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短波時代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1/2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44051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百年來台灣廣播史,也是台灣戰後歷史的縮影
★ 世界、亞洲、台灣歷史角度來看人與廣播的關係
★ 在言論箝制的年代,看傳統技術如何突破資訊管控的高牆
★ 特別收錄中央廣播電台珍貴錄音檔案
這裡是臺灣之音!
This is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走過百年政權更迭、媒體管制,與傳播科技的演化
不變的是透過電波傳遞自由訊息的初心

H.E. Andrea Bowman 柏安卓女士 Ambassador, Embassy of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in the R.O.C. (Taiwan) 駐台外交使節團團長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國大使
中央研究院院士 朱敬一
文化部長、知名作家 李遠(小野)
作家、主持人 馬世芳
前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知名作家、國家文藝獎得主 路平
金鐘獎最佳主持人 溫士凱
跨界聲音工作者 賈培德
國家影視聽中心董事長 褚明仁
聯聲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這是數位鐵幕的時代
卻也是短波廣播突破藩籬、迎來復興的時代
近百年來,央廣從「自由中國之聲」到「臺灣之音」、從神祕機構到公共媒體,央廣的歷史,就是台灣向世界發聲的歷史。這本書是央廣獻給臺灣和世界的禮物。
——Rti 央廣董事長·賴秀如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二十年,數位科技快速發展,原先該是訊息快速流通,更能邁向同步的世界,卻在許多地域築起了難以跨越的數位管控高牆。此時,似乎式微的空中電波重新以超越阻隔的遠距傳播能力,成為傳播自由訊息的重要媒介。而即將邁向創臺百年的中央廣播電臺(Rti),正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央廣的故事彷彿台灣歷史的縮影:殖民時期草創的硬體設備,在二戰與冷戰時期執行著不同當權者的任務,當國家邁向自由開放後,建立起自我風格與主體性,並透過與世界的交流,成為民主自由陣營中不可或缺的聲音。

歷經戰爭與遷徙,族群融合與民主轉型,如今的央廣已成為國家對外重要的多語公共媒體,在跨越空間限制的陪伴下,有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忠實聽友:如莫斯科聽友成為鄧麗君的粉絲;墨西哥偏鄉的小女孩發現家中的果樹就是節目介紹的龍眼樹。而央廣每年總會收到數量驚人的來信與收聽報告,甚至有熱情聽友從數千百公里外前來參與各地舉辦的聽友會活動。

在媒體形式的不斷創新之下,廣播牽起的緣分卻綿長不斷,本書細數了中央廣播電臺邁向百年的歷程,更從主持人、聽友的角度講述廣播與人的連結,以及百年來透過空中交會所產生的真摯情感。
  • 序 一座島嶼,一個電台,和全世界交朋友的故事──中央廣播電臺董事長 賴秀如
  • 序 章來自島嶼的巨大聲響
    • 從心戰任務到世界交流的百年足跡
    • 短波的曾經與現在
  • 第一章跨越世紀縫隙的臺灣之音
    • 在國際廣播協會結交民主盟友
    • 廣播也是我們的外交
  • 第二章他們來自天涯海角
    • 央廣的粵語和客語廣播
  • 第三章曾經,留存在廣播史的另一種聲音
    • 凝聚華僑的「祖國」廣播
  • 第四章以短波連接地球各個角落
  • 第五章日常的情緣與災難中的微光
  • 第六章讓台灣的你聽到自己的鄉音
    • 聽央廣,學語言
  • 第七章數位極權時代,聲音還是自由的
    • 央廣與民主的價值
  • 尾聲 廣播的共感時代
  • 附錄 央廣大事年表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