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一期一會動力人際治療」專家初期座談
◎有時候治療現場情感交織的心理張力是昏暗不清的,如何在思路裡理出一條清晰可走的路徑? ◎在詭譎多變的治療情境中,治療師與個案最好以諮詢或者短期心理治療的框架進行,也就是一期一會。 ◎治療師經驗著診療室的裡外與現在,思索過去及未來,自覺與答案會在時間位移及換位間串列起來。 心理沒有被支撐起的感覺,較需要透過依靠他人,獲得情緒上的調節。 應對個案將複雜現象簡單化的精神世界,對治療師來說, 更需要的是態度和說話,要能夠呈現心靈的層次感和空間感。 在有層次感的世界,就會比較細緻,而且空間會更寬廣, 並因諮商師的存在,讓當事者「孤獨的能力」更有創造力。 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名字, 追趕孩子的靈魂,要造無數的橋來把他帶回家, 探索個案在分析治過程中精神現實的演化, 讓一期一會是個交流,而非擦身而過! 什麼是《一期一會動力人際治療》? 1. 它是新東西,我們預計花兩年,來完成實用堪用的心理治療手冊。 2. 它是精神分析思維的心理工作的一種。 3. 它是短期的心理治療模式,例如單次三六九次等等。 4. 它會是可用於公共服務的心理治療模式。 5. 它是有著在地特色的評估和短期心理治療模式。 6. 何以「一期一會」為名?因為面對困難個案,我們從未知出發,每次都當做可能是最後一次。 7. 它會以具體說明且條列的方式來說明。 8. 它也是一種倡議,歡迎有志者發展,讓台灣的心理治療模式更多元。
- 前言
-
第一堂 Experiencing and presenting disparate psychic states:因為它們都需要有自己的名字!/報告人:王明智
-
與談人:張博健
-
- 第二堂 Observing, acknowledging, and mending the splits:為什麼分裂必然環繞力量?On paradox論死而後生的悖論學/報告人:陳瑞君
-
第三堂 Developing a capacity for feeling and accepting paradox:只能控制精準叫出它們的名字?/報告人:陳建佑
-
與談人:白芮瑜
-
-
第四堂 立體成形的簡約、矛盾到吊詭的心智法術──simplicity-contradiction-paradox/報告人:王盈彬
-
與談人:彭明雅
-
- 第五堂 Unmasking:黑影投射不出黑影,所以尋找面具的所在!/報告人:郭淑惠
-
第六堂 Bridging:追趕孩子的靈魂,要造無數的橋來把它帶回家!/報告人:劉又銘
-
與談人:白芮瑜
-
-
第七堂 一期一會的交流或擦身而過:探索邊緣型患者在分析治過程的精神現實的演化/蔡榮裕
-
與談人:彭明雅
-
- 《附錄一》
- 《附錄二》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