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形意八卦雙手劍:圖解動作×歌訣要領×完整套路,招式背後的能量流動,將武藝精神代代傳承

出版日期
2024/01/0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77794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形意拳×八卦掌×雙手劍

傳統劍法再升級,中華武術新套路;
各家流派融會貫通,改良舊制獨創絕活!

  「南有少林刺虎劍,北有雙把劈刺劍」,中華雙手劍,又稱雙把劍,是先秦劍文化的寶貴遺產。據傳,雙手劍的始創者是秦始皇,唐代李賀就有「秦王騎虎遊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的詩句。中國劍道博大精深。漢代,以產良劍而聞名的地方很多,並出現了諸多以鑄劍而聞名的能工巧匠。由於當時擊劍成風,出過諸多聞名天下的劍術高手,也出現了專門探研劍術的論著和鑑定劍刀優劣的相劍者。劍的黃金時代,自然造就了鑄劍家、劍術家、相劍家的共興並存。

  雙手劍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冷兵器時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歐美也有廣泛的流傳。它主要是以雙手握持劍柄進行演練與攻防應用的一種劍法。雙手劍劍身較單劍要長,屬於大劍、重劍,長度一般為1.2公尺-1.4公尺,也較單劍重,一般為1.5-2.5公斤,現代武術比賽和表演為了增強表演效果可適當減輕重量,當然也可根據個人實際情況訂製。雙手劍的劍身和劍柄在實戰中兼用,較單劍更為剛猛,所以較難掌握。

  本書的雙手劍套路是在傳統劍術基礎上結合本人自身多年的練功體悟創編而成,該套路在勁力上突出了形意的整勁、透勁,在身法、步法上突出了八卦的活與變,步型上則以形意三體式為主,整套劍的演練充分突出形意、八卦的技術和風格。

  習練本雙手劍套路需要有形意、八卦、螳螂和普通劍術等方面的基本功。本套劍法主要包括形意拳法中的劈、鑽、崩、炮、橫和傳統劍術中的點、崩、刺、撩、掛、壓、帶、雲、截、格、絞等劍法,且絕大多數劍法是透過雙手持握劍完成,演練難度較大,對身法要求很高;步型主要包括:三體式、登山步、弓步、虛步、歇步、雞形步、獨立步、丁步、倒插步等;勁力主要展現快、透、整等;身法則融合形意和八卦的工、順、整、活、圓、變等。整個套路共有62個動作,分為四段,動作演練路線為直線與菱形相結合,在演練時可根據場地實際情況進行步法和個別動作的調整,以達到充分發揮,演練時既要展現雙手劍的剛猛和實戰性,又不失其劍似游龍的瀟灑飄逸。

  雙手劍術雖流傳已久,但關於雙手劍的論著和參考圖書卻非常稀少,為更好地繼承發揚雙手劍術,作者根據多年個人習練和體悟寫成此書,並根據本套劍法創編了〈形意八卦雙手劍歌訣〉,以便為廣大雙手劍愛好者提供參考。
  • 部分武術界前輩、好友為作者題字留念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自序
  • 概述
  • 上部傳承
    • 我的三位師父
    • 形意一脈
    • 八卦一脈
    • 劉龍昌形意傳承譜系
    • 劉龍昌八卦傳承譜系
  • 下部功法
    • 第一章 基本技術
      • 第一節 手型
      • 第二節 步型
      • 第三節 基本劍法
    • 第二章 形意五行劍單練
      • 第一節 劈劍
      • 第二節 鑽劍
      • 第三節 崩劍
      • 第四節 炮劍
      • 第五節 橫劍
    • 第三章 形意八卦雙手劍完整套路
      • 第一節 歌訣
      • 第二節 動作名稱
      • 第三節 動作方法、圖解及要領
    • 第四章 歷代關於劍術論著和詩詞摘錄
      • 第一節 論著
      • 第二節 詩詞
      • 第三節 關於劍的霸氣詩句節選
  • 後記
  • 附錄
    • 作者與部分武術界前輩、好友合影留念
    • 作者部分練功照
    • 作者與部分學生、弟子合影
    • 作者公益培訓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