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近代域外遊記研究〈1840─1945〉

出版日期
200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6688461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鴉片戰爭以後大量出現的域外遊記,呈現了旅人走向世界、面對他者與自我的辯證歷程,不但是重要旅行文學作品,同時也是一部豐富的近代文化史。
  本書在縱貫百餘年(1840-1945)的旅遊文獻中,跨越了中國與台灣、晚清與民國、文言與白話等諸多疆界,兼顧縱向的發展史與橫向的外緣探討,由鏡像與旅行理論切入,配合權力展現、媒體傳播、圖像思維等不同觀點的分析,開啟了近代域外遊記更完整的弘觀研究。
  • 李序
  • 王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第二節 研究範圍
    • 第三節 研究理論與方法
    • 第四節 文獻探討
    • 第五節 研究架構
  • 第二章 當東方遇見西方(1840-1874)
    • 第一節 天購跡赫,鬼聲啾啾-鴉片戰爭前的域外遊記
    • 第二節 見所未見,聞所未聞-1840-1874的域外遊記
  • 第三章 帝國凝視·文化想像(1875-1894)
    • 第一節 認識/轉移酒遊記
    • 第二節 眷戀/醒悟-東遊記及其他
  • 第四章 尋找真理(1895-1911)
    • 第一節 丈夫有壯別-康有為與梁啟超的流亡書寫
    • 第二節 遲來的自覺-世紀之交的東/西遊記
    • 第三節 閨秀的先行-單士釐的女遊書寫
  • 第五章 眾聲喧嘩·多音交響(1912-1945)
    • 第一節 「無我」到「有我」-抒情化與個性化的現代遊記
    • 第二節 後退的自我-現代遊記的現實關注
    • 第三節 殖民地外的天空-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
  • 第六章 我是誰?-中國/臺灣圖象的交互融攝
    • 第一節 日治時期台人大陸遊記的認同焦慮
    • 第二節 日治時期臺灣遊記的重層觀照
  • 第七章 近代域外遊記的繼承與開創
    • 第一節 混生的新貌州丘代域外遊記的書寫形式
    • 第二節 整合與重構-近代域外遊記的主題變遷
    • 第八章 新媒體/新途徑-近代域外遊記的發表與出版
      • 第一節 權力的介入-以臺灣作品為例
  • 第九章 結論
  • 參考文獻
    • 附錄一:《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所收錄之域外遊記
    • 附錄二:《中國遊記文獻研究》之域外遊記清單
    • 附錄三:近代域外遊記一覽表(1840-1945)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