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歌起晉地,傳統歌謠數百年迴響:見證「草根到經典」的蛻變,探尋民歌脈絡與藝術生命力!【純有聲】

出版日期
2024/12/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4163668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歌從大地來,從鄉野傳唱到文化瑰寶
串聯文化、歷史與故鄉情感,民間旋律的生命力與傳承之路

▎民歌如星河,文化作底蘊
  本書是一部展現民歌文化瑰寶的力作。以民歌為主軸,猶如頭頂的銀河,以多元而璀璨的角度描繪出這片土地的音樂魅力。透過五章內容,讀者能從民歌的悠久歷史、動人旋律到其發展與傳承,全面了解民歌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正如星河永不枯竭,民歌的生命力也永遠流傳,代表了這片土地與人們不斷追求愛與美的精神。

▎名家故事與民歌傳承
  書中特別透過具體的民歌傳承人物與代表作品,展現民歌的傳奇色彩。例如馬玉濤、辛禮生、郭蘭英等名家,他們或因天賦而崛起,或因勤奮傳承傳統,而成為民歌星河中的耀眼明星。他們的故事如同這片土地本身,充滿坎坷卻富有力量。從黃河沿岸的二人臺到太行山的左權小花戲,每一位傳承人的努力,讓這些古老旋律跨越時空,進入現代人的心靈。

▎從民俗到文化藝術的演變
  本書不僅記錄民歌,更深入探討其文化內涵與演變歷程。透過對民歌分支如祁太秧歌、晉南小調等的剖析,讀者可以發現每段旋律背後,蘊藏著豐富的民俗意涵與社會背景。從「卷席片」的細膩到「號子」的高亢,再到融入戲劇元素的河曲二人臺,作者以優雅而理性的敘述方式,展現了民歌如何從鄉野走向舞台,並最終成為文化的靈魂所在。

▎民歌比天高,文化永留存
  全書在後記中,以牛郎織女的傳說作為隱喻,將民歌喻為銀河中永恆的星辰,歌頌其亙古不息的生命力。張石山在書中不僅以精緻筆法讚美民歌的魅力,更表達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信心。民歌不僅是民俗的記憶,更是整個民族的情感聯結,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它如同一種不滅的文化星光,永遠在大地與人心之間迴響。本書正是對這片星空的最深情禮讚。

【本書特色】:
本書以深厚的文化視野與生動的敘述筆法,記錄民歌的悠久歷史與多元風貌,結合民俗學、音樂學與文學敘述,展現民歌與地方文化的深層連結。既有名家故事與代表作品的細緻描寫,又涵蓋民歌演變的社會背景與藝術價值。同時,書中融入對民歌旋律與語言的細膩剖析,讓讀者感受到民歌的藝術生命力與傳統文化質樸的魅力。
  • 內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