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吃貨筆記,挖掘「接地氣」的美味:肉夾饃、鼠麴粿、鹽水鴨、棺材板、蟹粉小籠包……上班身心俱疲,只好用美食療癒自己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10/25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76612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舌頭不夠靈活,吃「泥螺」小心吃盡苦頭?
►臺灣經典夜市小吃蚵仔煎,身分竟是「外來種」?
►起司控的福音,東方版乳酪「乳扇」製作大公開!

在地美食×平價海鮮×天然鮮蔬×綿密豆腐×濃郁香蕈
身邊隨處可見的好滋味,哪裡需要食材多昂貴!

▎澱粉魅力無法擋,碳水化合物最棒

【老婆餅沒有老婆,但鮮花餅有鮮花】
  鮮花餅的主要配料是玫瑰花,以前一般也會摻雜玉蘭花,以增加香氣的層次,但是現在的餅店,都是用純玫瑰花了。玫瑰花一定要早上9點以前採摘,這時的花剛剛綻放,而又沒有完全打開,玫瑰花芳香精油蘊藏在其中,香氣最為濃郁沒有散失。花瓣和冰糖、白糖、芝麻、花生、核桃仁、棗泥、豬油製成餡心,包在油酥皮裡,輕輕咬一口,花香十分濃郁,彷彿身在花園之中。

【先別管一×了,你聽過蘭州拉麵嗎?】
  蘭州拉麵一定要拉,和坊間流行的細絲拉麵不同,傳統的蘭州拉麵我更喜歡「蕎麥稜」,類似於筷子粗細而帶點三稜形的麵條特別的筋道有嚼頭。蘭州拉麵的湯也是精心熬製,絕對不會含糊。蘭州人吃牛肉麵,先喝一口湯,便知是不是道地。熬湯常選用草原上出產的肥嫩牛肉,加大塊牛頭骨和腿骨,再按比例加入牛肝湯和雞湯,在大鐵鍋內慢火熬煮,之後每一次都要兌上一次留下的老湯,循環往復。所以蘭州拉麵的湯味道濃,卻能夠做到清亮澄澈。

▎吃肉肉長肉肉,人生不可食無肉!

【誰說瘦肉乾又柴,口感一流的瘦叉燒!】
  里脊肉分成長條,塗抹叉燒醬,最好醃製兩遍,每遍幾個小時,也可以在叉燒醬裡再添加些蜂蜜,味道會更好。醃製入味的肉條就可以叉烤了,不用叉子也行,叉烤就是為了四面烤製均勻。烤好的叉燒,色澤紅亮,切片後片片勁挺,邊緣紅潤誘人,而內裡又能看到瘦肉清晰的肌理,味道是甘鹹交融,唇齒留香,耐人尋「味」。我也試過加一點陳皮丁一起烤的,味道更是複合悠長,誘人追尋。

【臺灣有南北粽之爭,中國也有南北鴨流派】
  南京烤鴨在乎的是配鴨肉吃的那一碗老滷汁的味道。明爐烤鴨在烤製時,鴨皮下要吹氣、鴨肚膛內要灌水,這樣才能形成外烤內煮、皮酥脆肉軟嫩的效果。一旦鴨肉熟了,這一包汁水也鮮透。趁熱把酒釀等倒進湯汁,澆上糖色、米醋、精鹽,不能加醬油增色,就是要原汁的醬色,這樣的紅湯老滷才叫道地。用鴨肉蘸著紅滷吃,鹹裡帶微酸,回味裡有鮮甜,鴨肉的美就徹底地展現出來了。

〔本書特色〕
食物延續了人類的生命,情感寄託了人類的精神。一份食物不僅要美味,還要能引起人們的情感觸動,方能稱作佳品,這與食材的高級與否並無關聯,那麼平民食材如何做出有情感的美味?作者將一篇篇札記彙整成冊,按照類別分為十大章,透過樸實溫暖的文字,不僅詳細介紹了各地飲食文化,也使讀者感受到包含其中的人情味。
  • 前言 食物與情感的一場相互成就
  • 豆之精華
    • 吃毛豆腐,讓我想起黃世仁
    • 三種豆粉
    • 老北京的麻豆腐
    • 淮揚好,干絲似個長
    • 把往事釀成腐乳
    • 臭干子
    • 乾炸響鈴
    • 傷心涼粉
    • 缸裡的豆瓣醬
    • 建水的燒豆腐
    • 且將蠶豆伴青梅
  • 食在豐腴
    • 臘排骨火鍋,功比古樂
    • 情意似火腿
    • 成為叉燒,是瘦肉的光彩
    • 大理生皮
    • 蹄之花
    • 肥腸粉與軍屯鍋盔
    • 麻補與吹肝
    • 肉夾饃和涼皮
    • 蘇滬的鮮肉月餅
  • 河海之鮮
    • 此螺非彼螺
    • 蜀中三魚
    • 六月黃
    • 膠東四大拌
    • 酸湯魚和波波糖
    • 海中烏金
    • 洱海銀魚,情思如練
    • 魚糕
    • 轉角遇到蚵仔煎
    • 魚丸麵
    • 盆菜:真摯的人間滋味
    • 番禺的禮云子
  • 沁脾香菌
    • 松茸、松露和雞樅
    • 張家口不產的「口蘑」
    • 冰花玉絡有竹笙
  • 水土鮮蔬
    • 紫蘇長髮
    • 西塘的芡實糕
    • 天上人間折耳根
    • 鄉土果凍——冰粉
    • 薑柄瓜和瓜花
    • 徽有苔
    • 沒有泡菜的四川是不完美的
    • 海菜花在海菜腔裡永恆
    • 破布子,古早味
    • 一包冰糖吊梨膏
    • 廣東涼茶
    • 我愛燒仙草
    • 洪雅苦筍
  • 醍醐蛋乳
    • 乳扇與乳餅
    • 滑蛋:最好的味道在最家常的食材裡
    • 老北京的幾樣甜品
  • 天之禽羽
    • 二京的烤鴨
    • 一鍋正氣
    • 乾巴與臘鵝
    • 南京的鹽水鴨
    • 宜良烤鴨
    • 永州血鴨
    • 沾益辣子雞
    • 蘇州的幾樣吃食——母油船鴨、棗泥拉糕和糖粥
  • 一地風味
    • 說說我熟悉的山西菜
    • 傣味包燒
    • 老北京的幾樣家常吃食
    • 河南老字號的幾樣美食
    • 潮汕的兩道糖水
  • 元氣穀物
    • 餌絲餌塊:雲南早餐的念想
    • 糌粑與酥油茶
    • 臺灣有種小吃叫「棺材板」
    • 用饢包裹著的新疆
    • 泡露達
    • 跨越海峽的鼠麴粿
    • 蟹粉小籠包
    • 黃糕粑和枕頭粑
    • 艾蒿饃饃
    • 鮮花餅
    • 香竹飯和花飯
    • 蕎糕和蕎麥捲
    • 雜醬米粉和砂仁條
    • 蘭州拉麵與炸百合
    • 寧夏包子與新疆烤包子
    • 泥巴裡的美味——炒琪
    • 平遙的家打月餅和油花花
    • 泉州的滷麵和五香捲
  • 原野牛羊
    • 羊雜湯裡的似水流年
    • 沒頭沒腦的頭腦
    • 撒撇
    • 「詐馬」是隻羊
    • 粉蒸
    • 它,似蜜
    • 淮南的醬豆和牛肉湯
    • 簡陽羊湯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