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冰火大明─封建帝國末路的終章:從官僚權鬥到崇禎悲劇,明朝終局的權力迷局
【人性、權力、貪腐,鮮活而複雜的大明帝國】
腐敗,作為一種慢性病,其病理特徵在明朝展現得可謂淋漓盡致
整整276年,這漫長而又循序漸進的過程將其發育機理一覽無遺
▎裂痕:慢性病的花樣病灶
這一次太監缺席了貪廉劇鬥,皇帝孤身一人對抗文官。
大禮議,一場看似無聊至極的嘴仗,其實暗藏著皇權與相權的堅決爭鬥,造成官僚內部的撕裂;催生了著名貪官嚴嵩。而對抗嚴嵩和其子嚴世蕃,需要楊繼盛、沈煉的忠誠,徐階、高拱、李春芳等人的忍辱負重。但陸炳、邵元節、陶仲文的腐敗依舊難以抑制。海瑞,以清正剛直著稱,如利劍刺破黑暗,成為時代的光芒。然而,裂痕如慢性病般擴散,連海瑞也無力挽回,讓人不禁想求診於李時珍,探尋對嘉隆萬三朝的妙手良方。
▎明非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
世宗朝雖有大禮議和花式腐敗,但似乎鎮住了太監貪腐這個症狀。然而徐階身後,高拱、張居正重現徐有貞、曹吉祥的模式,與太監結盟。張居正這位大改革家也極盡奢靡,死後被政治清算,貪腐問題暴露無遺,導致末世腐朽景象。歷史評價他:「明非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他的改革成效受質疑,人們對他的崇拜更多是一種不健康的權力崇拜。礦稅太監遇上大航海時代,資本主義萌芽於腐朽土地中,新芽能否帶領帝國走過歷史關口?
▎復發:閹黨歸來
張居正為了與高拱爭權,重新放出了後宮政治這個封印半世紀的邪惡力量。真正可怕的是,徐有貞之後就是焦芳,閹黨捲土重來。這次是更凶殘的「九千歲」魏忠賢及其黨徒顧秉謙、崔呈秀。與此同時,一個光耀千秋的士人集團「東林黨」橫空出世,企圖劃破閹黨的汙濁,但更像是一次用盡生命的熱血噴薄。只是閹黨的「鐵腕肅清」與明太祖的「鐵腕肅貪」遙相呼應,此朝已再不可留。
▎結局:崇禎的迷茫
明思宗被認為是個勵精圖治的好人,但實際上他連勵精圖治的門都沒摸到。面對明末諸多問題,他試圖解決最容易的,卻反而壓垮了自己,最終自縊煤山。他未能找出問題癥結,孤苦無依。遼東將門和關寧鐵騎雖軍功顯赫,卻成為可怕的友軍黑洞。袁崇煥到底是精忠良臣還是奸賊,根本不複雜,他只是為遼東兒郎們撈取利益。明思宗不怕死,但他就想知道一件事:到底誰是忠來誰是奸?可惜這麼簡單的問題他到整個大明王朝都死了還是沒得到答案。
本書特色:本書為黃如一所著《冰火大明》的下冊,以通俗語言繼續講述大明王朝的歷史,揭示封建制度不可避免的缺陷,由裂痕逐漸擴大的慢性病灶到最終崩潰的過程。透過細述文官與宦官鬥爭、資本主義萌芽以及海瑞等清官的抗爭,闡述了貪腐逐步侵蝕王朝的過程,並反映出在無外部壓力下,內部腐敗如何導致明朝的滅亡。
腐敗,作為一種慢性病,其病理特徵在明朝展現得可謂淋漓盡致
整整276年,這漫長而又循序漸進的過程將其發育機理一覽無遺
▎裂痕:慢性病的花樣病灶
這一次太監缺席了貪廉劇鬥,皇帝孤身一人對抗文官。
大禮議,一場看似無聊至極的嘴仗,其實暗藏著皇權與相權的堅決爭鬥,造成官僚內部的撕裂;催生了著名貪官嚴嵩。而對抗嚴嵩和其子嚴世蕃,需要楊繼盛、沈煉的忠誠,徐階、高拱、李春芳等人的忍辱負重。但陸炳、邵元節、陶仲文的腐敗依舊難以抑制。海瑞,以清正剛直著稱,如利劍刺破黑暗,成為時代的光芒。然而,裂痕如慢性病般擴散,連海瑞也無力挽回,讓人不禁想求診於李時珍,探尋對嘉隆萬三朝的妙手良方。
▎明非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
世宗朝雖有大禮議和花式腐敗,但似乎鎮住了太監貪腐這個症狀。然而徐階身後,高拱、張居正重現徐有貞、曹吉祥的模式,與太監結盟。張居正這位大改革家也極盡奢靡,死後被政治清算,貪腐問題暴露無遺,導致末世腐朽景象。歷史評價他:「明非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他的改革成效受質疑,人們對他的崇拜更多是一種不健康的權力崇拜。礦稅太監遇上大航海時代,資本主義萌芽於腐朽土地中,新芽能否帶領帝國走過歷史關口?
▎復發:閹黨歸來
張居正為了與高拱爭權,重新放出了後宮政治這個封印半世紀的邪惡力量。真正可怕的是,徐有貞之後就是焦芳,閹黨捲土重來。這次是更凶殘的「九千歲」魏忠賢及其黨徒顧秉謙、崔呈秀。與此同時,一個光耀千秋的士人集團「東林黨」橫空出世,企圖劃破閹黨的汙濁,但更像是一次用盡生命的熱血噴薄。只是閹黨的「鐵腕肅清」與明太祖的「鐵腕肅貪」遙相呼應,此朝已再不可留。
▎結局:崇禎的迷茫
明思宗被認為是個勵精圖治的好人,但實際上他連勵精圖治的門都沒摸到。面對明末諸多問題,他試圖解決最容易的,卻反而壓垮了自己,最終自縊煤山。他未能找出問題癥結,孤苦無依。遼東將門和關寧鐵騎雖軍功顯赫,卻成為可怕的友軍黑洞。袁崇煥到底是精忠良臣還是奸賊,根本不複雜,他只是為遼東兒郎們撈取利益。明思宗不怕死,但他就想知道一件事:到底誰是忠來誰是奸?可惜這麼簡單的問題他到整個大明王朝都死了還是沒得到答案。
本書特色:本書為黃如一所著《冰火大明》的下冊,以通俗語言繼續講述大明王朝的歷史,揭示封建制度不可避免的缺陷,由裂痕逐漸擴大的慢性病灶到最終崩潰的過程。透過細述文官與宦官鬥爭、資本主義萌芽以及海瑞等清官的抗爭,闡述了貪腐逐步侵蝕王朝的過程,並反映出在無外部壓力下,內部腐敗如何導致明朝的滅亡。
-
6 裂痕:慢性病的花樣病灶
-
6.1 大禮議的超級裂痕
-
6.2 青詞宰相之神仙打架
-
6.3 仙風道骨的腐敗畫圖
-
6.4 嚴嵩父子的貪腐高潮
-
6.5 留作忠魂補
-
6.6 海瑞上疏,剛峰一柱
-
-
7 明非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
-
7.1 文官召喚太監
-
7.2 權傾八百年
-
7.3 名垂青史巨權貪
-
7.4 資本主義萌芽
-
7.5 實亡於萬曆
-
-
8 復發:閹黨歸來
-
8.1 九千九百歲
-
8.2 黨爭三國殺
-
8.3 夜空中的東林向你閃耀
-
8.4 鐵腕肅清
-
-
9 結局:崇禎的迷茫
-
9.1 明思宗先定個小目標
-
9.2 遼東將門養育大清崛起
-
9.3 關寧鐵騎,天下無敵
-
9.4 亡國亡天下
-
- 10 結論
- 參考文獻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