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園林美學史─奠基至發展:山野寺觀×私家園林×山水宮苑×咸京舊池×亂世樂土,從敬鬼娛神到外師造化
沒有機械般套用一般歷史學的分期,
以園林美學自身的發展過程為基準!
王侯囿臺×仙居樓閣×宗教聖地×皇家宮苑×公共遊豫
一部深入探討中國傳統園林藝術及其背後美學理念的學術巨著
由淺入深,綜合分析自古至今中國園林美學的起源、發展與變革
▎囿臺──中國園林之根
美感是人類高階社會性情感之一,審美是人類高階的精神需求,園林是高階文明的象徵,因此,擺脫物質功利需求的園林審美活動不可能出現在茹毛飲血的上古時代。基於此,園林史家都將園林溯源於有史可徵的殷商為敬鬼娛神而築的囿臺,只有囿臺異化為人的生活娛樂的境域,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審美活動。
▎三代──園林美學精神主軸奠基期
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天子和公侯們的囿臺美學思想隨著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從園林本身來說,春秋戰國時期的周王及諸侯園囿中,臺榭、池沼、山林、花木和飛禽走獸組成物質建構要素。在世界文明史上,人類原始宗教中祭拜的神靈,雛形往往都是怪禽異獸,是自然力量的象徵。周文王「與民同樂」的靈臺,春秋時已被盛遊獵、喜園囿的各級諸侯改變成獨自享樂的場域;迨及戰國,諸侯均已「高臺榭,美宮室」。蘇秦說齊湣王「厚葬以明孝,高宮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殿基高巨、「臺榭甚高,園囿甚廣」(《荀子.王霸》)成為炫耀國力、威懾敵國的方式。
▎秦漢──園林美學經典形態誕生期
秦漢時代在中國園林美學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頁,誕生了中國園林美學的經典形態:首次出現了「園林」之名和包括宮館、山水、動物、植物等物質要素,實用與審美兼具的宮苑;「體象乎天地,經緯乎陰陽」、「六合」宮苑營構理念;一池三山的仙境和崇樓偉閣的仙居模式;模山範水的造園法式;城宅路堤植樹的制度;一系列保護自然生態的法規;乃至「內聖外王」的士大夫人格理想和隱於金馬門、漁樵歸田的士人生活理想,開始將丘園、山林、田園、漁釣作為精神審美主體。漢代木結構建築奠定了中國至今梁架結構的法式,屋頂樣式齊全。以上,都可以用「秦漢典範」來概括。典範,就是學習、仿效的標準,在中國園林美學史上都具有經典性和權威性,因而經久不衰。
▎魏晉南北朝──園林美的自覺
園林色彩斑駁,高雅與低俗者兼有。這一時期,人們「不專流蕩,又不偏華上;卜居動靜之間,不以山水為忘」,山水庭園滿足了人們時時享受山林野趣的願望。在這種藝術氛圍裡,中國園林從「單純的模仿自然山水進而至於適當的加以概括、提煉,但始終保持著『有若自然』的基調」,初步形成了自然山水式園林的藝術格局,對山水的欣賞提高到審美的高度。園林主體的精神主軸開始走向高雅和審美。園林在藝術建構上已經趨於成熟,山水、花木、建築等園林要素已經齊備。這些文明的輝煌之果,如「楩柟鬱蹙以成縟錦之瘤,蚌蛤結痾而銜明月之珠」,成為六朝病態社會鬱結而成的文明之珍。
▎隋唐──園林美的發展
隋唐時期,經濟的繁榮帶來了文化的繁榮,特別是唐代最高統治者視「華夷如一」的文化心態,形成了開放的文化環境,人們空前昂揚的胸襟,普遍追求優雅高尚的審美趣味,園林成為文人名士風雅的展現和地位的象徵。詩人畫家直接參與營構園林,講究意境創造,力求達到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從美學宗旨到藝術手法都開始走向成熟;藉助真山實景的自然環境,以風光天然,加上人工的巧妙點綴,詩畫意境的薰染,雖然依然屬於自然風景庭園的範疇,但已經呈現出園林藝術從自然山水園向寫意山水園過渡的趨勢,為中唐至兩宋園林文化奠定了基礎。「大唐已發展到了一個『詩』的時代,因之大唐的庭園,亦發展到了一個『詩』的庭園」。抒情寫意式的「主題園」濫觴,為中國傳統園林藝術體系的成熟奠定了基礎。
本書特色:本書首先廓清了「園林」、「中國園林」及「園林美學」的概念,再審視中國園林美學的獨特性,在此基礎上,深入討論中國園林美學的幾個發展階段,全書力求史論結合,既有各歷史時期園林美學發展的規律探索,又有對典型園林的個案剖析,並穿插許多相關園林內容的圖片。
以園林美學自身的發展過程為基準!
王侯囿臺×仙居樓閣×宗教聖地×皇家宮苑×公共遊豫
一部深入探討中國傳統園林藝術及其背後美學理念的學術巨著
由淺入深,綜合分析自古至今中國園林美學的起源、發展與變革
▎囿臺──中國園林之根
美感是人類高階社會性情感之一,審美是人類高階的精神需求,園林是高階文明的象徵,因此,擺脫物質功利需求的園林審美活動不可能出現在茹毛飲血的上古時代。基於此,園林史家都將園林溯源於有史可徵的殷商為敬鬼娛神而築的囿臺,只有囿臺異化為人的生活娛樂的境域,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審美活動。
▎三代──園林美學精神主軸奠基期
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天子和公侯們的囿臺美學思想隨著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從園林本身來說,春秋戰國時期的周王及諸侯園囿中,臺榭、池沼、山林、花木和飛禽走獸組成物質建構要素。在世界文明史上,人類原始宗教中祭拜的神靈,雛形往往都是怪禽異獸,是自然力量的象徵。周文王「與民同樂」的靈臺,春秋時已被盛遊獵、喜園囿的各級諸侯改變成獨自享樂的場域;迨及戰國,諸侯均已「高臺榭,美宮室」。蘇秦說齊湣王「厚葬以明孝,高宮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殿基高巨、「臺榭甚高,園囿甚廣」(《荀子.王霸》)成為炫耀國力、威懾敵國的方式。
▎秦漢──園林美學經典形態誕生期
秦漢時代在中國園林美學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頁,誕生了中國園林美學的經典形態:首次出現了「園林」之名和包括宮館、山水、動物、植物等物質要素,實用與審美兼具的宮苑;「體象乎天地,經緯乎陰陽」、「六合」宮苑營構理念;一池三山的仙境和崇樓偉閣的仙居模式;模山範水的造園法式;城宅路堤植樹的制度;一系列保護自然生態的法規;乃至「內聖外王」的士大夫人格理想和隱於金馬門、漁樵歸田的士人生活理想,開始將丘園、山林、田園、漁釣作為精神審美主體。漢代木結構建築奠定了中國至今梁架結構的法式,屋頂樣式齊全。以上,都可以用「秦漢典範」來概括。典範,就是學習、仿效的標準,在中國園林美學史上都具有經典性和權威性,因而經久不衰。
▎魏晉南北朝──園林美的自覺
園林色彩斑駁,高雅與低俗者兼有。這一時期,人們「不專流蕩,又不偏華上;卜居動靜之間,不以山水為忘」,山水庭園滿足了人們時時享受山林野趣的願望。在這種藝術氛圍裡,中國園林從「單純的模仿自然山水進而至於適當的加以概括、提煉,但始終保持著『有若自然』的基調」,初步形成了自然山水式園林的藝術格局,對山水的欣賞提高到審美的高度。園林主體的精神主軸開始走向高雅和審美。園林在藝術建構上已經趨於成熟,山水、花木、建築等園林要素已經齊備。這些文明的輝煌之果,如「楩柟鬱蹙以成縟錦之瘤,蚌蛤結痾而銜明月之珠」,成為六朝病態社會鬱結而成的文明之珍。
▎隋唐──園林美的發展
隋唐時期,經濟的繁榮帶來了文化的繁榮,特別是唐代最高統治者視「華夷如一」的文化心態,形成了開放的文化環境,人們空前昂揚的胸襟,普遍追求優雅高尚的審美趣味,園林成為文人名士風雅的展現和地位的象徵。詩人畫家直接參與營構園林,講究意境創造,力求達到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從美學宗旨到藝術手法都開始走向成熟;藉助真山實景的自然環境,以風光天然,加上人工的巧妙點綴,詩畫意境的薰染,雖然依然屬於自然風景庭園的範疇,但已經呈現出園林藝術從自然山水園向寫意山水園過渡的趨勢,為中唐至兩宋園林文化奠定了基礎。「大唐已發展到了一個『詩』的時代,因之大唐的庭園,亦發展到了一個『詩』的庭園」。抒情寫意式的「主題園」濫觴,為中國傳統園林藝術體系的成熟奠定了基礎。
本書特色:本書首先廓清了「園林」、「中國園林」及「園林美學」的概念,再審視中國園林美學的獨特性,在此基礎上,深入討論中國園林美學的幾個發展階段,全書力求史論結合,既有各歷史時期園林美學發展的規律探索,又有對典型園林的個案剖析,並穿插許多相關園林內容的圖片。
-
緒論
-
一、「園林」和「中國園林」詮釋
-
二、「美學」,「園林美學」,「中國園林美學」
-
(一)天人合一的生境美
-
(二)文心畫境之美
-
(三)「生活最高典型」的詩意美
-
(四)潛移默化的浸潤美
-
-
三、中國園林美學史的歷史分期
-
-
第一章 原初審美意識與中國園林美胚芽
-
第一節 自然宗教與園林美符號
-
一、天象識別符號
-
二、地景識別符號
-
三、通天地的英雄和神靈
-
-
第二節 生命崇拜與園林美符號
-
一、宇宙和生命之源
-
二、生殖繁衍之神
-
三、護佑生命之神物
-
-
第三節 巫術禮儀與藝術美之胚芽
-
一、巫術歌舞
-
二、禮與等級的萌芽
-
三、最早的裝飾品
-
-
第四節 「營窟」、「橧巢」居住基型之美
-
一、土木材料
-
二、巢居與榫卯結構
-
三、明晰的環境生態意識
-
-
-
第二章 園林美學精神主軸奠基期—三代
-
第一節 夏商周王侯囿臺美的變遷
-
一、侈宮室,廣苑囿
-
二、以德配天,與民同利
-
三、目觀則美,高臺麗宮
-
四、遠近無害,臺榭德義
-
-
第二節 仁德為美
-
一、克己復禮為仁
-
二、中庸之謂德
-
三、「絃歌宰」與「曾點氣象」
-
四、比德之美
-
-
第三節 老莊「道法自然」之美
-
一、見素抱樸,無為之美
-
二、「文為質飾者也」
-
三、「有無相生」之美
-
-
第四節 諸子理想的人格美
-
一、內聖人格,重義輕利
-
二、醜中見美
-
三、自由之美
-
-
-
第三章 園林美學經典形態誕生期—秦漢
-
第一節 包括宇宙,總覽人物
-
一、籠蓋宇宙的審美情懷
-
二、侈大雄壯的充盈之美
-
三、木衣綈繡的雕麗之美
-
-
第二節 仙境和仙居
-
一、崑崙仙境
-
二、蓬瀛仙境
-
三、仙居樓閣
-
-
第三節 私家園林,異彩紛呈
-
一、長洲東苑,比肩上林
-
二、構石為山,有若自然
-
-
第四節 梁園風流與士夫理想
-
一、梁園風流,文人雅集
-
二、內聖外王,循吏理想
-
三、漁樵歸田,卜居清曠
-
-
-
第四章 園林美的自覺—魏晉南北朝
-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皇家宮苑美學
-
一、三國宮苑美學
-
二、兩晉宮苑美學
-
三、南朝宮苑美學
-
四、北朝宮苑美學
-
-
第二節 三國魏晉南北朝私家園林美學
-
一、「點綴」奢靡,「雅化」惡俗—西晉
-
二、寄情山水,東山絲竹—東晉
-
三、始寧山居,盡幽居之美
-
四、仙化理想,詩化田園
-
五、多構山泉,少寄情賞
-
六、修園誇競,自然野致
-
-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寺觀園林美學
-
一、南朝寺觀園林美學
-
二、北朝寺觀園林美學
-
三、巴蜀祠廟,江上風清
-
四、綠柳垂庭,嘉樹夾牖
-
-
第四節 公共遊賞園林
-
一、山陽竹林,清遠脫俗
-
二、山陰蘭亭,遊目騁懷
-
三、斜川之遊,風物閒美
-
四、高阜建樓,風光滿眼
-
-
第五節 南朝美學理論
-
一、宗炳澄懷觀道
-
二、謝赫「圖繪六法」
-
三、劉勰《文心雕龍》
-
四、鍾嶸「滋味說」
-
-
-
第五章 園林美的發展—隋唐
-
第一節 隋朝園林美學
-
一、山水宮苑,窮極華麗
-
二、得地形勝,動與天遊
-
-
第二節 唐五代皇家宮苑美學
-
一、貴順物情,戒其驕奢
-
二、九天閶闔開宮殿
-
三、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
-
四、亂世樂土,嗜治林圃
-
-
第三節 私家園林美學
-
一、自然成野趣
-
二、穿池疊石,丹巖吐綠
-
三、勢若冰炭,嗜石如一
-
四、湖園「四美」「六勝」
-
五、清雅高逸,山木半留皮
-
六、輕鐘鼎之貴,徇山林之心
-
-
第四節 宗教園林美學
-
一、雁塔晨鐘,驅山晚照
-
二、宗教聖地,紅塵俗世
-
三、本朝家教,恢宏壯觀
-
四、信佛順天,佛殿重麗
-
-
第五節 公共遊豫園林
-
一、咸京舊池,文士風雅
-
二、移山入縣宅,種竹上城牆
-
三、郡內佳境,構築亭宇
-
-
第六節 園林動植物美學
-
一、棠棣竹義
-
二、牡丹國色紫薇貴
-
三、鳳垂鴻猷,百鳥之王
-
-
第七節 唐五代園林美學理論
-
一、思與境偕,意存筆先
-
二、氣韻生動,離形得似
-
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
四、品題言志,山水仁德
-
五、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