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魏晉服議之經權研究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4/07/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863508410
「服議」是指學者討論喪服相關議題之言論。本書研究魏晉服議中守經與行權之議論,及其與當時政治、社會、學術的關係,探討服議產生經權論辯的原因。魏晉服議受門第社會、經學思想以及時代思潮影響至深,服議內容可謂魏晉時代現象之縮影。其中與「經權」相關的論辯彰顯學者利用經典應世或欲擺脫經典、重新建立人倫秩序的努力,其生動、靈活且務實的思維,足資後人更細緻地觀察魏晉時代。全書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範圍、方法,並回顧相關研究,以明本書在此類研究中之定位。
第二章勾勒魏晉時代背景作為研究之基礎。影響服議的因素甚多,其中以社會、學術、時代思潮三大因素最重要,故本章討論門第社會的形成與興盛、魏晉經學之狀況以及重情思潮。
第三章探討儒家經典中的經權思想,為魏晉服議的思想背景。第一節論《周易》、《論》、《孟》、《荀子》及《春秋公羊傳》之經權觀,此為魏晉學者的知識基礎。第二節為喪服論的經權思想,包括《儀禮.喪服》、《荀子》「稱情而立文」之說,以及《禮記》相關篇章等喪服論,此為魏晉服議理論之直接來源。
第四章研究服議中守經之議論。第一節為名實辨析。「名實」影響家族與政治,歷來受到重視。門閥婚姻使世族的人際關係複雜,必須辨明名實。第二節論宗支繼承之服議。宗支繼承為經典之制,議論中卻有許多應時的變制,凸顯時人守經中蘊含的行權思維。第三節論詮釋在服議中的運用。學者為使所論符合時代需求且不違離經典,多憑藉重新詮釋經典以達目的,於守經之中略顯行權之意。
第五章研究服議行權之議論,凸顯「情」之情感與情實義。第一節論重情思潮促使學者重新思考經典成制,在情感與制度衝突時,提出反經順情的論點。第二節論經典不足濟世時,學者應對現實的方式,例如「二嫡妻」、「異姓為後」等違經通權之制。第三節論「以己意釋禮制服」、「禮疑從重」以及「情理類推」等三種特殊的服議方式。
第六章討論「經權並重」之議論,包括「故事」、「心喪」、「短喪、既葬除喪」、「公除」等的運用。這些作法或制度來源於經典,這是對「經」的重視,而在實際運用上,透過擴大施行範圍來應對現實需求,此即「權」與「變」,藉此進行權力鬥爭、滿足個人情感、穩定政治秩序。從這些現象看來,經典在當時依然具有極高價值。
第七章為結論,綰合各章研究成果,指出經典為群體生活之指導原則,而群體生活之變化,也為經典注入更豐富的意涵。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範圍、方法,並回顧相關研究,以明本書在此類研究中之定位。
第二章勾勒魏晉時代背景作為研究之基礎。影響服議的因素甚多,其中以社會、學術、時代思潮三大因素最重要,故本章討論門第社會的形成與興盛、魏晉經學之狀況以及重情思潮。
第三章探討儒家經典中的經權思想,為魏晉服議的思想背景。第一節論《周易》、《論》、《孟》、《荀子》及《春秋公羊傳》之經權觀,此為魏晉學者的知識基礎。第二節為喪服論的經權思想,包括《儀禮.喪服》、《荀子》「稱情而立文」之說,以及《禮記》相關篇章等喪服論,此為魏晉服議理論之直接來源。
第四章研究服議中守經之議論。第一節為名實辨析。「名實」影響家族與政治,歷來受到重視。門閥婚姻使世族的人際關係複雜,必須辨明名實。第二節論宗支繼承之服議。宗支繼承為經典之制,議論中卻有許多應時的變制,凸顯時人守經中蘊含的行權思維。第三節論詮釋在服議中的運用。學者為使所論符合時代需求且不違離經典,多憑藉重新詮釋經典以達目的,於守經之中略顯行權之意。
第五章研究服議行權之議論,凸顯「情」之情感與情實義。第一節論重情思潮促使學者重新思考經典成制,在情感與制度衝突時,提出反經順情的論點。第二節論經典不足濟世時,學者應對現實的方式,例如「二嫡妻」、「異姓為後」等違經通權之制。第三節論「以己意釋禮制服」、「禮疑從重」以及「情理類推」等三種特殊的服議方式。
第六章討論「經權並重」之議論,包括「故事」、「心喪」、「短喪、既葬除喪」、「公除」等的運用。這些作法或制度來源於經典,這是對「經」的重視,而在實際運用上,透過擴大施行範圍來應對現實需求,此即「權」與「變」,藉此進行權力鬥爭、滿足個人情感、穩定政治秩序。從這些現象看來,經典在當時依然具有極高價值。
第七章為結論,綰合各章研究成果,指出經典為群體生活之指導原則,而群體生活之變化,也為經典注入更豐富的意涵。
-
第壹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宗旨與範圍
-
一、研究宗旨
-
二、研究範圍
-
-
第二節 前人研究回顧
-
一、民國以前的魏晉服議研究
-
二、民國時期的魏晉服議研究
-
-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
一、研究資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章節安排
-
-
-
第貳章 魏晉服議的時代背景
-
第一節 門第社會與〈喪服〉的關係
-
一、門第社會的形成與興盛
-
二、〈喪服〉受重視與門第的關係
-
-
第二節 魏晉經學的矛盾現象
-
一、經籍道息
-
二、禮學昌盛
-
-
第三節 重情的時代思潮
-
一、情、禮並重的先秦儒學
-
二、魏晉士人對「情」的發揚
-
-
-
第參章 儒家經典中的經權
-
第一節 順時應變之經權思想
-
一、《周易》的經權思想
-
二、《論》、《孟》的經權思想
-
三、《荀子》的經權思想
-
四、《春秋公羊傳》的經權思想
-
-
第二節 喪服論之經權思想
-
一、《儀禮.喪服》經傳的經權思想
-
二、《荀子》「稱情而立文」的經權思想
-
三、《禮記》的經權思想
-
-
-
第肆章 魏晉服議守經之議論
-
第一節 名實關係之辨析
-
一、家族名實問題
-
二、政治名實問題
-
三、法律名實問題
-
-
第二節 宗支繼承之相關服議
-
一、母以子貴
-
二、兄弟相為後
-
三、「為人後」相關議題
-
-
第三節 重新詮釋經典之議論
-
一、為舊君之服
-
二、繼母服
-
三、嫂叔服
-
-
-
第伍章 魏晉服議行權之議論
-
第一節 因應人情之服議
-
一、重情思潮之形成
-
二、重情思潮對服議的影響
-
-
第二節 因應時局之服議
-
一、王室服喪問題
-
二、二嫡妻
-
三、絕某宗與異姓為後
-
-
第三節 因應情實的特殊議論方式
-
一、以己意釋禮制服
-
二、禮疑從重
-
三、情理類推
-
-
-
第陸章 魏晉服議經權並重之議論
-
第一節 依循「故事」之議論
-
一、「故事」界說
-
二、服議中「故事」的運用
-
-
第二節 心喪之議論
-
一、「心喪」界說
-
二、「心喪」的運用
-
-
第三節 短喪與既葬除喪之議論
-
一、二制界說與漢代的施行
-
二、魏晉二制的施行與服議
-
-
第四節 公除之議論
-
一、公除界說
-
二、公除的爭議
-
-
- 第柒章 結論
- 引用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