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沒有誰在折磨你,是你不放過自己:1%的不快、不甘、不爽,總釀成我內心 100%的折磨,這就是內耗—我得趁剛萌芽就掐死它。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1/0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50514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當當心理學新書榜TOP1

◎很怕得罪人,只想當好人──對人過度友善也是一種病態。
◎別人白你一眼就心疑:「嫌棄我?」這是聚光燈效應,以為大家都在關注你。
◎再怎麼閃閃發光的金子,也取代不了生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優勢。
◎吵架是鹽,多了會苦、少了無味!有些爭執是必要的,如何爭不影響心情?

工作上,你常因別人態度不好而將合作契機搞砸?
「他總是針對我,否定我?」
生活中,常因別人的失誤爆發激烈口角?
「他怎麼又犯這樣的錯?」
什麼時候,你的情緒才能自己作主?

本書作者馬浩天是暢銷書作家、心理學研究者。
很多人經常問他:「我今天什麼也沒做,為什麼這麼累?」

答案都指向內耗──對外界刺激感到些微不快、些微不甘、略微不爽,
但就是這微微的1%壞情緒,導致內心100%的折磨。
最後以小失大、由點擴散到面,最後全部崩潰。

馬浩天舉出許多人常犯的內耗心理:野馬效應、聚光燈效應……
看清這些內耗心理如何作祟,你便能趁早
擺脫微不快、微不甘、微不爽的心理,把內耗扼殺於萌芽中。

◎過度友善以和為貴。結果,我的情緒我作主了嗎?
‧刻意討好、主動退讓,總是習慣當「好人」,導致自己心好累。
過度友善也是一種病態心理,久了會成習慣。怎麼改善?

‧「他是在取笑我的衣服不好看嗎?」、「同事是在討論我的新髮型很醜?」
你的內心經常上演這些小劇場?
「聚光燈效應」告訴你,你受到的關注沒有你以為的多。

◎你被1%的壞心情導致情緒全盤受影響?
非洲有一種蝙蝠靠吸取野馬的鮮血為生,雖然蝙蝠吸血量極少,
但野馬被吸血後會暴怒、狂奔,最終甚至喪命──
小心「野馬效應」:因為別人的一點小錯,導致自己犯下大錯。

◎情緒滿了也需要「放水」
‧受了委屈要找對象抒發,對娃娃傾訴也可以,或將煩惱寫下來。
重點不是跟誰說,而是說出來──找個屬於自己的「樹洞」喊出來。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例如,村上春樹堅持跑步超過40年,這也成為他的寫作靈感。
覺得自己對什麼都沒興趣?許多事不是喜歡了才做,而是在做的過程中找到樂趣。

人生所有問題都是情緒問題。
1%的不快、不甘、不爽,總釀成我內心100%的折磨,
這就是內耗──我得趁剛萌芽就掐死它。
這是一本專為成年人打造的情緒使用說明書。
  • 推薦序一 我會產生消極情緒,是我自己的問題?/諮商心理師 王雅涵
  • 推薦序二 內耗,是自己與未被解決的情緒之間的鬥爭/諮商心理師 蕭婷文
  • 前言 今天你放過自己了嗎?
  • 第一部 反內耗心理學
    • 第一章 我的情緒,我作主
      • 1. 別被「別人的聲音」左右
      • 2. 過度友善也是病態心理
      • 3. 學會說「好」跟「不好」
      • 4. 他是在嫌棄我嗎?
      • 5. 強勢不是手段,是性格
      • 6. 畢馬龍效應:期望什麼,就得到什麼
    • 第二章 你還在被1%的壞心情影響嗎?
      • 1. 完美,很好;不夠完美,不好!
      • 2. 所有問題,都是情緒問題
      • 3. 野馬效應
      • 4. 內耗就是跟自己較勁
    • 第三章 駛出內耗單行道,讓情緒轉彎
      • 1. 賺得全世界也比不上的東西
      • 2. 低自尊不是一日形成的
      • 3. 接受暫時模糊的狀態
      • 4. 鑽牛角尖的啟示
      • 5. 發光的金子,代替不了生鐵
      • 6. 絕境是天才的晉升階梯
    • 第四章 情緒滿了也需要「放水」
      • 1. 心情也有超限效應
      • 2. 吵架是鹽,多了會苦、少了無味!
      • 3. 找到屬於自己的「樹洞」
      • 4.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 5. 跑步使人快樂
      • 6. 吃飽不如睡好
  • 第二部 成年人的情緒使用說明書
    • 第五章 找到自己的位置
      • 1. 你被賦予什麼角色?
      • 2. 擺脫角色衝突
      • 3. 聚光燈效應
    • 第六章 當隱藏的社交高手
      • 1. 當社交焦慮成為流行病
      • 2. 成年人的社交祕訣
      • 3. 不要對別人抱有過高期待
      • 4. 內向的人,更容易創造高品質社交
      • 5. 被批評了,你會往心裡去嗎?
      • 6. 高情商的人說話都有目的性
    • 第七章 讓親密關係升級
      • 1. 跟原生家庭和解
      • 2. 熱戀過後,自然度過冷淡期
      • 3. 所有人都生活在自己的過去中
      • 4. 人們更願意為自己主動的選擇買單
      • 5. 不當「yes父母」
    • 第八章 不焦慮,才能高薪又高興
      • 1. 越努力,越焦慮?
      • 2. 高薪重要,高興更重要
      • 3. 工作不分貴賤,但專業感能分出高低
      • 4. 做的意義,遠大於做好
      • 5. 道理都明白,還是過得不太好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