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解除束縛你的「禁止令」:找出藏在傷害裡的「好處」,修復千瘡百孔的心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03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446065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發現藏在傷害裡的「好處」,結束未完結的童年記憶察覺到看不見的「利益」,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為什麼「想改變卻變不了」?這是因為你無法放下束縛自己的禁止令與傷害得來的好處! 例如有位想向媽媽撒嬌的女孩一直被說:「妳是姐姐,所以要忍耐。」當她長大後,會害怕被拒絕,因而無法去依賴誰或向誰撒嬌,學會了「不可以依賴人或向人撒嬌」這樣的認知。這就是禁止令。 而傷害的好處是指,透過不依賴人、不向人撒嬌,「就不會因被拒絕而受傷」,也「因為很努力而能收穫好評」。 ★本書特色深入解說「禁止令」「利益」「雙重束縛」的機制。 以舉具體的事例來解說能用以解決問題的練習。 ★好評推薦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黃之盈/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
  • 前言 只要察覺到「利益」,就能擺脫人生的兩難
  • 第一章 為什麼會重複發生同樣的煩惱與問題呢?
    • 為什麼「想改變卻變不了」?
    • 對獲得幸福有罪惡感,因而放棄結婚的女性
    • 「拋棄雙親的恐懼」以及「被拋棄的恐懼」
    • 不解決問題是因為其中有好處
    • 兩個利益:「逃開.避開……」「可以獲得……」
    • 藏在「無法說出想說的話」背後的真相
    • 努力過頭「不能輸」的女性
    • 故意做出令人討厭的行為,希望別人認為「自己很沒用」的男性
    • 「利益」的背後有著「禁止令」
    • 限制人生的各種「禁止令」
    • 成為讓自己成長的糧食
  • 第二章 在無意識中停止人生的雙重束縛
    • 矛盾的訊息引致了混亂
    • 若活出自我,自己就會死?
    • 愈是靠近,被拋棄的恐懼感就愈強烈
    • 可以自由選擇,但是……
    • 若是一直有矛盾的兩種想法,情況會變成怎樣?
    • 想離開卻又離不開的依附關係
    • 無法自己做決定的男性
    • 雙重束縛是各種問題的根源
    • 只要解開一側的束縛,就能解決問題嗎?
    • 想解決的是更深層的問題
  • 第三章 解決問題所必須的是什麼?
    • 大腦本能地會想避開疼痛與不愉快
    • 能解決問題的,不是其他人,也不是治療師
    • 從了解問題的根本原因開始吧
    • 暴飲暴食的真正原因
    • 不結束掉未完結的童年記憶,就無法解決問題
    • 總是喜歡上廢柴的女性
    • 只要改變感覺與情感,行動自然會改變
    • 為什麼想做卻也不想做?
    • 盡可能將情感與感覺化為言語
    • 不了解自己—來自依戀障礙的依賴
    • 培育心靈羈絆的重要性
    • 無法抑制對孩子感到煩躁的女性
    • 讓自戀的傷回復吧
  • 第四章 解除「禁止令」,改變人生的方法
    • 為什麼解決問題時順序很重要?
    • 為了了解自己、察覺自我,就要「語言化」
    • 糾結為什麼重要?
    • 「冒險的勇氣」與「克服困難的勇氣」
    • 只要自我否定,就無法感受到幸福
    • 在自己心中培育安心與安全感
    • 自我否定感很強的女性
    • 要解除人生的禁止令,就要推翻前提
    • 增加人生中感受到幸福的時間
  • 結語 答案要往自己的內心求,要主動尋求解決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