法
    • 19 頭痛
    • 20 失眠
    • 21 近視
    • 22 牙痛
    • 23 脂肪肝
    • 24 皮膚搔癢
    • 25 缺鐵性貧血
    • 26 便祕
  • 第四章 內科疾病的中醫療法
    • 27 感冒
    • 28 急性支氣管炎
    • 29 慢性支氣管炎
    • 30 肺炎
    • 31 肺結核
    • 32 黃疸
    • 33 肝硬化
    • 34 肝癌
    • 35 胃炎
    • 36 腎炎
    • 37 尿道結石
    • 38 高血壓
    • 39 低血壓
    • 40 冠心病
    • 41 心絞痛
    • 42 糖尿病
    • 43 痛風
    • 44 日本腦炎
    • 45 病毒性肝炎
    • 46 傷寒
    • 47 痢疾
  • 第五章 外科疾病的中醫療法
    • 48 癰
    • 49 蜂窩性組織炎
    • 50 敗血症
    • 51 急性乳腺炎
    • 52 乳腺增生
    • 53 濕疹
    • 54 蕁麻疹
    • 55 手足癬
    • 56 皮炎
    • 57 痤瘡
    • 58 斑禿
    • 59 膽結石
    • 60 膽囊炎
    • 61 風濕
    • 62 類風濕性關節炎
    • 63 痔瘡
  • 第六章 神經系統疾病的中醫療法
    • 64 腦出血
    • 65 腦血栓
    • 66 腦動脈硬化
    • 67 癲癇
    • 68 重症肌無力
    • 69 坐骨神經痛
  • 第七章 婦科疾病的中醫療法
    • 70 經痛
    • 71 月經不順
    • 72 陰道炎
    • 73 骨盆腔炎
    • 74 子宮下垂
    • 75 子宮肌瘤
    • 76 子宮內膜異位
    • 77 更年期症候群
    • 78 閉經
    • 79 白帶過多
  • 第八章 男性疾病的中醫療法
    • 80 陽萎
    • 81 早洩
    • 82 遺精
    • 83 攝護腺炎
    • 84 攝護腺增生
    • 85 不育
  • 第九章 五官科疾病的中醫療法
    • 86 中耳炎
    • 87 砂眼
    • 88 青光眼
    • 89 白內障
    • 90 慢性鼻炎
    • 91 慢性咽喉炎
    • 92 美尼爾氏症候群
    • 93 扁桃腺炎
    • 94 口腔潰瘍
  • 第十章 兒科疾病的中醫療法
    • 95 小兒咳嗽
    • 96 小兒腹瀉
    • 97 小兒厭食
    • 98 小兒夜啼
    • 99 小兒遺尿
    • 100 小兒便祕
    • 101 小兒疳積
  • 【附錄一】 人體十二經絡
  • 【附錄二】 中醫療法常用特效穴位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