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占察善惡業報經》,又名《大乘實義經》,《宗鏡錄》引文稱為《進趣大乘方便經》和《占察經》,據傳為菩提燈譯出,共二卷。上卷是用木輪占察善惡宿世業報,兼示禮懺地藏菩薩滅罪除障之法,下卷示趨入一實境界之二種觀行,一是唯心識觀,二是真如實觀。若因障難難以修持二種觀行,另有一切時處持念「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號的方便法門,由此思惟凡聖體性平等,觀察己身無常苦無我,深可厭離。 此經約於隋朝時出現。於593年(隋開皇13年),有人因此經塔懺法而告官,官府詢問當時大德法經等人,答此經不在譯經目錄之中,其涉及占卜的塔懺法與眾經復異,不可依行,判此經為偽。法經《眾經目錄》、《歷代三寶紀》、《大唐內典錄》將其列入疑惑部。
-
占察善惡業報經論
-
一、通論
-
二、教興因緣
-
二、教應時機
-
三、教貫權實
-
-
二、本論
-
一、啟教敘說
-
二、正陳宗趣
-
三、受益流通
-
-
三、分論
-
一、本經題旨
-
二、說聽師資
-
三、刻輪占相
-
四、自誓受戒
-
五、根本之業
-
六、心如來藏
-
七、綜合經名
-
-
-
八識規矩頌記
-
序文:周慶光教授作
-
一、導言
-
二、詮名
-
一、八識涵義
-
二、頌文組織
-
三、頌義補充
-
四、三藏智巧
-
-
三、表相
-
一、前五識章
-
二、第六識章
-
三、第七識章
-
四、第八識章
-
-
四、顯性
-
一、染淨本源
-
二、伏斷執障
-
三、證得勝果
-
四、平等真際
-
五、事理統一
-
六、異說比觀
-
-
五、後記
-
跋:朱斐居士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