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脫家者:和有毒家人劃清界線,從面對指責、修復創傷到重建自我價值,遇見全新的自己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67308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跨界名人 ,眾聲推薦!

知名律師|呂秋遠  立法委員|林昶佐  臨床心理師|洪培芸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  諮商心理師|蘇絢慧  人氣podcast「閨蜜該該叫」主持人|阿該

你有權終止與有毒家人的關係。
你有權離開有損你身心健康的人,從此不再聯繫。
你有權生氣,有權好好照顧自己、滿足自己,而不必選擇寬恕——有時,寬恕是太天真的想法。
你有權以自己選擇的方式,過自己的人生,不必向任何人解釋你的決定。

斷絕關係不但聽起來可怕,想來就令人心碎。但這將大幅改善有毒家庭受害者的身心健康,是為自己爭取幸福的必經之路──而且,你並不孤單。

狠下心來與家人切割,難免讓人備感自責愧疚,而接下來,你又要面對什麼樣的社會眼光與指責批判?未來充滿了不確定,你內心不斷質問自己、懷疑自己。此時,你需要的不但是心理專家的指引,更是過來人的理解。

雪莉.坎貝爾博士既是有超過二十年臨床心理治療經驗的「脫離家庭」專家,也是歷經有毒家庭傷害的過來人,她將帶領同樣受盡創傷的你,一步步學會:
․立下界線
․面對指責
․釋放哀傷
․克服自我懷疑
․丟掉從小被灌輸的羞恥感
․憑著自己的努力邁向療癒
․找到自己的價值,以健康的身心迎接充滿愛的嶄新關係

這是一趟自我療癒的旅程,也是一條情感解放之路。勇敢踏出這一步,你絕對可以用一種健康、理性而負責任的方式,讓自己從有毒家庭關係中解脫,成為更好的自己。

各界讚譽

脫離有毒家人的你,更需要看見你身上的傷和苦痛。在療癒千瘡百孔身心的歷程,這本書會是你的幫助。──諮商心理師 蘇絢慧

有關「有毒家人」的定義、觀點,竟然與我自身遭遇如此相似,除了感嘆沒能早點讀到這本書,也很慶幸自己在掙扎的過程中,正好也嘗試到書中建議的做法,得以讓自己從痛苦輪迴中有所喘息。──立法委員 林昶佐

身為聽過、看過無數台灣家庭故事,次數堪稱名列前茅的樹洞,我覺得這本《脫家者》是非常實用的書籍──知名律師 呂秋遠

不是所有家人都會愛你,但沒關係,離開那些有毒家人反而感受更多愛。──人氣Podcast「閨蜜該該叫」主持人阿該

釐清何謂有毒家人的虐待,這種傷害如何影響一生,造成無法抹滅的困惑與羞恥感。書中也提供實際可行的療癒步驟,讓受虐的傷痛止於自己。這本書賦予讀者權利,讓有這類創傷的讀者能感受過去從未被獲准去感受或談論的議題。──《心靈雞湯》共同作者 傑克.坎菲爾(Jack Canfield)

讀到本書前,坊間沒有任何一本自助書能引導我與有毒家庭斷絕關係, 或處理善後、走向療癒。我一步步照著雪莉.坎貝爾的藍圖去做,幾個星期內就緩解了我這輩子的靈魂折磨。本書對承受這類創傷的受害者特別有幫助,對診間碰到這類問題的臨床心理師也助益良多,更牽引我回到分離已久的父親身邊,在他去世前接受我的和解原諒。我曾是個情感上破損不堪的孩子,也是個不斷尋求自我價值的人,現在的我是個傷口仍在的成年人,但我立下了安全界線,也在情感上愈來愈成熟,而且我知道,自己已經夠好了。──作家、TED 主講者、廣播與電影製作人 湯姆.杜塔(Tom Dutta)

有時候,最健康的做法是與有毒之人立下界線,即使家人也不例外。書中觸及大量與有毒家人相關的資訊,每位讀者都能從中得到受用無窮的知識,學會在心理上與情感上跟有毒家人保持距離,為失去家人關係釋放哀傷,並堅守健康的界線。坎貝爾讓我們學到,要療癒不被理解的創傷,不是想辦法獲得理解,而是要有勇氣獨自面對一切困境。──《滋養你的身體與心靈》(Nourishing Your Body and Soul)作者 茱莉.海夫納(Julie Hefner)

坎貝爾的文字以同情與憐憫,溫柔包圍讀者,為想要擺脫有毒關係、獲得真正療癒的人提供明確指引。她把自己經歷中脆弱的一面公諸於世,不僅給讀者指引,也向讀者驗證,擺脫困擾我們的有毒家人,過平靜充實的生活,是有可能做到的,我高度推薦這本書給渴望在人生中獲得真自由的人。──Crown & Compass Life Coaching公司教練 茱莉.羅昆(Julie Lokun)

幾年前採訪雪莉.坎貝爾,我曾無知地問她:「選擇把家人排除在你生活以外, 很不容易吧?」她馬上回道:「那不是選擇,而是為了活下來不得不做的事。」我當下恍然大悟。坎貝爾透過她的專業與個人累積的知識,為那些同受有毒家庭之苦的人,提供一條實際可行的出路,從療癒、生存到最終茁壯。本書讓他們知道,自己有權設定救命界線來擺脫控制。我非常推薦坎貝爾的這本新書。──心理治療師、作家、電視名人 羅比.路德維希(Robi Ludwig)

坎貝爾又一經典之作,必能引起每一位亟欲擺脫有毒關係、尋求支持與出路的讀者共鳴。她的書也是心理健康專業人士必定要參考的指南,這方面的創傷資訊嚴重不足,經常被誤解。──Mentally Fit組織創辦人 丹.皮爾斯(Dan Pierce)

與有毒家人斷絕關係必讀之書,探討了克服童年羞恥感所亟需的所有元素,引導讀者一步步走過情感復原的各個階段,每一章都對成年後脫離有毒家庭的人最常面臨的掙扎,提出精闢入裡的見解。——《像個老闆一樣搞失聯》(How to Do No Contact Like a Boss!)作者 金.賽伊德(Kim Saeed)
  • 封面
  • 書名頁
  • 序1 一個人的過年,可以很寧靜自由/林昶佐
  • 序2 勇敢選擇自己的道路/呂秋遠
  • 序3 照亮通往情感解放的路/溫蒂.貝哈利
  • 自序 你有權這麼做
  • 第1部 坦然接受自己的決定
    • 第1章 切割,是為了保護自己
    • 第2章 心,為什麼還會痛?
    • 第3章 界線,是好的開始
    • 第4章 哀傷之必要
    • 第5章 疏遠家人後的社交空洞
  • 第2部 現在,你可以自我療癒了
    • 第6章 自我價值低落的核心創傷
    • 第7章 有毒的羞恥感由何而來?
    • 第8章 丟掉有毒的羞恥感
    • 第9章 情感上的孤獨與疏離感
    • 第10章 從心碎的感覺中走出來
    • 第11章 懂得同理,也要愛自己
    • 第12章 通往最深刻、最恆久的情感連結
  • 第3部 面對切割後的傷害,你需要方法
    • 第13章 家人陰魂不散,挾怨報復
    • 第14章 二度傷害:禮物與卡片、經濟虐待、疾病與死亡
    • 第15章 利用人脈、節日、社群媒體、重要場合的騷擾
    • 第16章 保護與無毒家人的關係
  • 結語 自立自強真解脫
  • 謝辭
  • 參考資料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