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特色分明、優美高雅、令人折服……
在莫里斯筆下,旅行似乎是真正忠於自我地活著最好的方式。
——《紐約時報》
當代最偉大旅遊文學家珍‧莫里斯遺世之作!
生命的存在,
每一則都是莊嚴堂皇而難以穿透的漫長寓言
當作者隱隱感覺到衰老的跡象,於是展開一種新穎的文學嘗試。一開始是寫給她已逝女兒的系列書信,只是這個計畫很快轉變成微散文和鮮明回憶,以壯偉和日常兼具的經驗為中心而展開,寫她與一生伴侶伊莉莎白在世界各地的旅遊,也寫打噴嚏、親吻,和變老。
本書就此誕生,但莫里斯卻決定它只能在其死後出版,不是有所隱瞞,而是想做為一種告別。本書的多數文章寫於二十一世紀初期,首要反映的是莫里斯一貫信念:沒有任何事物只如表面所見。事實上,她說,每件事都是寓言。誠然,在莫里斯的講述中,連生命——存在的難題——都是一則莊嚴堂皇而難以穿透的漫長寓言。
莫里斯帶我們去加州的分離主義嬉皮聚落波利納斯,也去她位於威爾斯的家園,更一視同仁地介紹我們認識尼泊爾的雪巴人和年老的郵輪旅客,而貫穿所有文章的是「寓言」這一主題。在某篇散文中,她痛罵成熟之無趣,在另一篇裡,她譴責國籍之荒唐。她以特有的神氣
活現筆觸,為吹口哨、罵粗話、貓咪和驚嘆號都寫下了頌歌。莫里斯重訪先前作品的經典場景,以其遊歷為這本文集定錨。
《寓言》一書貼近個人而煥發澄澈的智慧,不僅見證擁抱生命的美好,也見證了作者的迷人、義憤與永遠出人意料。在她最後的作品裡,莫里斯的寫作依然博學多聞,傳達出一種精神上的慷慨,並「以其大有理由的古怪脾氣調味」。雖然我們失去這位偉大文學家的陪伴,但讀者可透過此書憶起,莫里斯是如何成為了許多人「睿智而風趣的好旅伴」。
在莫里斯筆下,旅行似乎是真正忠於自我地活著最好的方式。
——《紐約時報》
當代最偉大旅遊文學家珍‧莫里斯遺世之作!
生命的存在,
每一則都是莊嚴堂皇而難以穿透的漫長寓言
當作者隱隱感覺到衰老的跡象,於是展開一種新穎的文學嘗試。一開始是寫給她已逝女兒的系列書信,只是這個計畫很快轉變成微散文和鮮明回憶,以壯偉和日常兼具的經驗為中心而展開,寫她與一生伴侶伊莉莎白在世界各地的旅遊,也寫打噴嚏、親吻,和變老。
本書就此誕生,但莫里斯卻決定它只能在其死後出版,不是有所隱瞞,而是想做為一種告別。本書的多數文章寫於二十一世紀初期,首要反映的是莫里斯一貫信念:沒有任何事物只如表面所見。事實上,她說,每件事都是寓言。誠然,在莫里斯的講述中,連生命——存在的難題——都是一則莊嚴堂皇而難以穿透的漫長寓言。
莫里斯帶我們去加州的分離主義嬉皮聚落波利納斯,也去她位於威爾斯的家園,更一視同仁地介紹我們認識尼泊爾的雪巴人和年老的郵輪旅客,而貫穿所有文章的是「寓言」這一主題。在某篇散文中,她痛罵成熟之無趣,在另一篇裡,她譴責國籍之荒唐。她以特有的神氣
活現筆觸,為吹口哨、罵粗話、貓咪和驚嘆號都寫下了頌歌。莫里斯重訪先前作品的經典場景,以其遊歷為這本文集定錨。
《寓言》一書貼近個人而煥發澄澈的智慧,不僅見證擁抱生命的美好,也見證了作者的迷人、義憤與永遠出人意料。在她最後的作品裡,莫里斯的寫作依然博學多聞,傳達出一種精神上的慷慨,並「以其大有理由的古怪脾氣調味」。雖然我們失去這位偉大文學家的陪伴,但讀者可透過此書憶起,莫里斯是如何成為了許多人「睿智而風趣的好旅伴」。
- 封面
- 書名頁
- 編輯前言
- 生前解剖
-
一、也許貓例外……
-
純真年代?
-
現實之中
-
諺語之愛
-
超越的小鎮
-
疑病症
-
旅行者
-
布盧姆日的訊息
-
守護罪人
-
-
二、三艘船駛來
-
年少之舟
-
我們對他們
-
皮草商人
-
逆境中的風格
-
土壤或靈魂?
-
葡萄酒吧裡的男子
-
文法中的尼金斯基
-
火車上的蘇格蘭人
-
某處的天堂
-
-
三、洋洋自得地對歡樂之人復仇
-
邁向成熟!
-
蒸氣船之樂
-
隱形的忠誠
-
夢到夢?
-
噢!曼哈頓!
-
與老狗同行
-
英雄
-
打噴嚏
-
海濱的一夜
-
-
四、天神與英雄應如是
-
「老人號」郵輪行
-
小子,球衣給你!
-
火車上的美國人
-
柑橘醬的滋味
-
詩人
-
暖水袋
-
概念式旅行
-
普羅旺斯的特質
-
-
五、你看到那個年高德劭的人物嗎?
-
不情願地變老
-
跌倒
-
動物園園長
-
萬獸之王
-
啊,加州!
-
登山者
-
搭乘偶像號
-
長白雲之鄉
-
通往所有地方的橋
-
性事等等
-
論吹口哨
-
論親吻
-
為粗話請命
-
論仁慈
-
論變老:一個不可知論者的講道文
-
- 死後解剖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