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極簡東歐史
斯拉夫人.雅蓋隆王朝.胡斯戰爭.瓜分波蘭.伊利里亞運動
人民之春.匈牙利革命.南斯拉夫解體.俄烏戰爭
【本書特色】
◎一冊認識北歐,追溯東歐如何以蘇維埃聯邦為中心,組成了華沙公約組織和經濟互助委員會,與在軍事、經濟上相互糾葛的歷程。
◎全書依時間脈絡分8個章節,各章均附小專欄,介紹吸血鬼原型、軍團團長、抗俄將領與文學家等東歐名人。
◎隨主題搭配簡易的地圖、好懂的關係簡表與生動插圖,不必死背,讀歷史也能像看話劇一樣有趣!
提到東歐,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戰鬥民族──斯拉夫人、和俄羅斯糾纏不清的關係、以共產主義為政體的第二世界,以及慘絕人寰的俄烏戰爭吧?
然而,教科書中卻很少仔細說明動盪不安的東歐歷史過往,只是以短短的篇幅提及以東正教傳播及共產蘇聯崛起為中心的近現代史。
現代東歐國家包含19國,一般人實在難以一次熟記;北以波羅的海為界、西至德國及義大利為止、南則以地中海與黑海分為歐亞非、東側與俄羅斯接壤。因地接歐亞非三洲,地緣關係複雜、歷史悠久,民族、宗教、文化交流活絡,卻因現代共產勢力崛起,披著一層神祕面紗。
這群夾在歐亞非之間的國度,歷經東羅馬帝國崛起、黃禍蒙古軍入侵、數度宗教戰爭、人民之春、蘇聯崛起與冷戰時期,造就如今剪不斷理還亂的東歐印象。
本書由日本歷史講師以最簡單好懂的時間進程,娓娓道來東歐的歷史與政權發展,以及這塊土地經歷東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傳入與受蘇維埃聯邦崛起影響至今的悠久過往。
★★平平都是羅馬帝國,在搞什麼東西!又是何方神聖!★★
羅馬帝國在四世紀因為內亂而分成東西二國,西羅馬帝國在五世紀遭到日耳曼人消滅,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則延續到十五世紀。九世紀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的法蘭克王國分裂,其中的東法蘭克王國後來被稱作神聖羅馬帝國。雖然都信仰基督教,但「神聖」羅馬帝國是天主教會,「東」羅馬帝國則是東正教會。
★★暴政厲行與亂賊四起,導致老百姓的憤怒──賣牛商人起義!★★
鄂圖曼帝國軍人(耶尼切里)在塞爾維亞境內為非作歹,令塞爾維亞人的憤怒升溫,於是到了一八〇四年,地區自治團體的長官、商人和神職人員起義反抗。不僅如此,同年還發生了由賣牛商人卡拉喬爾傑領導的叛亂(第一次塞爾維亞起義)。
★★源自共同文化的東歐國旗配色和圖案!★★
斯拉夫國家常見的紅、藍、白組合,分別代表民族的鮮血、天空、光芒,如:俄羅斯、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與斯洛維尼亞等;至於藍色和黃色的組合,藍底與成列的白色星星是效仿支援其獨立的歐盟旗幟,黃色代表希望,如: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豐饒的大自然與悠久歷史,孕育出東歐特有的食材與名菜★★
擁有遼闊平原的匈牙利,畜牧業十分發達,以牛肉、豬肉、蔬菜燉煮而成的匈牙利湯聞名。這道菜的特徵是使用了多達一百種以上色澤鮮豔的甜椒製成的香辛料。匈牙利隔壁的克羅埃西亞,也經常食用加了甜椒的肉料理。
本書是為第一次思考「東歐究竟是怎樣的地區?」的讀者所寫,依照時間的先後順序,淺顯易懂地介紹受歐亞非交錯影響的紅色東歐19國歷史。
人民之春.匈牙利革命.南斯拉夫解體.俄烏戰爭
【本書特色】
◎一冊認識北歐,追溯東歐如何以蘇維埃聯邦為中心,組成了華沙公約組織和經濟互助委員會,與在軍事、經濟上相互糾葛的歷程。
◎全書依時間脈絡分8個章節,各章均附小專欄,介紹吸血鬼原型、軍團團長、抗俄將領與文學家等東歐名人。
◎隨主題搭配簡易的地圖、好懂的關係簡表與生動插圖,不必死背,讀歷史也能像看話劇一樣有趣!
提到東歐,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戰鬥民族──斯拉夫人、和俄羅斯糾纏不清的關係、以共產主義為政體的第二世界,以及慘絕人寰的俄烏戰爭吧?
然而,教科書中卻很少仔細說明動盪不安的東歐歷史過往,只是以短短的篇幅提及以東正教傳播及共產蘇聯崛起為中心的近現代史。
現代東歐國家包含19國,一般人實在難以一次熟記;北以波羅的海為界、西至德國及義大利為止、南則以地中海與黑海分為歐亞非、東側與俄羅斯接壤。因地接歐亞非三洲,地緣關係複雜、歷史悠久,民族、宗教、文化交流活絡,卻因現代共產勢力崛起,披著一層神祕面紗。
這群夾在歐亞非之間的國度,歷經東羅馬帝國崛起、黃禍蒙古軍入侵、數度宗教戰爭、人民之春、蘇聯崛起與冷戰時期,造就如今剪不斷理還亂的東歐印象。
本書由日本歷史講師以最簡單好懂的時間進程,娓娓道來東歐的歷史與政權發展,以及這塊土地經歷東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傳入與受蘇維埃聯邦崛起影響至今的悠久過往。
★★平平都是羅馬帝國,在搞什麼東西!又是何方神聖!★★
羅馬帝國在四世紀因為內亂而分成東西二國,西羅馬帝國在五世紀遭到日耳曼人消滅,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則延續到十五世紀。九世紀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的法蘭克王國分裂,其中的東法蘭克王國後來被稱作神聖羅馬帝國。雖然都信仰基督教,但「神聖」羅馬帝國是天主教會,「東」羅馬帝國則是東正教會。
★★暴政厲行與亂賊四起,導致老百姓的憤怒──賣牛商人起義!★★
鄂圖曼帝國軍人(耶尼切里)在塞爾維亞境內為非作歹,令塞爾維亞人的憤怒升溫,於是到了一八〇四年,地區自治團體的長官、商人和神職人員起義反抗。不僅如此,同年還發生了由賣牛商人卡拉喬爾傑領導的叛亂(第一次塞爾維亞起義)。
★★源自共同文化的東歐國旗配色和圖案!★★
斯拉夫國家常見的紅、藍、白組合,分別代表民族的鮮血、天空、光芒,如:俄羅斯、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與斯洛維尼亞等;至於藍色和黃色的組合,藍底與成列的白色星星是效仿支援其獨立的歐盟旗幟,黃色代表希望,如: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豐饒的大自然與悠久歷史,孕育出東歐特有的食材與名菜★★
擁有遼闊平原的匈牙利,畜牧業十分發達,以牛肉、豬肉、蔬菜燉煮而成的匈牙利湯聞名。這道菜的特徵是使用了多達一百種以上色澤鮮豔的甜椒製成的香辛料。匈牙利隔壁的克羅埃西亞,也經常食用加了甜椒的肉料理。
本書是為第一次思考「東歐究竟是怎樣的地區?」的讀者所寫,依照時間的先後順序,淺顯易懂地介紹受歐亞非交錯影響的紅色東歐19國歷史。
- 前言 民族、語言、宗教錯綜複雜的東歐
- 東歐的 4 大祕密
- 序章 東歐在哪裡?
-
Chapter 1 各國的起源
-
民族的遷徙
-
東羅馬帝國與日耳曼人
-
波蘭建國
-
阿瓦爾人和薩莫王國
-
大摩拉維亞公國和西里爾字母
-
波希米亞王國成立
-
匈牙利王國建國
-
從奧斯特馬克到奧地利
-
匈牙利與東羅馬帝國的對立和友好
-
東羅馬帝國與保加利亞
-
保加利亞第二帝國
-
介於神聖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之間
-
住在「黑山」的人
-
白色土地阿爾巴尼亞
-
基輔大公國
-
波羅的海三國的起源
-
條頓騎士團與波蘭
-
韃靼桎梏
-
涅瓦河英雄
-
蒙古軍入侵波蘭
-
蒂薩河之戰
-
雅蓋隆王朝成立
-
波希米亞之父
-
尼曼雅國王統一塞爾維亞
-
羅馬尼亞源起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
-
爭戰不休的阿爾巴尼亞
-
之後的波羅的海三國
-
蒙古結束統治
-
東歐的偉人① 弗拉德三世
-
-
Chapter 2 宗教戰爭的時代
-
莫斯科是第三羅馬
-
匈牙利蓬勃發展
-
一切皆始於胡斯
-
攝政者伊日的憂鬱
-
國土三分的匈牙利
-
戰爭始於波希米亞
-
俄羅斯來襲!
-
國王也不得違抗議會
-
俄羅斯和波蘭激戰
-
大洪水時代
-
外西凡尼亞的掙扎
-
卡洛維茨條約
-
秘密專欄① 東歐的國旗❶ 北部各國
-
東歐的偉人② 薩海達奇尼
-
-
Chapter 3 被統治的東歐
-
富國強兵
-
波蘭王位繼承戰爭
-
瑪麗亞的動人演講
-
爭奪波希米亞
-
葉卡捷琳娜二世即位
-
與西歐的差距愈來愈大
-
波蘭瀕臨滅亡
-
瓜分波蘭
-
巴爾幹半島的紛擾
-
波蘭亡國!
-
秘密專欄② 東歐的國旗❷ 巴爾幹半島各國
-
東歐的偉人③ 塔德烏什・柯斯丘什科
-
-
Chapter 4 邁向獨立之路
-
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
-
波蘭起死回生?
-
維也納體系
-
波蘭受俄羅斯統治
-
匈牙利貴族覺醒
-
保護波希米亞文化!
-
禁止伊利里亞運動
-
遭到忽略的白俄羅斯與四個烏克蘭
-
人民之春來臨
-
匈牙利即將獨立?
-
奮起的波蘭人
-
為避免國家分裂而不獨立
-
獨立或共存
-
斯洛伐克怎麼辦?
-
羅馬尼亞王國誕生
-
是法外之徒發展了民族主義!?
-
保加利亞大屠殺
-
保加利亞親王國成立
-
斯洛維尼亞氣勢低靡
-
克羅埃西亞與塞爾維亞的聯邦
-
什麼是波士尼亞主義?
-
賣牛商人起義
-
大塞爾維亞主義
-
交通樞紐馬其頓
-
巴爾幹半島的動盪局勢
-
阿爾巴尼亞獨立
-
社會主義誕生
-
動亂時代的文化人士
-
東歐的偉人④ 尼古拉・特斯拉
-
-
Chapter 5 第一次世界大戰
-
始於東歐的世界大戰
-
自治,或是大奧地利合眾國
-
當時的巴爾幹
-
俄羅斯成立社會主義政權
-
革命後的烏克蘭
-
烏克蘭是近代國家
-
烏克蘭西部的局勢
-
波羅的海三國獨立
-
如果戰爭結束了
-
革命的連鎖
-
捷克軍團的活躍
-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
-
瓜分波蘭的後遺症
-
俄國革命後的羅馬尼亞
-
國名有矛盾
-
烏克蘭納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白俄羅斯誕生
-
秘密專欄③ 東歐特有的食材與名菜
-
東歐的偉人⑤ 法蘭茲・卡夫卡
-
-
Chapter 6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東歐應作為社會主義堤防
-
一三三天的共和國
-
對抗匈牙利
-
波蘭小黨林立
-
捷克斯洛伐克人的概念
-
南斯拉夫誕生
-
政黨操控國王
-
獨裁,獨裁
-
一國社會主義,或世界革命
-
經濟大蕭條襲向東歐!
-
法國竟與蘇聯簽署互不侵犯條約
-
東歐將會如何?
-
捷克斯洛伐克解體
-
波蘭再度遭到瓜分
-
加盟德國以對抗蘇聯
-
四分五裂的南斯拉夫
-
擊退義大利和德國
-
東歐 VS 蘇聯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
-
戰爭結束前的共識
-
東歐的奇才
-
東歐的偉人⑥ 羅伯特・卡帕
-
-
Chapter 7 冷戰時期的東歐
-
冷戰的舞台
-
捷克斯洛伐克是「東西的橋樑」
-
失去東部,獲得西部
-
羅馬尼亞停戰與戰後
-
保衛國家的南斯拉夫與阿爾巴尼亞
-
東歐與眾不同的社會主義
-
農業生產力持續低靡
-
產業國有化
-
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畫
-
以經濟互助委員會抗衡西歐
-
擴張的共產黨政權
-
排除南斯拉夫
-
效仿史達林
-
獨裁者之死
-
南斯拉夫終究是同伴
-
批判史達林
-
波蘭有驚無險
-
匈牙利革命
-
加入蘇聯,還是遠離蘇聯
-
從赫魯雪夫到布里茲涅夫
-
一蹶不振的波蘭
-
消逝的布拉格之春
-
口是心非的匈牙利
-
始終如一的狄托
-
阿爾巴尼亞自成一格
-
冷戰終將結束
-
一九七○年代的東歐
-
秘密專欄④ 東歐各國的貨幣
-
東歐的偉人⑦ 伊維察・奧西姆
-
-
Chapter 8 東歐的現況
-
「團結」的成功與失敗
-
匈牙利的經濟混亂
-
蘇聯在阿富汗挫敗
-
落後的南斯拉夫
-
冷戰結束
-
蘇聯終於解體!
-
開放國境
-
華勒沙再起
-
逐一消失的獨裁者
-
捷克與斯洛伐克完全分離
-
兩百萬人的「波羅的海之鏈」
-
波羅的海三國終於獨立
-
從蘇聯走向獨立國家國協
-
逐漸解體的南斯拉夫
-
波士尼亞內戰
-
牽連歐美的科索沃戰爭
-
轉型資本主義的困境
-
二十一世紀的前南斯拉夫內戰
-
普丁時代開始
-
克里米亞是俄羅斯自古的領土?
-
二○二二年的俄烏戰爭
-
東歐的立場
-
渴望加入歐盟的前南斯拉夫國家
-
無人能阻止戰爭?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