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會計決策術:掌握財務語言,提升你的商業判斷力!

出版日期
2025/04/2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70793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ROE、成本、利潤……你真的懂這些關鍵詞的意義嗎?~
商業決策的關鍵,
就藏在你忽略的財務數字裡!

【本書特色】
◎從零開始,建立清晰的財務思維:打破會計數字滿天的刻板印象,無需死記硬背,從解釋詞語著手,真正理解背後含義。
◎深入剖析財務關鍵概念:包括財務報表、ROE、營收、成本、現金流、折舊⋯⋯瞭解重要指標,全面提升財務判斷力。
◎適用於所有領域:企業經營者、投資者、商務人士都適用,避免遭數據或迷思誤導,掌握洞穿公司運作的能力。

你是否曾在職場上聽到「提高ROE」、「控制現金流」等術語,卻不清楚其真正含義?
閱讀財經新聞時,發現不同媒體對財務數據的解讀大相逕庭,甚至有些矛盾?

許多人誤以為會計只是記帳和報表,
但會計實際上是一種【解讀商業世界】的關鍵語言能力。
無論是公司內部的業務改善、企業經營的戰略規劃,或是個人的投資理財,
擁有正確的財務素養,才能幫助你做出更有利的決策。

本書以非會計專業的商務人士也能輕鬆讀懂為旨,
幫助各位從大局理解會計思維,
拆解關鍵財務指標、分析專業術語,
並透過實際案例,帶你學會正確的財務判斷與決策方式,
真正看到企業運營的本質。

內容包括──
.會計的存在理由、原理原則、個別論點
.財務報表的結構、使用財務指標的經營分析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差異、稅金與會計的關係等等

讓你釐清諸如
「毛利為負還要不要接單?」
「這家上市企業不配息就不好嗎?」
等等各種表面看不出來好壞的問題。

豐富的案例與專欄、淺顯易懂的全面解說,
不論你是對會計一竅不通的社會新鮮人,
還是希望加強財務素養的專業人士,
《會計決策術:掌握財務語言,提升你的商業判斷力!》
都將成為你的最佳指南,助你掌握職場經營與投資的核心競爭力!
  • 前言——什麼是應該具備的會計素養?
  • 第1章 會計的存在目的為何?
    • 1-1 想知道有無獲利
      • 會計的目的其實簡單明瞭
    • 1-2 公司是靠他人的金錢來營運
      • 公司的目的與股份有限公司是什麼?
    • 1-3 兩種會計——貴族用會計和船員用會計
      •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
    • 1-4 會計準則的種類與日本的立場
      • 加快統一全球會計準則的腳步
      • 僅日本國內認可的會計準則
    • 專欄 金額以每三位數劃分的原因
  • 第2章 財務報表的基本結構
    • 2-1 為什麼選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
      • 何謂財務報表?
      • 來看看財務報表吧!
      • 想知道資產增減
      • 資產負債表是靜畫,損益表是動畫
      • 現金流量表的定位
    • 專欄 價額與價格
    • 2-2 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 左右關係
      • 為何採左右成對的形式?
      • 資產負債表中的借方與貸方
      • 現今資產和負債的意義
      • 債權與債務
      • 依流動性順序縱向排列
      • 是淨資產還是資本?
      • 淨資產的構成要素本質上有兩個
      • 資本額幾乎不具什麼重要意義
    • 專欄 「富爸爸」會把錢用在真正的資產上
    • 2-3 損益表的結構
      • 階段性計算利潤
      • 銷貨毛利是粗略的利潤
      • 營業收入即主要業務所得的利潤
      • 經常利益是持續的利潤
      • 非常收入、非常支出是極少發生的特殊項目
      • 本期淨利為實際獲得的利潤
      • 不需要記住認列在哪裡
    • 專欄 經常利益是日本特有的利潤
    • 2-4 利潤的去向
      • 利潤屬於股東
      • 股利有其上限
      • 專欄 上市企業不配息是謂恥?
    • 2-5 合併財務報表
      • 什麼是子公司?
      • 像同家公司一樣整合資訊
      • 合併也能有效防止粉飾
      • 合併財務報表的編製方法
      • 關聯企業並非指「有某種關聯的企業」
      • 適用關聯企業的權益法
      • 關係企業並非指「有某種關係的企業」
      • 非支配股東
      • 綜合損益
    • 專欄 Google的「表決權比率」
  • 第3章 會計的基本原則
    • 3-1 為什麼原則很重要?
    • 3-2 一般原則
      • 持續性原則
      • 資本交易與損益交易區分原則
      • 保守主義原則
      • 重要性原則
    • 3-3 損益表相關原則
      • 收益與收入的區別
      • 發生主義
      • 發生主義並非都好
      • 實現主義
      • 配比原則
    • 3-4 資產負債表的原則
      • 取得成本主義
      • 成本主義VS.時價主義
    • 專欄 「收益」一詞的混淆
  • 第4章 財務會計的個別論點
    • 4-1 存貨——庫存的功過
      • 什麼是存貨?
      • 多少錢會成為費用?
      • 在出口確認費用
      • 為何庫存過剩不是好事?
      • 豐田看板管理法的本質
      • UNIQLO的失策
    • 4-2 折舊——理論依據與經營上的效果
      • 隨工業革命誕生,從長期觀點推動事業發展的折舊
      • 折舊理論上的妥當性
      • 折舊具體是如何進行的呢?
      • 定額法和定率法
      • 土地不屬於折舊對象的原因
      • 折舊的現金留存效果
      • 定額法和定率法哪個比較理想?
    • 4-3 固定資產減損——其本質與經營上的意義
      • 什麼是固定資產減損?
      • 什麼是價值?
      • 減損的本質是投資失敗
      • 如何看待三菱商事和三井物產的歷史性赤字?
    • 4-4 商譽——就像被問到結婚的理由一樣
      • 商譽是透過M&A產生的
      • 商譽是買方主觀感受到的魅力
      • 商譽的會計處理
      • 東芝一夕之間資不抵債
    • 4-5 準備金——「你已經死了」
      • 什麼是準備金?
      • 準備金的理論依據
      • 為什麼會說是「對未來的準備」?
    • 專欄 促使準備金嚴格化的呆帳問題
  • 第5章 用於經營分析的財務指標
    • 5-1 經營分析的切入點
    • 5-2 ROE——各方面都受到重視的指標含義
      • ROE是股東的收益性
      • 若要提升ROE,首先要提升ROA
      • 使資金槓桿中的「槓桿」發揮作用
    • 專欄 在後資本主義社會中,對股東的重視發生變化?
    • 5-3 ROA——綜合的收益性指標
      • 銷貨利潤率取決於銷貨收入與費用的平衡
      • 「根據平衡決定」的真正含義
      • 總資產周轉率是結構的效率性
      • 總資產周轉率與規模的關係
    • 專欄 ROA不只一個
    • 5-4 自有資本比率——安全性的基本指標
      • 自有資本比率的兩面性
      • 自有資本比率與留存收益
    • 5-5 周轉期間——關於資金周轉速度的指標
      • 應收帳款周轉期間
      • 相當於回收期間
      • 應付帳款周轉期間與存貨周轉期間
      • 幾乎固定的性質利用方法
      • 現金循環週期(CCC)
      • 蘋果公司驚人的現金循環週期
  • 第6章 似是而非的稅務與會計
    • 6-1 企業所涉及的稅金種類
      • 國稅與地方稅
      • 直接稅與間接稅
    • 6-2 稅務與會計根本上的差異
    • 6-3 稅金與會計的關係
    • 6-4 法人稅等的計算過程
      • 收益、費用、利潤與益金、損金、所得的差異
      • 法人稅等的計算過程
    • 6-5 不存在「稅務會計」這種會計
      • 會計準則與稅制的差異
      • 必須嚴格遵守會計準則的企業
    • 專欄 為什麼叫作「附表」?
  • 第7章 從現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到什麼
    • 7-1 為什麼需要現金流量表?
    • 7-2 利潤與現金為何不同?
    • 7-3 現金流量表的結構
      • 三種現金流量的意義
    • 7-4 自由現金流量
      • 自由現金流量基本為正
      • Oriental Land不懂這個理論嗎?
      • 為何要FCF>0?
  • 第8章 經營決策時不可或缺的管理會計
    • 8-1 管理會計在決策上發揮作用
      • 麥當勞是「賣得愈多虧得愈多的賠本生意」?
      • 披薩店損失了多少?
      • 披薩掉落的情境
      • 狗出現的情境
    • 8-2 管理會計特有的成本概念
      • 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
      • 沉沒成本
      • 機會成本
      • 不考慮機會成本便看不到效果
    • 8-3 即使不敷成本也要接受訂單?
      • 追加訂單的決策
      • 邊際利潤與貢獻利潤
      • 撤退條件的思考方式與不敷成本的意義
      • 再談麥當勞
    • 8-4 組織管理的應用
      • 應該強化或裁撤哪些部門?
      • 區分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就能看出邊際利潤
      • 以分攤前的利潤來判斷
      • 何為理想的分攤方法?
      • 有必要「財管一致」嗎?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